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青年麻醉论坛

 找回密码
 会员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快捷登录

搜索
热搜: 麻醉 视频 中级
查看: 72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医学指南] 珠江视界 | 每月好文:国内麻醉学科文摘2023.03(下)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3-4-9 13:37:2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译者按:

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麻醉科《珠江视界》翻译小组每月通过主题词检索,从PubMed与Web of Science等检索引擎,筛选出近期国内麻醉学科所发表的高质量SCI文献与研究成果,进行摘要导读的同时通过《新青年麻醉论坛》珠江视界专栏以每月好文的方式向全国同道推介。


本期《珠江视界-每月好文》节选2023年2月-2023年3月发表的部分文章,研究来自浙江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中国医科大学盛京医院、汕头大学医学院、吉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等,内容涵盖:下调海马Nrf2可通过增强氧化应激和神经炎症导致老年大鼠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研究;探讨产妇分娩与产后抑郁关系对的前瞻性队列研究;艾司氯胺酮能有效治疗流产患者术后抑郁症状,减少丙泊酚用量和炎症反应的临床研究;围术期的睡眠剥夺可激活、脊髓小胶质细胞,增加小鼠术后慢性疼痛的风险的机制;电针通过PD-L1/PD-1SHP-1通路减轻CFA诱导的炎症性疼痛等方面内容(#为第一作者,*为通讯作者)。

每月好文(2022.02-2023.03)之下

16. Liang Li #, Fan-qing Meng, Dong-liang Li*. Downregulation of Nrf2 in the Hippocampus Contributes to Postoperative Cognitive Dysfunction in Aged Rats by Sensitizing Oxidative Stress and Neuroinflammation. Oxid Med Cell Longev, 2023 Feb 9;2023:7272456. PMID: 36819786

【题目】

下调海马Nrf2可通过增强氧化应激和神经炎症导致老年大鼠术后认知功能障碍


【通讯作者】

Dong-liang Li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麻醉科


【第一作者】

Liang Li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麻醉科


【摘要】

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是外科手术后新出现的认知功能障碍,是常见的临床并发症。老年患者手术后更易出现认知功能障碍,其潜在发病机制尚未明确。海马体(参与记忆形成的大脑区域)中的氧化应激和神经炎症被认为是导致POCD发生的主要因素。核因子红系2相关因子2(Nrf2)是内源性防御系统的主要调节因子,通过增强抗氧化和抗炎靶基因的转录,保护细胞免受氧化应激和炎症方面损伤。本研究中,我们首先明确高龄是否下调了海马中Nrf2,而海马Nrf2下调是否介导高龄POCD的发生。分别给年轻和老年大鼠进行腹部手术或假手术。一周后,评估认知功能并收集大脑组织进行分子学研究。与年轻假手术大鼠相比,老年假手术大鼠在海马中Nrf2的表达明显降低。值得注意的是,老年假手术大鼠Nrf2下游靶基因的表达量、海马中活性氧(ROS)含量和促炎细胞因子水平以及认知功能状态与年轻假手术大鼠相比无明显差异。腹部手术后,年轻大鼠海马Nrf2及其靶基因显着上调。虽然老年大鼠Nrf2及其靶基因表达没有变化,但海马中ROS和促炎细胞因子明显增加,并伴有认知障碍,表现为情境冻结时间减少。此外,给予老年大鼠脑室内输注Nrf2激活剂可上调海马Nrf2表达,并降低海马中ROS和促炎细胞因子的水平,改善手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研究结果表明,高龄降低海马Nrf2表达,导致无法激活与Nrf2相关的抗氧化防御系统应对手术损伤,引起氧化应激和神经炎症增加进而介导POCD的发生。激活大脑的Nrf2可能为预防老年患者术后认知能力下降提供新的方法。


17. Jing-wen Zhuang#, Qian-min Chen#, Chao Liu#, Rong-hua Zuo, Yu-han Zhang, Jingjing Dang , Zhi-ping Wang*. Investigating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maternal childbirth intention, labor epidural analgesia, and postpartum depression: A prospective cohort study. J Affect Disord, 2023 Mar 1; 324:502-510. PMID: 36586623

【题目】

探讨产妇分娩意愿、分娩镇痛与产后抑郁的关系:一项前瞻性队列研究


【通讯作者】

Zhi-ping Wang 徐州医科大学江苏省麻醉学重点实验室


【第一作者】

Jing-wen Zhuang 徐州医科大学;

