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糖糖不次糖 于 2023-5-15 20:26 编辑
摘 要
心源性休克通常被定义为原发性心功能不全,心输出量低,导致重要器官灌注不足和组织缺氧,尽管最近有了一些进展,但死亡率仍高达40%至50%。现在许多研究证明,心源性休克不仅涉及全身大循环,如血压、左心室射血分数或心输出量,而且还涉及明显的全身微循环异常,这似乎与结果密切相关。虽然微循环在脓毒症休克的背景下被广泛研究,显示出宏观和微循环失耦联的异质性改变,但现在有越来越多的文献专注于心源性休克状态。即使目前对心源性休克的微循环障碍的治疗还没有达成共识,但一些治疗方法似乎显示出了好处。此外,更好地了解潜在的病理生理学可能为未来旨在改善心源性休克预后的研究提供假说。
亮 点 - 大多数关于心源性休克的评论仍然主要集中在系统大循环参数上,如血压、左心室射血分数或心脏指数来解释病理生理学。 - 然而,心源性休克的死亡率和结局也与微循环障碍密切相关,而微循环障碍并不一定与大循环障碍相关。 - 虽然微循环在脓毒症休克的背景下被广泛研究,但现在有越来越多的文献关注心源性休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