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wangbuguo 于 2020-8-14 20:39 编辑
ERAC(Enhanced Recovery After Cesarean) 促进剖宫产术后快速康复,来自SOAP的经验分享 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麻醉科 于泳浩 宗旨:规范孕产妇围术期的管理,降低孕产妇和新生儿的死亡率,加速产科术后康复。 孕产妇剖宫产术后关注问题: ①疼痛、恶心呕吐、头晕、颤抖; ②能不能早期活动、拥抱孩子、早期哺乳、个人清洁。 ㈠术前准备: 病人教育、术前禁食水、优化术前血色素、无肠道准备、沟通ERAC的目的。 ⒈病人教育 ①理想方法:跟产妇和家属面谈,详细向产妇介绍手术及ERAC的相关内容,包括ERAC的目的。 ②最低要求:网络或手册,术前1天发放产妇,让产妇了解剖宫产的过程及ERAC的相关内容,包括ERAC的目的。 ③母乳喂养的准备:手册或网络或相关课程的培训。 ⒉术前禁食水 ①术前6-8小时禁食固体食物; ②术前2小时禁水及含糖饮料; ③术前2小时禁水之前,对无糖尿病孕妇推荐饮用含糖饮料; ④推荐糖摄入量45g。 ⒊优化术前血色素 ①所有孕妇术前检测血色素水平; ②缺铁性贫血的孕妇应口服或静脉补充铁剂(根据缺铁程度); ③其他类型贫血应给予相应对症治疗。 ㈡术中处理: 预防性抗生素、液体和血压管理、IONV或PONV预防和处理、体温管理、多模式镇痛、子宫收缩药物的使用、延迟脐带结扎、早期哺乳、早期母婴接触(Skin to Skin)、预防血栓。 ⒈预防性抗生素的使用: ①剖宫产的感染率是顺产的5-20倍; ②所有剖宫产产妇都推荐预防性使用抗生素; ③传统抗生素使用方法:脐带结扎后使用。确切证据表明:切皮前60min使用抗生素比脐带结扎后使用更能降低感染发生率。 ⒉液体管理 ①目标导向液体治疗是ERAS液体治疗的核心。但目标导向液体治疗在ERAC中是否受益尚无定论,建议液体输注量小于3L。 ②剖宫产中的低血压主要是由于椎管内麻醉后后负荷降低所致,故单纯的液体复苏不能降低低血压的发生。 ③去氧肾上腺素泵注结合2L晶体液快速输注,可以有效降低术中低血压。 ⒊血压管理 目的:降低术中恶心呕吐(IONV),保障子宫胎盘血流和胎儿氧供。 ①与麻黄碱相比,去氧肾上腺素更能维持胎儿酸碱平衡,降低IONV发生率。 推荐:50ug/min去氧肾上腺素预防性泵注+2L晶体液快速输注。 ②去甲肾上腺素可以作为去氧肾上腺素的替代治疗; 去氧肾上腺素与去甲肾上腺素的剂量比值为100ug:8ug; 去甲肾上腺素的剂量:单次剂量6ugiv; 预防性去甲肾上腺素持续泵注:0.08ug/kg/min。 ⒋IONV/PONV ①制定个体化IONV/PONV预防和治疗方案; ②术中低血压是诱发IONV/PONV重要因素; ③减少和避免子宫外置和腹腔冲洗; ④建议两种不同机制的止吐药物联合使用,如5-HT拮抗剂(昂丹司琼4mg)、糖皮质激素(地塞米松4mg)、D2受体拮抗剂(胃复安10mg)。 糖皮质激素对IONV/PONV皆有效,胃复安只对IONV有效; ⑤制定适当的镇痛技术(减少阿片类药物的使用;鞘内吗啡) ⒌体温管理 ①腰麻后体温快速下降约1.3度; ②最低体温出现在腰麻后1h,平均4.5h后体温可以恢复到术前水平,但是仍有29%的产妇术后8h体温才恢复。 ③主动保温有效; ④如手术室温度从23度下降到20度时新生儿可出现明显低体温。 ⒍多模式镇痛 ①阿片类药物:吗啡硬膜外1-3mg,吗啡蛛网膜下腔50-150ug; ②非阿片类药物:疼痛开始前手术室内开始使用。 