Qian-min Chen 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麻醉科;

Chao Liu 徐州医科大学


【摘要】


背景:产后抑郁症(PPD)指分娩后发作的抑郁。前期研究表明,镇痛意愿不满足可增加PPD的风险,而分娩时使用分娩硬膜外镇痛(LEA)则可以降低这种风险。我们旨在明确孕产妇分娩意愿、LEA和PPD之间可能存在的关系及PPD的危险因素。


方法:本前瞻性队列研究共纳入590名母亲。记录人口统计学特征、产前、产时和产后数据。通过分析分娩意愿、LEA和PPD之间的关联,并评估两两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运用逻辑回归分析筛选与PPD发生相关的可能变量。


结果:总共有451名女性完成了3个月的随访,其中有130名女性发生PPD(28.8%)。没有发现不匹配的分娩意图与使用LEA和PPD之间存在关联(调整后OR= 0.684 CI 0.335-1.396,P= 0.296;调整后OR= 0.892,CI 0.508-1.565,P= 0.690)。但影响日常生活的慢性疼痛、产前EPDS、SAS、SSRS评分、分娩期间的家庭陪伴、第一天数值评定量表(NRS)评分与PPD显著相关(P<0.05)。


局限性:在3个月的随访中,我们仅记录了EPDS评分,而没有记录疼痛评分,且没有评估产后慢性疼痛与PPD之间的关联。


结论:孕产妇分娩意愿、LEA和PPD之间的相关性不显著。影响日常生活的慢性疼痛、产前EPDS、SAS、SSRS评分、分娩期间家庭陪伴、第一天NRS评分与PPD发生显著相关(P <0.05)。


18. Ming Jiang#, Qianqian Li#, Ming-jie Mao#, Chen-yang Xu, Rong-rong Zhou, Ya-zhou Wen*, Hong-mei Yuan*, and Shan-wu Feng*. Evaluation of clinical effects of Esketamine on depression in patients with missed miscarriage: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double-blind trial. J Affect Disord, 2023, 329:525-530. PMID: 36863473


【题目】

艾司氯胺酮对稽留流产患者抑郁症的临床疗效评价:一项随机、对照、双盲试验


【通讯作者】

冯善武,袁红梅,Yazhou Wen 江苏省南京市妇幼保健院麻醉科

            

【第一作者】

Ming Jiang, Qianqian Li, Mingjie Mao 江苏省南京市妇幼保健院麻醉科


【摘要】


背景:稽留流产的患者通常伴有不同程度的抑郁症,这与患者的预后密切相关。我们研究了艾司氯胺酮是否能缓解接受无痛刮宫术的流产患者术后抑郁症状。


方法:本研究是一项随机、平行对照、双盲、单中心试验。共有105名术前1天爱丁堡孕期抑郁量表(EPDS)≥10分的患者被随机分配到丙泊酚组;地佐辛组;艾司氯胺酮组。记录患者术后7天和42天的EPDS评分。次要结果包括术后1小时的VAS、丙泊酚总用量、不良反应以及TNF-α、IL-1β、IL-6、IL-8和IL-10炎症因子的表达。


结果:与P组和D组相比,S组患者分别在术后7天(8.63 ±3.14,9.17 ±3.23 vs.6.34 ±2.87 P=0.0005)和42天(9.40 ±2.67,8.49 ±3.05 vs.5.31 ±2.49 P<0.0001)的EPDS评分较低。与P组相比,D组和S组的VAS评分(3.51 ±1.12 vs.2.80 ±0.83,2.40 ±0.81,P=0.035)和术中使用的丙泊酚用量(198.7 ±47.48 vs.145.5 ±19.31,142.9 ±21.01,P<0.0001)均较低,术后第1天的炎性反应也较低。三组之间的其他结果没有发现差异。


结论:艾司氯胺酮能有效治疗流产患者术后抑郁症状,减少丙泊酚用量和炎症反应。


19. Yuan-jing Chen#, Jie Chen#, Quan-kai Wang, Hong-yao Lyu, Xue-han Chen, Rui Liu, Ting Wang, Ling Dan, He Huang, and Guang-you Duan*. Safety and tolerability of Esketamine in propofol based sedation for Endoscopic Variceal Ligation with or without Injection Sclerotherapy: A Randomised Controlled Trial.Dig Endosc, 2023 Feb 19. PMID: 36808150

