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所经历的看病难(3).
去年清明节回家祭祖,一个远房亲戚拿来一张化验单让我看,是个女性远房亲戚,年龄38岁。这是一张甲状腺功能之T3、T4。在县医院做的。初看只有T4偏高。我问她,为什么做了这个检查?她说。当时发现自已的手总是发抖,去县医院看病,看的是外科,医生就给做了这个检查。有病历,诊断甲状腺功能亢进,开了一些抗甲亢的药物,已经吃了两个月了。现在手不抖了,问我还要不要继续吃药?我说,你最好到医院复查一下,才能确定要不要继续服药。但从我的角度看,化验检查只是T4高出正常范围一点点,就让你服抗甲亢的药物,有点草率。建议你再复查一次,最好看内分泌专科。
今年3月初的一天,我妈妈打电话来说,去年我们回老家时找过你的那个亲戚来找你看病,住在我这里,主要是腰痛,腿痛,你有空带她去看一下吧。我抽空过去带她到医院,主诉是腰疼,腿痛,但检查没有发现什么腰腿器质性病变。不是疼痛科的病人。系统检查,精神状态较差,体型较肥胖,皮肤腊黄,很象贫血。大小鱼际皮肤增厚。甲状腺不大,心肺听诊未见异常,腹平软,肝脾未触及,双下肢胫前水肿。月经史不正常。先看妇科,妇科检查除发现轻微阴道炎外,其它体检都有是阴性结果,血色素142g/L,没有贫血。心电图:窦性心律,T波改变,B超提示左甲状腺腺瘤。再找内分泌内科医生。开了甲状腺功能5项和肝功能检查。结果显示,甲状腺功能低下,肝功能轻度损害。开了一个月的甲状腺素和一些护肝药物。
四月底,她又从农村过来找我,我问她,为什么不在县医院看?她说,看了,县医院的医生告诉她:你还是到城里看吧,我们这里没有这类药物。然后她就来了。这次再补查的一些相关项目显示:她得过亚急性甲状腺炎。
以下是转贴过来的有关亚急性甲状腺炎的一些资料:
病因学
尚未完全阐明,一般认为和病毒感染有关。证据有:
1.发病前患者常有上呼吸道感染史,发病常随季节变动、且具有一定的流行性。
2.患者血中有病毒抗体存在(抗体的效价高度和病期相一致),最常见的是柯萨奇病毒抗体,其次是腺病毒抗体、流感病毒抗体、腮腺炎病毒抗体等。虽然已有报告,从亚急性甲状腺炎患者的甲状腺组织中分离出腮腺炎病毒,但亚急性甲状腺炎的原因是病毒的确实证据尚未找到。
另外,中国人,日本人的亚急性甲状腺炎与HLA-Bw35有关连,提示对病毒的易感染性具有遗传因素,但也有患者与上述HLA-Bw35无关。
病理改变
甲状腺肿大,质地较实。切面仍可见到透明的胶质,其中有散在的灰色病灶。显微镜下见病变甲状腺腺泡为肉芽肿组织替代,其中有大量慢性炎症细胞、组织细胞和吞有胶性颗粒的巨细胞形成,病变与结核结节相似,故有肉芽肿性或巨细胞性甲状腺炎之称。
亚急性甲状腺炎临床表现
多见于中年妇女。发病有季节性,如夏季是其发病的高峰。起病时患者常有上呼吸道感染。典型者整个病期可分为早期伴甲状腺机能亢进症,中期伴甲状腺机能减退症以及恢复期三期。
(一)早期起病多急骤,呈发热,伴以怕冷、寒战、疲乏无力和食欲不振。最为特征性的表现为甲状腺部位的疼痛和压痛,常向颌下、耳后或颈部等处放射,咀嚼和吞咽时疼痛加重甲状腺病变范围不一,可先从一叶开始,以后扩大或转移到另一叶,或始终限于一叶。病变腺体肿大,坚硬,压痛显著。病变广泛时,泡内甲状腺激素以及非激素碘化蛋白质一时性大量释放入血,因而除感染的一般表现外,尚可伴有甲状腺机能亢进的常见表现。
(二)中期当甲状腺腺泡内甲状腺激素由于感染破坏而发生耗竭,甲状腺实质细胞尚未修复前,血清甲状腺激素浓度可降至甲状腺机能减退水平,临床上也可转变为甲减表现。
(三)恢复期症状渐好转,甲状腺肿或及结节渐消失,也有不少病例,遗留小结节以后缓慢吸收。如果治疗及时,患者大多可得完全恢复,变成永久性甲状腺机能减退症患者极少数。
在轻症或不典型病例中,甲状腺仅略增大,疼痛和压痛轻微,不发热,全身症状轻微,临床上也未必有甲亢或甲减表现。本病病程长短不一,可自数星期至半年以上,一般约为2~3个月,故称亚急性甲状腺炎。病情缓解后,尚可能复发。
亚急性甲状腺炎诊断鉴别
患者如有发热,短期内甲状腺肿大伴单个或多个结节,触之坚硬而显著压痛,临床上可初步拟诊为本病。实验室检查早期血沉增高,白血球正常或减少。血T3,T4增高,而血TSH降低,测摄碘率可降至5%~10%以下。这一特征对诊断本病有重要意义。血甲状腺免疫球蛋白初期也升高,其恢复正常也比甲状腺激素为晚。超声波检查在诊断和判断其活动期时是一个较好的检查方法。超声波显像压痛部位常呈低密度病灶。细胞穿刺或组织活检可证明巨核细胞的存在。
[ 本帖最后由 li_guiming16 于 2009-5-10 22:26 编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