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青年麻醉论坛

 找回密码
 会员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快捷登录

搜索
热搜: 麻醉 视频 中级
楼主: 小麻生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学生园地] 【精华】本科阶段学习和考试方法

  [复制链接]
6#
 楼主| 发表于 2008-7-5 16:02:43 | 只看该作者
病理学: 到了病理学,就是进入桥梁课阶段啦,前面有了组织学的基础准备知识,相信学起来应该不会吃力才对!其实,即使你前面没有学好,也没有关系,理解起来也不会有太多的阻碍!要对自己有信心~ 首先要了解病理学主要学习目标,即掌握一些常见疾病的病变特点,包括大体的改变和镜下得改变,通过这些改变可以推断出疾病有哪些临床表现以及相应得治疗原则(当然这最后一点是临床课所要掌握的重点内容)!了解了这些,考试、复习就不会“跑偏”,就容易抓主重点!《病理学》教材可以分为两大部分,即总论和每个系统疾病的各论。我认为总论部分是相当重要的,它主要涉及一些基本概念和理论,所以对于总论里面所涉及得概念一定要读懂、吃透。各论部分虽然篇幅多,只要理解了总论的内容,学起来还是会很轻松的!通过学习病理学,我感觉“名词解释”是最重要的!虽然考试中这种题型占的分数不多(最多也就15~20分),但其他知识都是从这些名词中衍生出来的,建议大家引起重视!(我有几个同学,考试前只把那些名词解释看了一下,结果成绩也很不错,由此可见,这些概念有多重要了!病理学的教学也分为两部分:理论和实验课。实验课主要就是看大体标本和切片,都是非常典型的病例。很多标本看过之后会终身难忘的!这对于复习也很有帮助!看片子的时候,如果你理论不是很熟悉,也可以带一本组织学图谱,经过对照,比较容易发现异常(但有的老师不提倡这么做,说是会减少看病理切片的时间。反正各有利弊吧!)!至于理论部分,不需要我多说了吧?值得注意的是,要学会描述一些特殊病变的镜下改变(如巧克力囊肿、结核肉芽肿等),对于考试中做一些综合性质得大题有很大帮助!最后,谈一下大家比较感兴趣的问题——考试重点!其实病理学得知识点比较散,说起来很多!总结一下:教材中后面带有英文名称的名词是肯定要掌握的,其中《肿瘤》和《炎症》两章是要重点看的,因为各系统疾病还是以炎症和肿瘤多见!此外,要特别注意书中提到的具有描述和比喻性质的概念(包括其发生机制),如槟榔肝、巧克力囊肿等,考试的时候经常出现!各论就是掌握一些疾病得特殊病变(不典型的考起来也没有什么意思,呵呵!),以及一些疾病的演变和转归过程!特别要提出的是,在学习的过程中要注意培养发散思维,这是最近几年病理学的考试趋势(考死知识的比重少了很多)。举三个例子:1、如果一个病人出现一个颈部肿块,你考虑哪些疾病?其主要病理改变是怎样的?2、试总结一下你所学过得肉芽肿有哪些?描述其镜下改变?3、给一个肺心病的临床病例,让你结合所学知识,总结一下疾病发展过程中的病例变化?