酮洛酸:腹膜关闭后15-30mg IV; 对乙酰氨基酚:分娩后IV或分娩后口服; ③局部神经阻滞(伤口局麻药封闭;TAP) ⒎子宫收缩药物的使用 ①使用最小剂量的子宫收缩药物维持子宫张力; ②缩宫素预防术后出血剂量为15-18U/h; ③卡贝缩宫素,长效缩宫素受体激动剂,是目前加拿大和欧洲一线用药,缩宫素的替代产品; ④术中出血病例,立即停止ERAC,启动术中出血抢救方案。 ⒏延迟脐带结扎(胎儿娩出后30-60秒) 益处 ①足月儿:增加铁的贮存,增加血色素水平,利于生长发育。与早结扎相比,这种血色素和铁的增加可以持续到出生后6个月; ②早产儿:提高过渡期循环,减少输血,降低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和心室出血的发生率; ③并没有增加产妇出血和输血风险; ④胎儿娩出后即使用缩宫素。 ⒐早期母婴接触和早期哺乳 ①胎儿娩出后即刻术中母婴接触(Skin to Skin); ②有专门的护理团队辅助术中Skin to Skin; ③黄金1小时; ④施行术中母婴接触的条件:撤掉产妇身上的电极导联、保障产妇胸前有足够的空间、有足够的手术室空间允许专业护士指导产妇安全的进行母婴接触。 ⒑预防栓塞 ①剖宫产栓塞的风险是其他手术的2倍,但对于健康孕妇,栓塞的发生率仍然比较低; ②建议所有没有服用抗凝药物的剖宫产产妇使用气泵预防栓塞; ③建议气泵使用到产妇可以自由活动为止。 ④高危产妇建议使用抗凝药物治疗。 ㈢术后:早进食、控制血糖、早活动、早拔尿管、预防血栓、恢复肠道、早期哺乳、保证休息、纠正贫血、多模式镇痛。 ⒈早进食 ①传统进食时间:肠功能恢复后,如排气排便、肠鸣音; ②ERAC主张早期进食: 加速肠道功能恢复;减少术后代谢紊乱和应激反应;增加胰岛素敏感性。 ③缩宫素输注完毕后用肝素/盐水封堵静脉,避免液体过负荷。 ④推荐术后60分钟可以饮水,如果无其他不适,术后4小时可以正常进食。 ⒉控制血糖 ①糖尿病产妇建议首台手术; ②控制血糖正常水平(小于180-200mg/dl); ③常规检测产妇和新生儿血糖水平; ④高血糖(大于180-200mg/dl)与多种产后并发症相关。 ⒊早期活动 ①运动功能恢复后即建议活动; ②早期活动可以减少胰岛素抵抗,降低低氧血症发生率,可以减少肌肉无力和萎缩,可以降低静脉血栓发生。 ③影响早期活动的因素:静脉通路、尿管、疼痛、头晕、PONV、运动功能恢复延迟、镇静药物。 推荐: ①术后0-8h:坐在床边,或坐在床边的椅子上; ②术后8-24h,楼道散步1-2次或更多; ③术后24-48h,楼道散步3-4次或更多,下床活动时间大于8h。 ⒋早期拔出尿管 ①太早拔出尿管可能导致尿潴留,需要重新置入; ②神经阻滞和阿片类药物可能导致延缓尿管拔出。 推荐:术后6-12h拔出尿管。 ⒌促进肠道功能恢复 ①减少阿片类药物使用; ②口香糖; ③其他促进肠道功能的药物:多库酯钠、聚乙烯乙二醇、西甲硅油 ⒍术后多模式镇痛 目的:较少疼痛,早期活动,减少静脉阿片类药物的使用,减少住院期间及出院后阿片类药物的使用。 镇痛方案: ①椎管内低剂量长效类阿片镇痛药; ②NSAIDS;③对乙酰氨基酚;④局部神经阻滞。 推荐药物方案: ①对乙酰氨基酚650-1000mg,Q6h; ②NSAIDS:手术室胎儿娩出后静脉给与酮洛酸15-30mg后,给与布洛芬600mgQ6h或其他NSAIDS药物如萘普生500mg口服Q12h; ③氢考酮:2.5-5mg.Q4h,PRN; ④神经阻滞可以作为药物治疗疼痛效果欠佳的补救手段,如TAP或伤口封闭。 王步国整理与2020.8.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