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青年麻醉论坛

 找回密码
 会员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快捷登录

搜索
热搜: 麻醉 视频 中级
查看: 6302|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罗哌卡因是否就是罗比卡因?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10-26 11:08:2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一直没有搞清楚,有知道的麻烦告知下,拜谢!
楼主热帖

马上注册,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论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会员注册

x
2#
发表于 2009-10-26 11:24:49 | 只看该作者
罗哌卡因应当就是指的罗比卡因。只是中文译名不同吧?请看下面资料。

有奖活动:我为论坛出谋划策!! ←点击查看详情

3#
发表于 2009-10-26 11:25:49 | 只看该作者
椎管内分娩镇痛进展
临床麻醉学杂志 2000年第11期第16卷 综述
作者:武庆平 姚尚龙
单位:同济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麻醉学研究室,武汉市 430022
  分娩镇痛一直是人类所关心的重要课题,但至今尚无一种满意而安全的分娩镇痛方法。近几年随着脊髓吗啡镇痛机制研究的深入和分娩镇痛新药、新技术的临床应用,减少了以前分娩镇痛中对产妇、胎儿及产力的不良影响,分娩镇痛逐步完善。本文对目前椎管内分娩镇痛的进展作一概述。
  
  脊髓阿片肽及受体系统在分娩镇痛中的调节机制
  目前已公认,人体的阿片肽及受体至少有三大体系:脑啡肽/μ受体、内啡肽/σ受体和强啡肽/κ受体体系。目前已发现μ2、σ1和κ1受体存在于脊髓中并参与镇痛调节。Dawson和Gintzler[1,2]通过全身或脊髓蛛网膜下腔给予非选择性阿片受体拮抗药纳络酮或纳屈酮均能明显对抗妊娠和分娩镇痛,但侧脑室给予纳络酮或纳屈酮却无效。提示妊娠和分娩镇痛与脊髓内源性阿片肽有关。其进一步研究发现蛛网膜下腔给予亲和纯化的强啡肽A(1-17)抗血清或高选择性的κ受体拮抗药Nor-BNI(Nor-Binaltophimine)均能降低妊娠和分娩动物的伤害性感受阈,但对妊娠和分娩动物无效;表明妊娠和分娩时内源性强啡肽/κ受体系统被激活[1,2]。妊娠晚期大鼠强啡肽A(1-17)和强啡肽A(1-8)均显著升高,并仅限于腰部脊髓;分娩时强啡肽A(1-17)含量则进一步升高。对非妊娠大鼠给予17-B-雌二醇和孕酮刺激即性激素模拟妊娠(HSP)后也见到腰髓的内源性强啡肽A(1-17)进一步升高,当蛛网膜下腔给予高选择性的κ受体拮抗药Nor-BNI也能对抗疼痛阈值升高[3]。动物试验证实脊髓内啡肽/σ受体镇痛系统在妊娠和分娩时也被激活,在妊娠20天和HSP19天的蛛网膜下腔中给予σ受体拮抗药Naltrindole(NTI),以及σ1受体拮抗药BMTX和σ2受体拮抗药Naltriben(NTB)均能显著对抗妊娠和分娩期疼痛阈值的增加,而在非妊娠和分娩动物则无效[1]。新近发现的孤啡肽(Orphanin,FQ,又叫疼痛素Nocicetin)在妊娠的痛觉传导和疼痛调节中起重要的作用。Dawson-Basoa等[4]通过在大鼠妊娠和HSP中蛛网膜下腔给予孤啡肽可取消妊娠镇痛,甚至引起痛觉过敏。Gintzler[1]通过动物试验证实强力的脑啡肽/μ受体系统并不参与妊娠镇痛。在妊娠20天动物的蛛网膜下腔中给予能对抗苏芬太尼镇痛作用的μ受体选择性拮抗药CTAP(D-Phecys-Tyr-D-Trp-Arg-Thr-Per-Thr-Nh2)对妊娠镇痛无影响。在妊娠和分娩时,体内的性激素水平升高能激活脊髓内啡肽/σ受体和强啡肽/κ受体镇痛系统而产生明显的镇痛作用,而脑啡肽/μ受体系统对性激素升高的刺激不敏感。在非妊娠动物蛛网膜下腔中给予σ受体或κ受体拮抗药均不影响疼痛阈值[1,2]。Danson-Basa[1]等报告蛛网膜下腔联合应用σ受体和κ受体拮抗药对抗妊娠镇痛的作用比单用σ受体或κ受体拮抗药对抗作用并无明显的差异,提示妊娠镇痛的作用并非是脊髓σ受体和κ受体各自镇痛作用的简单相加,而需要两者同步激活。鉴于σ受体及κ受体系统激活是分娩镇痛所必需的,两者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协调镇痛作用,因此σ受体和/或κ受体类药物将有重要的临床应用前景。而妊娠和分娩时内源性脑啡肽/μ受体系统未被激活,且在分娩镇痛中很少起作用,分娩产妇对μ受体类药物的镇痛作用不敏感;如果分娩时应用μ受体类镇痛药(如吗啡),不仅达不到分娩镇痛作用,相反增加其呼吸抑制等副作用。Porter等[5]临床研究发现硬膜外腔注入芬太尼对新生儿呼吸、Apgar评分等均无影响,并加强局麻药(布比卡因)的镇痛效果。另外的研究发现硬膜外注入低浓度芬太尼产生镇痛机制是其作用于脊髓的阿片类受体[6]。
  