【题目】

艾司氯胺酮在丙泊酚镇静下内镜静脉曲张结扎术联合或不联合注射硬化疗法中的的安全性和耐受性:一项随机对照试验


【通讯作者】

段光友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麻醉科;


【第一作者】

陈元敬,陈杰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麻醉科;


【摘要】


背景:与外消旋氯胺酮相比,艾司氯胺酮是氯胺酮的S(+)对映异构体,具有更强的效力和类似的致幻作用。我们的目的是探讨不同剂量的艾司氯胺酮作为丙泊酚的辅助药物在接受内镜下静脉曲张结扎术(EVL)联合或不联合硬化注射治疗患者中的安全性。


方法:100名患者随机接受丙泊酚1.5 mg kg-1联合舒芬太尼0.1μg kg-1镇静(S组)、艾司氯胺酮0.2 mg kg-1(E0.2组)、艾司氯胺酮0.3 mg kg-1组(E0.3组)和艾司氯胺酮0.4 mg kg-1(E0.4组)治疗EVL(每组25例)。在手术过程中记录血流动力学和呼吸参数。主要结果是低血压的发生率;次要结果包括低氧饱和度、术后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术后疼痛评分和分泌物的量。


结果:E0.2组(36%)、E0.3组(20%)和E0.4组(24%)的低血压发生率明显低于S组(72%)。E0.4组(4%)SpO2≤94%的发生率显著低于S组(32%)。在PANSS评估中未发现显著的组间差异。


结论:0.4 mg kg-1艾司氯胺酮与丙泊酚联合镇静是进行EVL的最佳选择,术中血流动力学状态稳定,呼吸功能良好,无明显的致幻副作用。


20. Shi-Nan Wei#, Hao Zhang#, Yan Lu#, Hui-Jie Yu, Tao Ma, Si-Nian Wang, Kun Yang, Mou-Li Tian, Ai-Hua Huang, Wei Wang*, Feng-Sheng Li*, Yong-Wang Li*.Microglial VDAC1 signaling modulates sleep deprivation-induced transition to chronic postsurgical pain.Sleep, 2023 Feb 24. PMID: 3682709

【题目】

小胶质细胞VDAC1信号调节睡眠剥夺诱导的慢性手术后疼痛转变


【通讯作者】

Yong-Wang Li 深圳市龙岗区第三人民医院麻醉;

Feng-Sheng Li 空军特色医学中心核辐射损伤和监测部科;

Wei Wang 空军特色医学中心麻醉科


【第一作者】

Shi-Nan Wei 空军特色医学中心研究部、麻醉科;

Hao Zhang 空军特色医学中心麻醉科;

Yan Lu 空军特色医学中心神经内科


【摘要】


研究目的:本研究证实了皮肤/肌肉切口牵拉术(SMIR)手术前后的睡眠剥夺增加了慢性疼痛的风险,并研究了小胶质细胞VDAC1信号传导的潜在作用。


方法:成年小鼠在SMIR手术前一天至手术后第三天接受6小时的完全睡眠剥夺。在术前和术后21天内评估机械性和热诱发疼痛。测量了小胶质细胞的激活以及VDAC1表达和寡聚化改变。注射米诺四环素以观察抑制小胶质细胞激活对疼痛维持的影响。使用VDAC1抑制剂DIDS和寡聚化抑制剂VBIT-4来证实VDAC1信号通路在小胶质细胞ATP释放、炎症(IL-1β和CCL2)和慢性疼痛中的作用。


结果:睡眠剥夺显著增加了SMIR手术后的疼痛持续时间,激活了小胶质细胞并增强了脊髓中的VDAC1信号传导。米诺四环素抑制小胶质细胞的激活,并缓解了睡眠剥夺引起的疼痛维持。脂多糖(LPS)诱导的小胶质细胞激活伴随着VDAC1表达和寡聚化的增加,与对照组相比,在细胞膜表面观察到更多的VDAC1。DIDS和VBIT-4缓解了LPS诱导的小胶质细胞ATP释放和IL-1β及CCL2的表达。DIDS和VBIT-4逆转了小鼠睡眠丧失引起的小胶质细胞激活和疼痛的慢性化,与米诺四环素的作用相似。未发现米诺环素与VBIT-4或DIDS的协同作用。


