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醉科风险无处不在”可能很多人对这句话无法理解,给大家讲一个刚刚发生在我院麻醉科手术室的真实故事。该故事仅供多学科医务人员之间的学习交流。当然抢救和治疗过程可以“拍砖”,但我相信:我们只要“结果”,过程是用来“学习”的。
2023年1月29日上午江南西院区一个创伤科病人,诊断为:左侧锁骨骨折;肋骨骨折(左侧第2-6肋骨);原发性高血压,否认其他疾病史。拟臂丛神经阻滞麻醉下行锁骨骨折内固定手术,麻醉是在B超引导直视下完成且药物分散可清晰看到,麻醉后约30分钟后术区消毒时突发呼吸困难,口唇发绀呼之可应,心率减慢至41次/分,立刻从沙滩椅位恢复平卧位,给予阿托品及高流量吸氧,辅助通气、开放下肢外周静脉同时呼叫上级医师组织抢救。心率进一步下降,患者烦躁呼之不应,无创袖带压测量不出数值,立刻镇静可视喉镜下气管插管,血氧和血压无法测出立即实施胸外心脏按压,同时桡动脉穿刺置管监测动脉压,中心静脉置管辅助液体复苏,持续心脏按压多次血管活性药应用后患者自主呼吸恢复,但呼吸末二氧化碳12-14mmHg间波动,初步印象判断:肺栓塞。
麻醉医生依据体征是:B超引导下颈静脉怒张、患者意识迅速丧失且心跳迅速减慢甚至停博、呼末二氧化碳分压12-14mmHg、局麻药中毒不能解释这些体征、夏裕主任也讲意外心脏事件(心肌梗死等)不会那么凶险和快速、血流动力学极度不稳需要多种升压药联合应用等。
心肺复苏由麻醉科刘湘钰副主任医师负责实施,这是复苏成功后生命体征情况:心率快、血压的、呼气末二氧化碳特别低(正常值:35-45mmHg),血气分析二氧化碳分压81mmHg、纯氧通气下氧分压100mmHg左右(正常多在200mmHg以上),说明右心泵血障碍,肺交换障碍。
心肺复苏成功后自主呼吸恢复,多种血管活性药联合应用下肺灌注依然低。
血流动力学基本稳定的情况下迅速转运病人至CT室,转运工作非常专业和安全。为防止意外转运过程应用了肌松药顺式阿曲库铵20mg静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