  椎管内分娩镇痛新技术
  理想的分娩镇痛方法必须具备下列特征:(1)对母婴影响小;(2)易于给药,起效快,作用可靠,满足整个产程镇痛的需求;(3)避免运动神经阻滞,不影响宫缩和产妇运动;(4)产妇清醒,可参与生产过程;(5)必要时可满足手术的需要。
  从19世纪以来,曾采用过全身给予镇静或镇痛药物方法、全身麻醉法、局部神经阻滞法和椎管内间断推注局麻药镇痛等方法。这些传统方法对分娩疼痛都有明显的减轻作用,但因各自存在着影响产程、产妇低血压和对新生儿呼吸抑制等一些副作用,未能广泛推广。传统的间断硬膜外麻醉和单次蛛网膜下腔麻醉分娩镇痛法,现在已不再提倡。近几年国外分娩镇痛趋势是广泛采用小剂量连续腰段椎管内阻滞分娩镇痛法(CIEA、PCEA和CSEA)。这些方法不仅镇痛效果确切,不影响宫缩,且产妇能保持肌肉活动,配合分娩。这些新的椎管内镇痛技术弥补了传统椎管内麻醉对运动神经阻滞和增加器械助产率的缺陷[7]。
  连续性硬膜外镇痛(continuous infusion epidural analgesia简称CIEA) 即经硬膜外腔连续输注稀释的局麻药和脂溶性阿片类药物。这种方法使镇痛平面持续稳定,减少运动神经阻滞,降低了低血压的发生率,母婴耐受良好。Scott等[8]比较了CIEA和间断性硬膜外给药对分娩镇痛的影响,发现CIEA比间断给药产程缩短,并减少镇痛药量和器械助产率或剖宫产率。在Cassio等[9]对比不同CIEA输注速度的分娩镇痛临床研究中,发现输注速率6ml/h是提供最好镇痛效果和最少运动神经阻滞的最小有效输注速率。但当产程中镇痛需求发生变化时CIEA难以及时调整给药量,从而导致连续性给药镇痛超过其实际的需要。
  病人自控硬膜外镇痛(patient control epidural analgesia简称PCEA) 这种方法完全依据产妇自身的特征及需求而设置用药量,产妇可自行控制给药频率,用药更趋个体化,因而使镇痛效果更佳和药物副作用更少,药物剂量更趋合理,并同时减少医务人员的工作量和增加母婴安全性[10]。Sia等[11]对比了0.25%罗比卡因PCEA和CIEA分娩镇痛,他们发现PCEA的镇痛效果更好,每小时用药量更少(8.75∶10.5ml,P<0.05),对运动神经的阻滞更少。
  腰麻-硬膜外联合镇痛(combined spinal-epidural analgesia,简称CSEA) 此方法吸收了腰麻起效快、镇痛确定、用药量少的特点,结合硬膜外持续给药的优势,为产妇提供了满意的镇痛,且运动神经阻滞较轻。Price等[12]在对比CSEA和PCEA分娩镇痛临床研究中,发现除了CSEA比PCEA第一产程时间更短外,其余与PCEA无差别。Burnstein等[13]调查发现目前英国CSEA分娩镇痛已占到24%。一些临床研究发现CSEA比CIEA镇痛效果更好,运动神经阻滞较少[14,15]。用CSEA分娩镇痛时目前采用铅笔尖和无创伤腰麻针,这样大大减少甚至避免了有关硬脊膜穿破后的头痛。Shenna等[16]在CSEA分娩镇痛的临床研究中,发现在蛛网膜下腔注药30分钟内收缩压下降明显,但不引起母亲明显的低血压,其血压下降机制可能由于阻滞血管交感神经。CSEA应用方法:一般在第一产程时经蛛网膜下腔注入阿片类药物或加入局麻药,阿片类药物常用芬太尼10~25μg或苏芬太尼5~10μg;第二产程可采取PCEA或CSEA硬膜外用药[12,17]。
  可行走的硬膜外镇痛(ambulary or walking epidural) 指产妇在分娩镇痛期间可以下床自由活动,促进分娩,并能减少尿潴留,减少器械助产率和剖宫产率,提高产妇的满意度。PCEA和CSEA技术实现可行走的硬膜外分娩镇痛。Parry等[18]通过观察脊髓锥体反射来评价PCEA和CSEA在可行走方面的安全性研究,他们发现应用低浓度布比卡因和芬太尼未发现运动神经阻滞,且脊髓椎体的反射正常。Mufti等[19]和Collisre等[20]应用PCEA技术施行可行走分娩镇痛,他们发现产妇不发生低血压,并可以下床自由行走。
  