结论:围术期的睡眠剥夺激活了脊髓小胶质细胞,增加了小鼠术后慢性疼痛的风险。VDAC1信号调节小胶质细胞激活相关的ATP释放、炎症和疼痛的慢性化。


21. Hai-Li Lang#, Yan-Zhi Zhao, Ren-Jie Xiao, Jing Sun, Yong Chen, Guo-Wen Hu* and Guo-Hai Xu*. Small extracellular vesicles secreted by 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derived mesenchymal stem cells improve postoperative cognitive dysfunction in mice with diabetes. Neural Regen Res, 2023 Mar;18(3):609-617. PMID: 36018185

【题目】

诱导多能干细胞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分泌的细胞外小泡改善糖尿病小鼠术后认知功能障碍


【通讯作者】

徐国海 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麻醉与围术期医学科;

胡国文 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外科


【第一作者】

Hai-Li Lang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麻醉手术中心


【摘要】

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是一种常见的外科并发症。糖尿病(DM)增加了术后发生POCD的风险,DM合并POCD可严重威胁患者的生活质量,但其内在机制尚不清楚,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既往研究表明,POCD模型小鼠的海马区神经元丢失和神经发生减少。本研究通过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建立DM小鼠模型,并通过短暂结扎双侧颈总动脉诱导POCD。我们发现,DM-POCD小鼠模型表现出最严重的认知障碍及海马神经干细胞(H-NSCs)丢失和神经发生能力下降。随后,我们假设,诱导多能干细胞衍生的间充质干细胞分泌的细胞外小泡(iMSC-sEVs)可能促进DM-POCD患者的神经发生和恢复认知功能。从术后第2天开始经尾静脉注射iMSC-sEVs,每3天给药一次,持续1个月。结果表明,iMSC-sEVs治疗显著恢复了H-NSCs受损的增殖和神经元分化能力,并逆转了DM-POCD小鼠的认知障碍。此外,miRNA测序和qPCR显示miR-21-5p和miR-486-5p在iMSC-sEVs中表达最高。我们发现iMSC-sEVs主要通过转移miR-21-5p和miR-486-5p来促进H-NSCs的增殖和神经发生。研究表明,miR-21-5p可直接靶向Epha4和CDKN2C,而miR-486-5p可抑制NSCs中的FoxO1。随后,我们发现iMSC-sEVs可转移miR-21-5p和miR-486-5p来抑制H-NSCs中EphA4、CDKN2C和FoxO1的表达。综上所述,显著的H-NSC丢失和神经发生减少会导致DM-POCD,iMSC-sEVs的应用可能为糖尿病患者POCD提供一种新的无细胞治疗。


22. Yu-Bo Fang#, Cheng-Yu Wang#, Yu-Qing Gao, Yu-Hang Cai, Jia Chen, Xu-Lin Zhang, Le-Qi Dong, Wang-Ning Shang-Guan and Hua-Cheng Liu*. The safety and efficacy of remimazolam tosylate for induction and maintenance of general anesthesia in pediatric patients undergoing elective surgery: Study protocol for a multicenter, randomized, single-blind, positive-controlled clinical trial.Front Pharmacol, 2023 Feb 10;14:1090608. PMID: 36843931

【题目】

甲苯磺酸瑞马唑仑用于小儿择期手术患者全麻诱导和维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一项多中心、随机、单盲、阳性对照临床试验的研究方案


【通讯作者】

刘华程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麻醉与围术期医学科


【第一作者】

Yu-Bo Fang, Cheng-Yu Wang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麻醉与围术期医学科


【摘要】


简介:瑞马唑仑是一种超短效苯二氮卓类镇静剂,通常用于全身麻醉、诊疗镇静和重症监护病房(ICU)镇静。本研究旨在探讨瑞马唑仑与丙泊酚用于学龄前儿童择期手术全麻诱导和维持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研究方法和分析:本研究为多中心、随机、单盲、阳性对照的非劣效临床试验,共纳入3-6岁儿童192例,按3:1比例随机分为两组,R组静脉注射瑞马唑仑0.3 mg/kg用于麻醉诱导,以1-3mg/kg/h恒速输注维持麻醉;P组则静脉注射丙泊酚2.5 mg/kg,以4-12mg/kg/h恒速输注。主要结局是麻醉诱导和维持的成功率。次要结局包括意识消失(LoC)时间、脑电双频指数(BIS)值、苏醒时间、拔管时间、麻醉后监护病房(PACU)出室时间、诱导期额外镇静药物的使用、PACU治疗药物的使用、苏醒期谵妄、PACU疼痛、术后第3天的行为评分、父母和麻醉医生的满意度以及不良事件。


