缘起于看到不少规培结束的新医生的不规范操作。本帖介绍的操作技术仅仅停留在形,是基础中的基础,如何融会贯通就要靠自己体悟啦。当年的老教授们单靠一根带针芯的穿刺针,一面进针一面口中念念有词,“啊现在到了棘上韧带,啊现在到了棘间韧带,啊现在到了黄韧带,啊到啦”,根本就不用什么空气无阻力试验或气泡压缩试验等方法,一副出神入化的境界,好生让人敬佩。熟能生巧而已,你也可以达到的。本帖适合于规培结束及初级阶段的同学哦!大师们请多多贡献自己的心得加以修正及补充,阐述细节,以使后学得以精进!谢谢!发帖过程有点长,请耐心看完。1.定位及体位 定位:首选L3/4或L4/5(广东省麻醉学委规定),选间隙清晰一点那一个做首选。其实L2/3也是可以的哦,不过要遵循后面介绍的原则。定位原则是宁低勿高。 体位:床高度为脊柱中线平肘部左右,一般病人是不需要摆一个很严格的体位的,韧带崩得太紧可能会加重损伤,困难穿刺的病人的体位就要摆得好点啦 教科书认为这样下来拇指的间隙是L3/4或L4 ![]() ![]() 2.洗手及戴套开包 洗手:麻醉界的传统穿刺前基本是不洗手的,即使刚吃完面包也不例外哦。七步洗手太麻烦了,不洗就不洗吧,那用免洗手消毒凝胶总要吧,(七合一洗手法)干洗一下,几秒钟就行,就当是除尘吧。 ![]() ![]() 戴套:麻醉科戴手套跟外科是不一样的,不一样的,不一样的,这个对于无菌操作来说很重要。由于没有外科洗手,即使戴好手套后,双手的手背部可能是污染的,操作时就当是已污染的吧,避免触碰双手手背部为好(看图好好思考一下)。以前鉴别流出的少量液体是脑脊液还是药液,就把液体滴落在手背部,用手指涂抹一下以感受温差,这样做对于没有严格外科洗手的我们来说可能是错误的,因为手指可能已污染。可以 这样修正:用针头的外套拨弄一下以感受温差,然后扔掉外套哦。说的不一定对,但这个问题可以讨论一下啦。 最好直接在穿刺包上把手套取出来戴上,纸质的外包装经常有破损,放置在其他地方再把手套取出可能会污染。 ![]() ![]() ![]() ![]() 注意右手背卷起的部分 ![]() 戴左手套时,注意不要让左手套手指部触碰右手背哦 ![]() 注意左手背卷起的部分 ![]() ![]() 左手套反折有点深,把反折部分拉上去一些再戴,避免右手插进去太多触碰到手背。 ![]() ![]() 戴好一般是这样子的,当然可以右手摇一摇会更好一点 ![]() 开包: ![]() 分开来摆放的原因是避免穿刺器具沾了碘酒和酒精 ![]() 前戏为什么这么长?老子曰:道可道,非常道。用文字表达出来真的有点词不达意。 待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