[ 本帖最后由 小麻生 于 2008-7-5 16:07 编辑 ]
7#
 楼主| 发表于 2008-7-5 16:02:54 | 只看该作者
药理学: 这门学科给人的感觉就是2个字:枯燥!说真的病理、药理、病生放在一个学期学,确实比较郁闷,那个学期会很忙,如果平时没看书,只是靠最后1个月的时间的话,很容易顾此失彼!所以平时要看一下书,就拿药理学来说,我觉得至少要看上3遍书,才能有点感觉,除非各位对自己的记忆力相当自信,呵呵!不过我是属于笨鸟级别的!但是还是让我侥幸发现了一点“捷径”! 和其他科目相比,药理的知识点最散,我看第一遍书的时候根本摸不到头脑,觉得抓不住重点,好象什么都要看、都要背!(我开始是把所有的东西都背了,但是怎么也记不住,转天就不记得了!呵呵)其实不然,我作为过来人,可以告诉你,既然这门学科叫做药理学,那么重点在一个“理”字,其教学目的并不是要让你记住所有的药物,而是要掌握这一类药的共同特点!书上每类别的药物都会给出一个代表药,通过这个药物来让你认识这一类的药物,因此,只需要掌握这些代表药物就基本掌握了药理学的重点。这样这本书就薄了很多吧?至于其他药物,一般只要知道它属于哪一类就可以了。幸运的是,药物的命名往往有一定的规律,其后缀往往相同!(如普奈洛尔、阿替洛尔、美托洛尔等等)这样可以方便我们记忆!至于一类药物中各个药物的细微差别,那到了临床实习、工作再掌握也不迟!《药理学》教材也可以分为总论和各论2部分!总论里面还是以掌握基本概念为主,其中又以药效动力学和药代动力学中的药物消除动力学最重要!虽然我个人认为这对后面的理解影响不太大,但是这里有很多考点,所以还是应该重视一下!在各论里面,要重点掌握各类药物的药理作用、代表药物的不良反应!(对于那些条目明确的总结性质的药理作用要仔细看!)其实有些药物的作用机制也是要清楚的(如各类利尿药物分别作用于肾脏哪一部位,应用时要注意什么?),这里还会涉及到一些生理学的基础知识,不懂的话可以复习一下!下面我分几部分介绍一下各论: a、神经系统药物:这一部分有一章概论,比较重要,最好能熟悉那个表格,就是说要掌握各种受体的分布,以及激动或抑制该种受体会产生那些药理作用!弄懂这些,这部分的内容就会很容易记忆!(如果开始死记容易记混,那就等学完这部分,把书看过后,用这个表格做复习提纲,很有效果!) b、镇痛药:以吗啡为代表,药理作用很重要,同时要掌握副作用及中毒的表现! c、解热镇痛抗炎药:以阿斯匹林为代表,掌握其药理作用!这是个很经典的药物,所以考试的时候比较受老师偏爱(根据历年考试题目,个人总结!) d、心血管系统药物:是药理学的重点之一,也是难点!书上的章节也有重叠的地方!书上提到的有的药物,临床上现在已经不常用了,有时候为了说明药理机制,还是以其为代表介绍!重点掌握下面的药物:钙拮抗药、强心甙、血管紧张素I转化酶抑制药(ACEI)、硝酸酯类及亚硝酸酯类、利尿药及脱水药、β受体阻断药。 e、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单独提出来,因为它重要,不仅仅是考试,而且在临床上也应用广泛(特别是糖皮质激素),所以一定要掌握好!其药理作用往往会以大题的形式出现,而且连考了好多次! f、抗菌药物:药理学中的又一重要方面,临床亦应用广泛!需要重点掌握的内容是抗菌机制、副作用,以及一些疾病首选什么抗生素! g、其他:即我没有提到的章节,一般考试分数很少,如果复习没有时间的话,还是重点掌握前面的重点章节吧!关于药理学实验课,可以巩固上课所学知识,学校安排了实验,说明这类药比较重要!(个人经验!)

[ 本帖最后由 小麻生 于 2008-7-5 16:07 编辑 ]

友情提示:转载请注意注明作者和出处!!

