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青年麻醉论坛

 找回密码
 会员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快捷登录

搜索
热搜: 麻醉 视频 中级

70岁男性,BMI:17,做甲状腺全切,用的神经监测导管,手术做了3个半小时,病人基础就是高血压病史,常规诱导给了30mg的罗库。1个半小时后,呼吸回来了,主刀不让加肌松,只能靠加大牛奶和舒芬维持,吸入0.8Mac,气道压还是略高的(诱导完18,加深麻醉后在21这样)病人血压拉不住,泵的浓去甲,血压维持在90/50mmHg,有什么好的措施嘛?可以偷偷加点肌松药药嘛?给个5-10mg,对手术影响大嘛?

  • lixiang1106 2025-8-4 20:20 20 金币

    当前核心问题在于低血压,其诱因包括依赖丙泊酚和舒芬太尼加深麻醉导致的心血管抑制、低BMI患者血容量储备差及手术时间长引发的容量不足,以及去甲肾上腺素依赖提示的血管张力调节不足;气道压升高则可能因罗库溴铵作用减弱、肌松残留消失,或麻醉深度不足无法抑制自主呼吸对抗呼吸机;同时,喉返神经监测需避免肌松药干扰,追加肌松药可能导致监测失效。针对低血压,血压管理优化策略可调整麻醉深度与药物,如减少丙泊酚剂量改用依托咪酯或增加吸入麻醉药浓度,将舒芬太尼改为瑞芬太尼;进行容量管理与血管活性药调整,快速输注晶体液并联合去甲肾上腺素与麻黄碱;采取头高脚低位并调整呼吸机参数。对于肌松药使用,追加罗库溴铵存在神经监测失效和代谢延迟风险,替代方案包括浅肌松复合深度镇静(首选米库氯铵)、深镇静替代或局部神经阻滞。综合处理建议立即快速输注晶体液250ml并静推麻黄碱6mg,将七氟烷增至1.0MAC,减少丙泊酚用量,调整呼吸机为压力控制模式以降低气道压,同时与主刀沟通浅肌松或局部麻醉药浸润的可行性,并强化动脉血气分析和BIS监测,术后需预防苏醒期高血压并评估气道拔管风险。

联系我们 搜索 官方QQ群

QQ|关于我们|业务合作|手机版|新青年麻醉论坛 ( 浙ICP备19050841号-1 )

GMT+8, 2025-8-26 13:44 , Processed in 0.068953 second(s), 10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