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琵琶不行了》 姑苏二院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患者下床医在棺,眼望查房人不见。 忽闻灵堂琵琶声,主刀不归护不发。一瘸相近遥相见,方知昨夜血光溅: 电刀切皮三两声,未及病灶先有脓。轻拢慢捻抹复挑,术毕当归月满梢。 耳屏乍破脑浆迸,间盘突出当头鸣。术终收拨当心啥?四脚一蹬如裂帛! 大坟曹曹如急雨,小坟切切如私语。曹曹切切错杂坟,大医小医不是人! 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君死重唧唧。同是救死抚伤人,相闻何必曾相识。 何当再奏琵琶语,为君亲作《琵琶行》。座中泣下谁最多?麻醉机旁青衫湿。 作者以近期苏大二院青年医生史明在工作中猝死的新闻事件为话题,套用白居易的名篇《琵琶行》为结构框架,真实生动地再现了我国医务人员平日超高负荷的劳动现实和疾病缠身的健康状况。近日来医务人员主要是外科医生和更多的麻醉医生的接连猝死也为医务人员群体自身敲响了警钟,其恶劣的从医环境和弱势的劳动保障令人扼腕叹息,也更应得到全社会的更多关注和改变。 全诗写作风格飘逸灵动,套用巧妙,借助大量谐音、同义的转换手法,使得作品内容连贯,结构完整,既不脱离原有框架,又产生了新的立意。作者借用琵琶之意象,首先从标题开始即令人眼前一亮兴趣盎然,继而从灵堂中的琵琶之声引出全诗自始至终以琵琶之声作为背景和表现载体的叙事、议论和感叹,翩跹回转,不绝如缕。而灵堂之中的琵琶声既指音乐本身,为叙事增添了神秘色彩,又代指史明医生因积劳成疾而倒在工作岗位上所发出的动人绝唱。故结尾处“相闻”句既指广大同行闻听噩耗,亦表达出白衣战友虽身隔万里却心似比邻敬闻烈士清音的悲恸心情。最后一句中的“青衫”既符合原文中江州司马的官服,也恰指手术室中的刷手服;既点明作者身份,又表达出作者对烈士沉痛的敬挽和无限的惆怅。
2014年11月10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