8#
 楼主| 发表于 2008-7-5 16:03:05 | 只看该作者
病理生理学: 个人感觉,这门学科确实有难度,虽然课本看上去很薄,但是往往一段话可以让你推敲很久!而且这门学科称的上是名“补”,每年挂的人都有很多(最多一年达到了1/3)!其实这门课和临床是有很大关联的!一些疾病,如果我们掌握了其病理生理改变,就可以推出临床表现,而且很多病因不清楚的疾病,很多都是根据其病理生理改变来处理的!所以要想当一个好医生,这门学科要更加重视!既然这门课这么重要,那么应该怎么学习呢?很多同学都说看书觉得很烦,有时候看了半天还觉得不太明白,其实我也有这个感觉(在学DIC一章的时候尤其郁闷),所以我选择了一个不同的学习方法:先看参考书(强烈推荐科技出版社的那本),那上面总结的很好,把很多病理生理改变都以图表的形式表示出来,一目了然,而且通俗易懂。课前或是上课后,先把参考书看一遍,对主要知识点有一个大概的了解,然后再看教材,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作用,而且理解起来也会少很多障碍!有时候和看图说话差不多,呵呵 另外,学好病理生理学,上课是关键!其实每堂课的容量是很大的,这时候记笔记不是最重要的,关键要听懂,听懂比什么都重要!因为这门课是要以理解为主。如果你理解了,就算隔了一段时间不看,也很容易回忆的!如果上课没听懂,课下一定要及时问,最好问老师,力求当天消化,否则后面不好学!此外,做题目也不要忽视,因为病生的考试题目是比较活的,你看过书以后可能认为已经理解了,可是做题不一定很得心应手,所以应该注重练习!(推荐《病理生理学习题集》,蓝色封面,上面有很多练习,各种题型都有,每题下面有答案,还有注释!据说是湘雅医学院的题库!)还有,这门课程里会需要一些生理学的准备知识,没有这些知识,一些新的东西理解起来有困难。如果不记得了要勤翻书复习,因为在《病理生理学》教材里,很少会帮你复习生理的东西!实验课上,会做一些重要的实验(如休克实验),这些对于理解知识也是很重要的,要重视起来!关于重点章节,我认为水和电解质代谢紊乱、酸碱平衡紊乱、休克、心衰、呼衰、肾衰这几章最重要。尤其是前2者既是病理生理学的基础知识,也是临床中的重点内容!后面的3个“衰竭”,也容易出大题!值得一提的是,要学会血气分析的方法,考试中大题里会有计算的!至于其他的章节,不是特别重点,还是那句话,掌握基本概念吧!

[ 本帖最后由 小麻生 于 2008-7-5 16:07 编辑 ]

有奖活动:我为论坛出谋划策!! ←点击查看详情

9#
 楼主| 发表于 2008-7-5 16:03:15 | 只看该作者
微生物学:

1、总论要学好,这里的概念在考试中会经常以名词解释的形式出现的; 2、善于横向联系,把各个章节的知识联系起来,加以对比,掌握他们中间有哪些共性,突出的个性是什么,这样感觉记忆起来相对容易一些; 3、重视实验课上的时间。我们的实验课上,会看一些教学录像,临下课的时候老师也会把一些相关的内容、重点的内容重申一下,这很可能就是重点所在!还有,实验课上会看许多片子,要用心一点,最好把看到的都用红蓝铅笔画个图,对于最后实验考试的时候复习也是很有帮助的哦!另外,你也可以边看片子,边看书,最好自己学会描述,这样印象会很深刻,到了期末也会给复习减少一些难度! 4、可以买本参考书,最好是总结得比较好的。

[ 本帖最后由 小麻生 于 2008-7-5 16:07 编辑 ]

友情提示:转载请注意注明作者和出处!!