伦理审查:本研究已得到所有参与医院的伦理审查委员会批准。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育英儿童医院伦理委员会(参考号No. LCKY 2020-380,2020年11月13日)为中央伦理委员会。


23. Jing Chen#, Fei Xiao#, Lifei Chen#, Zhan Zhou#, Yi Wei, Yu Zhong, Li Li* and Yubo Xie*. Role of ferroptosis in hypoxic preconditioning to reduce propofol neurotoxicity. Front Pharmacol, 2023 Feb 2;14: 1121280. PMID: 36817119

【题目】

铁死亡在低氧预处理减轻丙泊酚神经毒性中的作用


【通讯作者】

利莉 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麻醉手术中心;

谢玉波 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麻醉手术中心,广西消化道肿瘤加速康复外科基础研究重点实验室


【第一作者】

Jing Chen, Fei Xiao, Lifei Chen, Zhan Zhou 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麻醉手术中心


【摘要】


背景:越来越多的研究报道,丙泊酚的神经毒性可导致长期学习和认知功能障碍。低氧预处理已被证明具有神经保护作用,减轻丙泊酚的神经毒性。铁死亡是不同于凋亡、坏死、自噬和细胞焦亡的一种新的死亡形式。然而,目前尚不清楚低氧预处理降低丙泊酚神经毒性是否与铁死亡有关。因此,我们旨在观察丙泊酚对体外培养的原代海马神经元影响,以探讨低氧预处理的神经保护机制及铁死亡在低氧预处理降低丙泊酚神经毒性中的作用。


方法:原代海马神经元体外培养8d,分别用或不用丙泊酚、低氧预处理、铁死亡激动剂或抑制剂预处理。细胞计数试剂盒-8、钙黄绿素AM、活性氧(ROS)、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二价铁(Fe2+)、丙二醛(MDA)和线粒体膜电位测定试剂盒(JC-1)用于测定细胞存活率、活性氧水平、超氧化物歧化酶含量、Fe2+水平、MDA含量和线粒体膜电位。使用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凋亡,通过蛋白质印迹分析确定铁死亡相关蛋白。


结果:丙泊酚具有神经毒性作用,导致海马神经元存活率下降,线粒体膜电位降低,SOD含量降低,ROS、Fe2+水平升高,MDA含量增加,神经元凋亡增加,铁死亡相关蛋白表达改变,铁死亡激活。低氧预处理可逆转上述作用,抑制丙泊酚引起的铁死亡,降低其神经毒性。


结论:丙泊酚对发育期大鼠的神经毒性可能与铁死亡有关。丙泊酚通过激活铁死亡引起神经毒性,而低氧预处理抑制铁死亡可减轻其神经毒性。


24. Yang Chen#, Fei-xiang Ru#, Qiu ping Ye, Xin-zhe Wu , Xian-wen Hu, Ye Zhang* and Yun Wu*. Effect of S-ketamine administered at the end of anesthesia on emergence delirium in preschool children undergoing tonsillectomy and/or adenoidectomy.Front Pharmacol. 2023 February 16. PMID: 36874017.

【题目】

麻醉结束时S-氯胺酮对接受扁桃体切除术和/或腺样体切除术的学龄前儿童急性谵妄的影响


【通讯作者】

张野,吴云 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麻醉与围术期医学科


【第一作者】

Yang Chen, Fei-xiang Ru 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麻醉与围术期医学科


【摘要】


背景:S-氯胺酮作为氯胺酮的S-异构体,它镇痛催眠强度是消旋氯胺酮的两倍,并且在给人使用时副作用更少。关于使用S -氯胺酮预防急性谵妄(ED)的报道是有限的。因此,我们评估了S -氯胺酮在麻醉结束时对接受扁桃体切除术和/或腺样体切除术的学龄前儿童ED的影响。


方法:我们调查了108名3-7岁的儿童,他们计划在全身麻醉下进行选择性扁桃体切除术和/或腺样体切除术,在麻醉结束时,他们被随机分配接受0.2 mg/kg的S -氯胺酮或等量的生理盐水,主要结局是术后30分钟内儿童麻醉苏醒期谵妄评分(PAED)。次要结局包括谵妄发生率(定义为Aono评分≥3分)、疼痛评分、拔管时间和不良事件发生率。采用多变量逻辑回归分析来评估术后谵妄的独立预测因素。