  罗比卡因在分娩镇痛中应用的近况
  罗比卡因(ropivacaine)是一种新型长效的酰胺类局部麻醉药。它是1-丙基-2′,6′-二甲基哌可二甲代苯胺盐酸盐的一水合物,为纯S型对映异构体(心血管的副作用主要由R型对映体引起)[21]。其药理特性是对心血管系统和中枢神经系统毒性低;感觉神经阻滞和运动神经阻滞分离更趋明显,特别在低浓度时更能表现上述的阻滞分离的特征;对于子宫胎盘血流无明显影响。罗比卡因对心肌的抑制作用介于布比卡因和利多卡因之间。在硬膜外阻滞时,罗比卡因阻滞感觉神经类似于布比卡因,对运动神经的阻滞作用弱于布比卡因。在硬膜外分娩镇痛临床研究中证实罗比卡因和0.125%布比卡因镇痛效果无差别,但罗比卡因对运动神经阻滞低于布比卡因,且不影响产程及新生儿呼吸[22]。
  离体大鼠迷走神经和膈神经实验模型显示,低浓度罗比卡因(25~50μmol/L)较易阻滞A和C纤维,且较同浓度的布比卡因药效强,高浓度时两者药效类似。同等浓度的罗比卡因和布比卡因对神经纤维的阻滞作用,结果显示布比卡因对A纤维的阻滞强度较罗比卡因强16%,对C纤维的阻滞效果类似。Gautier等[23]对0.125%罗比卡因和0.125%布比卡因硬膜外分娩镇痛进行比较,结果显示两种局麻药镇痛效果无区别,且罗比卡因对运动神经阻滞较轻。临床研究显示,罗比卡因腰部硬膜外阻滞时,随浓度增加(0.5%→0.75%→1%),起效时间缩短,对运动神经的阻滞时间延长。硬膜外用药后罗比卡因与布比卡因的药代动力学特点相似,但罗比卡因的动脉血药峰值浓度高于布比卡因,两药母亲与脐带血浆浓度比率相似[24]。
  总之,随着脊髓阿片肽及受体系统在分娩镇痛中的调节机制的研究深入,新的麻醉镇痛技术如PCEA、CSEA和新的药物如罗比卡因及脂溶性阿片类药物如芬太尼、苏芬太尼的临床应用,提高了分娩镇痛水平。特别是可行走的硬膜外镇痛,极大地改善了分娩质量和产妇的满意度。

有奖活动:我为论坛出谋划策!! ←点击查看详情

4#
发表于 2009-10-26 18:46:53 | 只看该作者
1# 123121xu
都是中文的音译,应该是一种药,就像恩丹西酮和昂丹西酮是一个药一样。

 友情提示:论坛资源下载与分享的详细说明  (←点击查看详情

5#
发表于 2009-10-30 02:02:25 | 只看该作者
写的人多了,也就成药名了

 友情提示:论坛资源下载与分享的详细说明  (←点击查看详情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会员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论坛郑重声明 本站供网上自由讨论使用,所有个人言论并不代表本站立场,所发布资源均来源于网络,假若內容有涉及侵权,请联络我们。我们将立刻删除侵权资源,并向版权所有者致以诚挚的歉意!
收藏帖子 返回列表 联系我们 搜索 官方QQ群

QQ|关于我们|业务合作|手机版|新青年麻醉论坛 ( 浙ICP备19050841号-1 )

GMT+8, 2025-1-23 02:10 , Processed in 0.144572 second(s), 25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