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患者.男.48岁.体重50kg ,诊为:左斜疝 拟行持硬麻醉下行"疝补片修补术",术前探视患者,神志清楚,无合并症,辅助检查全血图及凝血酶原时间正常;电解质、肝肾功、心电图正常 体温:36.5 脉搏:81次/分 呼吸:20次/分 血压:120/80mmHg 术前30分阿托品0.5mg肌注。
入手术室左侧卧位于T12-L1间隙顺利穿刺,向头侧置 ,导管越过杓状口后约12cm处遇阻力,旋转后顺利进入,留管约4cm,回抽无血无液后注入0。9%NS少许顺利无阻力再次放低硬膜外导管(低于穿刺点水平)未发现血性液体回流,妥善固定导管,让患者平卧,接麻醉监护仪示:P:87次/分 BP:140/80mmHg,嘱护士建立静脉通路,经硬膜外导管注入1。73%碳酸利多卡因+20/1肾上腺素 3ml 刚注完患者述头昏 P:110次/分 测BP:150/90mmHg,考虑局麻醉药入血,让患者左侧卧,检查并回抽导管无血性液体回流,固定导管并让其平卧,述已无上述症状但感周身发痒,此时患者正在输注抗生素(氨卞西林舒巴坦),考虑为抗生素过敏反应(诊断失误,为后面发生惊险一幕埋下巨大隐患!)遂停止输入抗生素改为林格氏液,并给予地塞米松10mg静注,此时距离推入试探量已10分钟,P:85次/分 BP:130/85mmHg 双下肢活动自如,并述双足尖有发热感(自认为麻醉有效,如果是入血不应该有被阻滞的表现),故一次性推入正式量8ml ,刚推完局麻药,患者烦躁不安,随即意识消失,面色发青,监护仪示:spO2 100%(可能是滞后原因) P:130次/分 立即面罩加压给氧,嘱护士准备喉镜及气管导管另一护士抽取力月西,密切监测生命征,5分钟后患者意识逐渐恢复但仍无法言语,10分钟后患者完全清醒但多语,15分钟后患者完全清醒血氧:100%、P:82次/分 BP:130/78 测试无麻醉平面出现左侧卧位再次回抽硬膜外导管仍无血拔除导管见尖端侧孔处有血块(明显是局麻药中毒),故拟行全麻气管插管下行手术,但当天手术特多,已把麻醉机全部用完,不得已再次选择持硬麻醉,距离第一次用药45分钟后再次于T11-12间隙穿刺置管,给予2%盐酸利多+20万/1肾上腺素液(3*7ml),术中密切监护,麻效佳,手术顺利,术毕生命平稳无不良反应安返病房,持继低流量吸氧6小时,第二日随访不良反应发生。
该例患者局麻药入血发生局麻药中毒品之前,我本人就曾经经历过两例都是回抽无血,但注入试探量后发觉异常(一过性心率增快、头昏)后再次回抽发现血性液体,一例改穿刺点重新硬膜外麻醉,一例改为全麻,所以印象特别深刻,在之后每例硬膜外麻醉穿刺置管都细心回抽,但还是发生了。事后回想此例患者为什么几次回抽都没有抽到血性液体呢?可能是血快在导管侧孔处形成了一个活办,推药时活办开放,回抽时活办关闭故回抽不到血性液体。
教训:1:注入试探量后出现异常如:心率增快,头昏等,应高度怀疑局麻药入血,硬膜外导管回抽无血并不能完全排除入血的可能。
2:在麻醉过程中,静脉所输注的液体最好为不加药物的液体,以以免影响麻醉者的判断》
通过读书会第三期和控制呼吸版主一起学习,请大家思考一下问题:
1脊N在体表分布区的解剖标志?
2脊柱的椎体组成?生理弯曲?有何意义?胸椎与其它椎体排列区别是?
3脊髓的血供。学习此内容的意义?
本组问题奖励1-3威望
[ 本帖最后由 蓝色情缘 于 2008-11-7 15:15 编辑 ] |
评分
-
1
查看全部评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