结果:S -氯胺酮组PAED评分的中位数(四分位数范围) (0[0,3])显著低于对照组(1[0,7])(估计中位数差异= 0, 95%置信区间−2 至0, P = 0.040), S -氯胺酮组Aono评分≥3的患者显著减少(4 [7%]vs. 12 [22%],P = 0.030)。S -氯胺酮组患者的中位疼痛评分也低于对照组(4 [4,6]vs. 6 [5,8],P = 0.002. 两组拔管时间和不良事件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然而,多因素分析表明,除S -氯胺酮使用外,疼痛评分、年龄和麻醉持续时间也是ED的独立预测因素。


结论:在麻醉结束时给予S -氯胺酮(0.2 mg/kg)可有效降低接受扁桃体切除术和/或腺样体切除术的学龄前儿童ED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而不会延长拔管时间或增加不良事件。然而,S -氯胺酮的使用并不是ED的独立预测因素。


25.Junxia Zhang, Qian Ma, Wenbin Li, Xiao-hui Li and Xue-xin Chen*. S-Ketamine attenuates inflammatory effect and modulates the immune response in patients undergoing modified radical mastectomy: A prospective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Front Pharmacol. 2023 February 17. PMID: 36873990.

【题目】

S-氯胺酮可减轻接受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的炎症反应并调节免疫作用:一项前瞻性随机对照试验


【通讯作者】

陈学新 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肿瘤医院麻醉科


【第一作者】

Junxia Zhang 宁夏医科大学临床医学院,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肿瘤医院麻醉科


【摘要】


背景:本研究旨在探讨不同剂量S -氯胺酮对接受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围手术期免疫炎症反应的影响。


方法:这是一项前瞻性、随机、对照试验。共有 136 名ASA I/II级,计划进行 MRM 的患者被纳入并随机分配为三组:对照组 (C) 或三种不同剂量S-氯胺酮[0.25mg/kg(L-Sk组)、0.5mg/kg(M-Sk组)、0.75mg/kg(H-Sk组)]。主要结局指标为麻醉前(T0)及手术结束时(T1)和术后24小时(T2)的细胞免疫功能和炎症因子。次要结果包括视觉模拟量表 (VAS) 评分、阿片类药物消耗、补救性镇痛率、不良事件和患者满意度。


结果:L-Sk、M-Sk 和 H-Sk 组 CD3+ 和 CD4+ 细胞的百分比和绝对计数在 T1 和 T2 时高于 C 组。此外,成对比较显示 H-Sk 组的百分比高于 L-Sk 和 M-Sk 组 (p<0.05)。C 组在 T1 和 T2 时的 CD4+/CD8+ 比值低于 M-Sk 组和 H-Sk 组 (p<0.05)。四组间NK细胞和B淋巴细胞的百分比和绝对计数没有显着差异。但与C组相比,白细胞(WBC)、中性粒细胞(NEUT)、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全身炎症反应指数(SIRI)在三个不同剂量S-氯胺酮组T1、T2时均显着降低,淋巴细胞显着升高。M-Sk组T2时SIRI和NLR比值低于L-Sk组(P <0.05)。此外,在 M-Sk 和 H-Sk 组中观察到 VAS评分、阿片类药物消耗、补救性镇痛率和不良事件显着降低。


结论:总的来说,我们的研究表明,S-氯胺酮可以减少阿片类药物的消耗,降低术后疼痛强度,发挥全身抗炎作用,并减轻接受 MRM 患者的免疫抑制。此外,我们发现 S-氯胺酮的作用与使用的剂量有关,在 0.5 或 0.75 mg/kg 的 S-氯胺酮中观察到显着差异。


26. Jianyin Yin, Jie Qin, Zhaojing Lin, Aiyuan Li, Damin Liu, Yurong Jiang, Qiuni Zhao, Liang Chen, Chengxi Liu*. Glutamatergic neurons in the paraventricular hypothalamic nucleus regulate isoflurane anesthesia in mice. FASEB J. 2023;37:e22762. PMID: 36719765.

