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Pumchzhubin 于 2014-9-22 17:22 编辑
麻醉质量管理“七步法” 黄建宏 (Jeffrey Huang) Orlando,Florida, USA 朱斌 北京协和医院
医疗质量管理(QM)的目标是改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提高医疗服务效率。麻醉质量管理是麻醉安全的重要保证。 实施麻醉质量管理(QM)方案,可以简要概括为七个步骤: 1 指定实施科室质量管理 (QM)负责人并建立团队 成功的QM依赖于QM负责医生及其团队。这个负责人可以是科室主任或者副主任,也可以是QM专门医生,他/她应该组织其他医生,建立QM 委员会或者科室质控管理小组,负责收集、分析、审查质控数据,提出应对方案。质控管理小组成员应该通畅沟通,互相信任,,并及时向科室主任和科室其它成员汇报质控小组发现的成绩与问题以及相应的整改方案等。 2 制定麻醉不良事件测量指标 麻醉质量管理覆盖结构、过程和结果三大环节,其考核与评估需要可测量、有意义的质量指标,因此麻醉质控指标主要也是针对这三个环节。对于麻醉病人安全以及医疗的运营效率而言,麻醉结果指标尤为重要,但结构和过程指标不应该被忽视。可以通过监测麻醉不良事件来考核和评估麻醉质量管理。麻醉不良事件指标可以包括,从多少病人死亡 (死亡率), 到多长时间医院替换更衣室里灯泡的任何变量。指标可以反映结构(多少医护者,多少手术室), 过程 (多少病人得到围手术期抗生素)和结果 (多少病人死亡)。
3 收集数据,建立麻醉质量管理数据库 麻醉质量数据一般来源于电子麻醉记录或医院信息系统。通过手工填报或者电子信息“自动抓取”途径建立数据库。有些商业产品可用来帮助这个过程,还有很多科室制定了自己的纸张或电子形式数据库 4 报告麻醉质量管理 定期向科室和医院做定期汇报,应注意三个概念。 一些数据应被报告为发生率:(例如硬脊膜穿刺后头痛)。 数据应每月或每季度报告。数据上可以观察到的趋势。 数据 (尤其是结果) 受外部的因素干扰,应实施风险调整后再报告。
例如 ,创伤中心的报告包括:麻醉死亡率 (发生率) , 季度报告(观察到的趋势),调整病人的伤害严重程度,和其他创伤中心死亡率进行对比。
5 审查非正常事件 一般而言,麻醉并发症很少,而统计评估往往需要大量数字。非正常事件(例如, 临界差错)应该提交QM委员会审查和讨论。讨论应关注发生了什么,以及如何防止它再次发生。当许多非正常事件发生时,应该由专家"重点审查",负责找出可能的原因和可能的解决方案。医学是“艺术多于科学”,因此,个案和非正常事件与数值评估同等重要。 6 提出整改措施 有时通过简单的数据报告或非正常事件讨论可以提高质量,特别适用罕见但严重的事件,是传统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会议的基础。公开展示数据可以利用同事间压力来提高质量,比如用以提高医务人员对制度、规范和标准的遵从性。 大多数麻醉质量管理活动应该在科室范围开展,这是因为人们敏感他们自己工作环境。大多数严重不良事件结果是系统问题,而非个人的失误的问题。分析和讨论事件应该集中在系统改进, 防止再次发生。 通过搜索麻醉文献以及到AQI、ASA、CSA 等专业网站寻求整改建议,解决实践问题。 7 重新测量和收集数据,充分利用信息技术 数据使我们能够发现问题所在。信息技术有助于QM数据积累,使QM变得简单有效。 定期报告增加麻醉医师对QM结果的信任。麻醉质量管理应努力实现:把指标测量报告融入临床实践,把数据收集分析变成日常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