10#
 楼主| 发表于 2008-7-5 16:03:25 | 只看该作者
诊断学: 开始接触诊断学,那么恭喜你,你离当医生又进了一大步!《诊断学》是临床基础课,也可以叫内基(即内科基础),都是由内科医生来给我们上课!在我们学校,诊断学占了8个学分。相信在其他院校,这门课的分量也一样不轻吧?其实开始学的时候我以为学完诊断学就可以诊断疾病了,后来学完才知道不是这样的!呵呵~具体的诊断标准是在临床课上讲述的,而诊断学的学习重点是病史和体格检查!这些在临床上诊断疾病的时候都是必需的基础内容!《诊断学》可以分为两大部分,即临床诊断学(也叫物理诊断学)和实验诊断学!先来说说临床诊断学部分,这可是诊断学的重点,它又可以分为症状学、全身体格检查、心电图3个部分! 1、症状学:这部分介绍了临床上的一些症状,这部分老师在上课的时候不会花很多时间来讲述,可能只挑几个最常见的来讲,如发热、头痛、胸痛、腹痛、水肿、呼吸困难等等!刚学的时候我以为哪句话都是重点,结果从头背到尾,后来发现这种方法不可取,不但记不住,而且浪费时间(考试时所占比例很小)!在初学阶段,重点要掌握基本的概念,如各种热型的特点(常考名词解释)、水肿的常见原因及其特点、三凹征等等。如果想记更多的东西的话,建议把每种症状产生的机制理解好好一下,这样记忆起来会容易,而且不容易忘!关于这部分,初学可能没有什么感性认识,等把临床课学完以后再回过头来看,就会有另一个层次的理解(个人体会)!虽然这部分不是考试重点,但是不代表它不重要,其实在临床实习问病史的时候还是很需要这些知识的,如病因、伴随症状等等,到了那个时候自己就会有很深的体会了,哈哈!另外,最好能掌握这些常见症状的英文,这些都是很基本的东西,以后肯定会用得上! 2、体格检查:这可是诊断学的核心部分!这学期诊断学的主要任务就是要每个人都学会全身体格检查,其中心脏、肺部、腹部的检查又是重中之重!学习这部分的要点:第一,就是看书,掌握体格检查的正确手法;第二,要珍惜每次见习课的时间练习!不过见习时很多时候都是同学之间互相练习,在病人身上练习的机会不多(内科见习的时候会相对多一些),所以回到宿舍也可以互相练习,练得多了,自然就熟练了!建议各位买一本《简明体格检查图谱》相信帮助会比较大的!至于考试可以分为操作考试和理论考试!我们的操作考试是每人抽考2项,拿同学当模特,做完以后报结果。其实结果都是阴性的,不过要注意报结果的规范性哦!举个例子:肝脏触诊报结果不能说肝脏无肿大,要说肝脏肋下未触及!至于理论考试,主要是针对一些名词和一些体征的意义来考核,复习的时候就有针对性了!如移动性浊音阳性说明腹水至少达到多少毫升之类的题目。当然,考试中也会出现一些综合题,如肺气肿的病人会有哪些体征,要从视、触、叩、听4个方面分别叙述!这些都是临床的基础,应该熟练掌握,相信理论结合实际,这些不会是大问题! 3、心电图:在我们学校,这部分每次占的分数很小,不知道为什么!其实我觉得还是比较重要的!我认为重点要掌握的是正常心电图(只有知道正常的,才能发现异常的)、房室传导阻滞、心肌梗死的诊断(定位和分期)、房颤,这些最容易在考试中出现!下面说下实验诊断学部分:我们学校这部分安排的课时比较少,考试前都会发复习资料,考试基本都出资料上的内容。我觉得三大常规、骨髓检查、肝肾功能检查、脑脊液检查、渗出液和漏出液的鉴别要点要重点掌握,其中后2项很喜欢出问答题!当然,实验诊断学的内容有很多,一些内容的难度也比较大,老师上课也不会全部讲到,很多还是靠以后自己积累、总结,所以老师考试的时候也不会在这部分刻意为难大家的!至于参考书,可以参考科技出版社的那本,当然做题目不是最重要的,理论联系实际操作进步才会更快!

[ 本帖最后由 小麻生 于 2008-7-5 16:07 编辑 ]

有奖活动:我为论坛出谋划策!! ←点击查看详情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会员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收藏帖子 返回列表 联系我们 搜索 官方QQ群

QQ|关于我们|业务合作|手机版|新青年麻醉论坛 ( 浙ICP备19050841号-1 )

GMT+8, 2025-7-5 12:45 , Processed in 0.134882 second(s), 15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