【题目】

室旁核谷氨酸能神经元下丘脑核调节小鼠异氟醚麻醉


【通讯作者】

陈亮 湖南省妇幼保健院麻醉科


【第一作者】

Jianyin Yin 湖南省妇幼保健院麻醉科


【摘要】

谷氨酸介导的大脑兴奋系统对睡眠-觉醒和全身麻醉的调节至关重要,具体来说,下丘脑室旁核(PVH),主要包含谷氨酸神经元,已被证明在睡眠-觉醒中起着关键作用。在这里,我们试图探索PVH谷氨酸神经元是否在全麻过程中有重要影响。我们通过c- fos染色和体内钙信号记录,观察异氟醚麻醉时PVH谷氨酸能神经元活性的变化,发现异氟醚麻醉时PVH中c-fos表达和PVH谷氨酸能神经元钙活性均降低,恢复过程中明显升高。通过降低麻醉深度,PVH谷氨酸能神经元的化学活化延长了麻醉诱导时间,缩短了麻醉苏醒时间。在异氟醚麻醉下,通过对PVH谷氨酸能神经元的化学发生抑制,我们发现PVH谷氨酸能神经元的抑制促进了诱导过程,并随着麻醉深度的加深而延迟了出现. 总之,这些结果确定了PVH谷氨酸能神经元在调节异氟醚麻醉中的关键作用。


27. You-fa Zhou#, Yan-ting Zhang#, Hong-wei Wang, Xiang-nan Zhang, Ye-ru Chen*, Gang Chen*. Microglial pyroptosis in hippocampus mediates sevolfurane-induced cognitive impairment in aged mice via ROS-NLRP3 inflammasome pathway. Int Immunopharmacol, 2023, 116: 109725. PMID: 36764275

【题目】

海马区小胶质细胞焦亡通过ROS-NLRP3炎性通路介导了七氟烷诱导的老年小鼠认知损害


【通讯作者】

陈钢,陈叶如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麻醉科


【第一作者】

You-fa Zhou, Yan-ting Zhang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麻醉科


【摘要】

背景: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是一种常见的并发症,其病理生理机制尚未完全阐明。细胞焦亡是一种促炎细胞死亡的新类型,被认为与认知功能障碍有关。因此,我们的研究旨在探讨细胞焦亡对七氟烷诱导的老年小鼠认知损害的影响及其潜在机制。


方法:通过暴露于七氟烷建立小鼠认知损害模型,并测定海马区中活性氧(ROS)、N-GSDMD、裂解caspase-1、ASC、IL-1β和IL-18以及NLRP3的水平。为了探索潜在的机制,在体外和体内暴露七氟烷之前,给予细胞焦亡抑制剂坏死磺酰胺(NSA)和ROS清除剂N-乙酰半胱氨酸(NAC)。进行神经行为测试、蛋白质印迹法、透射电镜(TEM)观察和免疫荧光染色实验。


结果:七氟烷在认知损害模型中诱发海马区细胞焦亡。NSA能有效抑制细胞焦亡,改善认知功能。免疫荧光共定位提示七氟烷诱导小胶质细胞焦亡。在BV2细胞中,七氟烷诱导的细胞焦亡伴随着与剂量无关的ROS堆积,NAC通过NLRP3炎症小体通路在体外和体内有效降低ROS水平和减少细胞焦亡。此外,NAC还可以缓解七氟烷引起的认知功能障碍。


结论:海马区小胶质细胞焦亡通过ROS-NLRP3炎症小体途径介导了七氟烷诱导的老年小鼠认知损害。细胞焦亡抑制剂和ROS清除剂都可能是改善七氟烷诱导的神经认知功能障碍的潜在方法。


28. Peng Guo#, Han Yi#, Ming-ming Han#, Xin-xin Liu, Ke-min Chen, Jie Qing, Feng-rui Yang*. Dexmedetomidine alleviates myocardial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 by down-regulating miR-34b-3p to activate the Jagged1/Notch signaling pathway. Int Immunopharmacol, 2023, 116: 109766. PMID: 36764271


【题目】

右美托咪定通过下调miR-34b-3p激活Jagged1/Notch信号通路减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通讯作者】

Feng-rui Yang 怀化市第一人民医院麻醉科


【第一作者】

Peng Guo 怀化市第一人民医院麻醉科;

Han Yi 岳阳市二人民医院麻醉科;


Ming-ming Han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生命科学与医学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麻醉科


