在剖宫产手术中,确实有部分患者会因循环波动或饱胃状态而出现恶心呕吐的症状。给予5至10μg舒芬太尼后,症状得到明显改善的情况并不罕见。
从病理生理学角度来看,这种现象可以解释为以下几点:
首先,舒芬太尼作为一种高脂溶性阿片类药物,能够迅速通过血脑屏障,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中的阿片受体,从而有效抑制恶心呕吐的中枢机制。它不仅能减少术中因低血压导致的脑供血不足所引发的呕吐反射,还能缓解因迷走神经兴奋性增强而导致的胃肠蠕动增加。
其次,在椎管内麻醉下进行剖宫产时,使用适量的舒芬太尼可以优化麻醉效果,降低局部麻醉药的剂量,进而减少由局麻药引起的副作用,如恶心呕吐等。文献显示,鞘内注射舒芬太尼5μg左右能显著延长镇痛时间,并且对术中及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率有较好的控制作用。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尽管小剂量舒芬太尼(5-10μg)对于改善此类患者的恶心呕吐症状非常有效,但同时也可能带来一些不良反应,例如瘙痒、呼吸抑制等。因此,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必须严格监控患者的生命体征,确保用药安全。
综上所述,您提到的现象是符合临床实际情况的,许多麻醉科医生都曾遇到过类似情况。如果条件允许的话,还可以结合其他预防措施共同使用,比如调整患者的体位、维持稳定的循环状态以及合理选择辅助药物等,以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