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奥运火炬在内蒙古赤峰传递,张析哲成为赤峰市火炬手
百年奥运、举国同庆,在距离北京2008年奥运会不到一个月的时候,奥运火炬来到了有“塞外明珠”之称的内蒙古赤峰市。火炬传递也在顺利进行着,相信每个中国人的心情都很激动,脸上的音符也随之跳跃起来。2008年7月10日奥运圣火在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传递,7月11日并顺利传接给黑龙江省哈尔滨市。7月10日,空气依旧清新,明媚的阳光普照大地。赤峰市的市民们早已等候在火炬传递的道路两旁,面带笑容,等待火炬的到来,期待火种的传递。
偶然机会 当选为奥运火炬手
赤峰市共有56名赤峰籍的火炬手,张析哲是医疗系统中唯一一名火炬手。他是赤峰市医院麻醉科主任,从事麻醉事业18年,多次被评为先进工作者、优秀管理者和科技工作者等。目前又被当选为奥运火炬手,被问及张主任更喜欢哪个头衔时,他的回答很简单,作为一名医生,是我最欣慰也是觉得最荣幸的事情。
记者了解到,张析哲当选火炬手源于偶然的机会。医院组织填写火炬手申请表,抱着重在参与的态度,便填写了。
由于每天工作很忙,时间也很不固定。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只能在电视和网上关注一下奥运会筹备的进展情况,没有其它的了。仅仅只是关注而已,没有机会参与进来。
工作日复一日的进行,突然有一天张析哲接到通知,他当选为奥运火炬手了。张主任便去体育局填写了火炬手确认名单。“真是不敢相信,尽管奥运会在北京开办了,火炬也传到家门口了,但总觉得奥运会与自己还是有距离。这次感觉不一样了,近在咫尺。”
传递火炬 天天早起爬山
张析哲荣幸地当选为奥运火炬手,第192棒在赤峰传递,地点是赤峰市新城区主会场的北侧。
真的成为火炬手,感觉自己肩上的担子就重了。感觉不是自己一个人在传递,代表着所有医疗系统的同仁,也代表着赤峰的形象。
尽管工作很忙,但只要有机会便坚持锻炼,早上起来跑步、爬山。为了自己能在火炬传递的时刻,表现的更出色,而努力坚持着。现在每天早上还在坚持晨练,张主任说:“现在尽管火炬传递结束了,但早起锻炼却坚持下来!我想也许这就是奥林匹克精神吧。”
描绘着当时传递的情景,张主任说,路线太短了,再长点就更好了。这可以表达出每个火炬手的心声,感觉还没开始跑,就结束了。不过传递时还是很激动的,一直担心,怕忘记与上一棒火炬手早已演练多次的交接姿势。还好顺利完成了,而且和预期的一样漂亮,在圣火护卫的帮助下,交接完便开始了传递之旅。
现场的气氛一直很热烈,“奥运加油”、“中国加油”的呐喊声此起彼伏。这不仅是火炬传递,更是奥运精神、体育精神的传递。在火炬传递过程中,不时还有民族舞及当地特色表演,赤峰人民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奥运的热爱,对奥运的支持,大街小巷都挂满了红旗和写着“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小旗。现在尽管火炬传递都过去几天了,但街上的店铺上和小贩子的车子上依旧插着红旗和奥运小彩旗,孩子的衣服上依旧穿着写有“祝北京奥运会圆满完成”、“I LOVE CHINA”等字样的T恤。
火炬传递结束,张主任体会到了“明星”的感觉,好多人过来合影留念。回到单位同事们还开了庆祝PARTY,奥运话题比以往也增加了,火炬更是红上加红。
张主任十分爱惜自己的火炬,把它放在家里最保密的位置;而且正在挑选裱盒,准备把它裱起来。然后把它放好,现在自己的朋友和来家里做客的人,第一句话都问:“火炬放哪了?很想拿火炬照张照片、合个影”。
奥运精神 重在做好本职工作
张析哲主任作为麻醉科主任更是肩负着重大责任,科室的里里外外,大小事情更是接连不断。手术有长有短,一年的手术量上万,周末更是很少休息,曾经有一个手术从早上的八点半做到了第二天的凌晨四点半。每天的手术很多,张主任默默奉献,从无怨言。
有人给他算了一笔账,每天中午不回家,再加上周末和节假日加班手术,一年12个月,他最少要上14个月的班。无论是风雨交加的夜晚,还是白雪皑皑的寒冬,只要工作需要,他会随叫随到,毫无怨言。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18载的春夏秋冬,张析哲18年如一日,深得广大患者家属及同事们的好评。
人们往往把手术病人的康复归功于外科医生精心的施治,却忽视了麻醉科、手术室人员的默默奉献,他们兢兢业业通过自己的工作为手术病人扬起生命的风帆。赤峰市医院麻醉科、手术室经过几十年的、几代人的艰苦努力,目前已形成了体制齐全,能够完成各类手术和危重病人抢救、疼痛治疗、临床麻醉教学的临床II级科室。并于2002年被内蒙古自治区卫生厅确定为自治区临床医学重点学科。
在医院里,不论是业内人士还是患者,对麻醉工作都有一个共识:重要,大小手术都离不开麻醉。从事麻醉工作的医生付出的艰辛、承担的风险、压力是人人皆知而又鲜为人知。
张析哲从事的就是这个职业,而且是赤峰市医院麻醉科这一岗位的领班人。在麻醉科工作,没有叱咤风云的壮举和一鸣惊人的辉煌,可这里每分每秒都事关手术台上的成功与否,都连接着患者的生命。
深知岗位责任重的他,常常告诫自己:你是共产党员,要吃苦在前。没有夸夸其谈,没有豪言壮语,朴实无华的他,用实干来擎起自己热爱的事业。
张析哲刻苦钻研,勤奋工作。在这一岗位上驾轻就熟,以精湛的医术和视病人如亲人的医德对待每一例手术的麻醉,让艰苦劳累单调重复的每一天富有激情和韵味。
在手术室里,每天与手术病人打交道。深知血液对病人的重要性,几年来,在繁忙的工作中抽出时间到血站义务献血十余次,默默地为病人奉献一份爱心。
通过在北京协和医院和北京中日友好医院两次的进修学习,结合自己的勤奋努力和刻苦钻研,麻醉专业理论丰富,张析哲的专业技术水平在内蒙古自治区处于领先水平。
张析哲告诉网络报记者,奥运精神不是挂在嘴边说豪言壮语,也不是火炬传递时候的兴奋心情,而是一种持久的、体现在每天工作中的那种执著、认真、勤奋、敢于攀登技术高峰的进取精神……做好救死扶伤的本职工作。
(网络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