【摘要】


背景:心肌缺血/再灌注(I/R)损伤是一种致命事件,通常发生在心肌梗死再灌注治疗后。右美托咪定(Dex)已被证明对治疗心肌梗死有益,但其调节I/R损伤的潜在机制尚不清楚。


方法:通过氧糖剥夺/复氧(OGD/R)和阻断冠状动脉左前降支分别建立H9c2细胞和大鼠的I/R损伤模型。流式细胞术、MTT或DHE测定分别检测细胞活性、ROS或凋亡。使用qRT-PCR测定miR-34b-3p和相关mRNA的表达水平。通过蛋白质印迹法和ELISA检测相关蛋白的表达水平。miR-34b-3p和Jagged1之间的相互作用通过双荧光素酶报告和RIP测定进行评估。通过TTC、HE染色和TUNEL标记检查心脏组织的形态学。


结果:Dex能明显抑制OGD/R引起的H9c2细胞的炎症损伤和凋亡。心肌I/R损伤模型中MiR-34b-3p和Jagged1的水平分别是升高和降低,而Dex逆转了这一效应。此外,miR-34b-3p首次被报道直接结合并降低Jagged1表达,从而抑制Notch信号通路。agomiR-34b-3p的转染或Jagged1的沉默消除了Dex对OGD/R导致心肌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Dex通过抑制miR-34b-3p并进一步激活Notch信号通路减轻大鼠心肌I/R损伤。


结论:Dex通过抑制miR-34b-3p激活Jagged1介导的Notch信号通路,保护心肌免受I/R损伤。我们的发现揭示了Dex作用于心肌I/R损伤的一个新的潜在机制。


29. Da-ling Deng#, Feng Xu#, Lu-lin Ma, Tian-hao Zhang, Ya-feng Wang, Shi-qian Huang, Wen-jing Zhao, Xiang-dong Chen*. Electroacupuncture Alleviates CFA-Induced Inflammatory Pain via PD-L1/PD-1-SHP-1 Pathway. Mol Neurobiol, 2023 Feb 8. PMID: 36753045

【题目】
电针通过PD-L1/PD-1SHP-1通路减轻CFA诱导的炎症性疼痛

【通讯作者】
陈向东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麻醉科

【第一作者】
Da-ling Deng, Feng Xu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麻醉科

【摘要】

炎症性疼痛在临床上很难治疗,但电针(EA)已被证明能有效缓解炎症性疼痛。程序性细胞死亡配体-1(PD-L1)及其下游信号,包含磷酸酶-1的Src同源区二结构域(SHP-1)在缓解炎性疼痛中具有关键作用。然而,PD-L1/PD-1SHP-1通路是否介导EA在炎性疼痛中的镇痛和抗炎作用仍不清楚。因此,我们观察到EA逆转了完全弗氏佐剂(CFA)诱导的痛觉过敏。在CFA注射后第7天,EA降低了背根神经节(DRG)中IL-6、iNOS和NF-κ通路的表达,但在CFA注射后第21天对IL-6、iNOS和NF-κB PP65的表达没有影响。此外,在CFA注射后第7天和第21天,EA上调了PD-L1/PD-1SHP-1通路的蛋白表达。此外,在CFA注射后第7天和第21天,EA上调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中PD-L1的表达,但不上调植物凝集素B4(IB4)+和NF200+神经元中的PD-L1的表达。鞘内注射PD-L1/PD-1的抑制剂BMS-1(50或100μg)可阻断EA产生的镇痛作用,显著增加IL-6和iNOS的表达,并降低PD-L1/PD-1SHP-1的表达。BMS-1(50或100μg)显著降低IB4+、CGRP+和NF200+神经元中PD-L1的表达。我们的结果表明,EA的抗炎和镇痛作用与激活PD-L1/PD-1SHP-1通路并抑制其调控神经炎症有关。这项研究为治疗炎性疼痛提供了一个新的潜在治疗靶点。


检索:姚芷君、翁雅倩
翻译: 林宏彬、贺梦娇
校对:张鹏
指导:徐世元


楼主热帖

马上注册,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论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会员注册

x

友情提示:转载请注意注明作者和出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会员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收藏帖子 返回列表 联系我们 搜索 官方QQ群

QQ|关于我们|业务合作|手机版|新青年麻醉论坛 ( 浙ICP备19050841号-1 )

GMT+8, 2025-2-2 18:05 , Processed in 0.154328 second(s), 25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