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rmione_fang
发表于 2010-3-29 15:53:12
这药这么神呀~:o谋见过,谋用过,只考试考过~厄。。。。
血精灵
发表于 2010-3-29 20:38:14
对于麻醉论坛来说。这个病例讲的太简单。没有一点有意义的数据。只能说是个新闻
dell1525
发表于 2010-3-29 21:13:10
不知道卫生厅会不会开罚单啊?!违反用药原则了!国家没有药物进口许可啊
还好救活了,要是没有救活呢?
变成了杀人的药了!哦呵呵
yuhuashui
发表于 2010-3-29 21:42:29
真长见识啊,多谢!
xiaoxiaoma
发表于 2010-3-30 09:22:39
回复 21# 血精灵
本来就是新闻报道,新闻记者夸大其词在所难免,只是想让大家对恶心高热引起足够的重视。
ydhc
发表于 2010-3-30 20:11:28
就算再贵,每个省长年备一份也应该阿!国家每年拔大量经费给各省级大医院,为十三亿中国人备这点救命药算什么。
倦了
发表于 2010-3-30 20:19:10
看这个病例心都是悬起的。从我做麻醉的第一天起,我就祈求自己不要碰到这种倒霉的事,现要我术前基本上都要问患者有血缘关系的亲属中是否有做手术意外死亡的。但愿一辈子都不要碰到。:dizzy:
huajialaoren
发表于 2010-3-30 20:21:03
去极化肌松药司克林可引起恶性高热,建议淘汰司克林。
啊泽
发表于 2010-3-31 15:38:26
好彩是在西南医院啊,要是在基础那就完了
只要有你
发表于 2010-3-31 16:52:33
很好的病例
长了见识了谢谢
一切随缘
发表于 2010-4-1 20:09:37
受教了太实用的病例
wyx267
发表于 2010-4-1 20:33:10
看到这篇报道,我感触非常深,恶性高热在国内的救治非常缺乏经验,首先发病率低,尚没有引起广泛的社会关注,各大医院也是抱着侥幸的心态,对麻醉这一非常严重的并发症关注极少,没有相应的预案可供指导临床救治。其次,恶性高热的特异性治疗药物,文章中所提到的“丹曲林”目前在国内属于有钱也难以买到的昂贵药物,国内尚无同类产品研制成功,临床所用“丹曲林”依旧通过进口来满足市场需求,而因为“丹曲林”费用昂贵,很多医院甚至很多地区,省市,难觅一支储备药物,这无疑造成了很多救治的困难。建议,国家建立特殊用药储备制度,以满足临床特殊病人的救治需要。
as李鹏飞
发表于 2010-4-1 22:17:31
这个药 化学名叫 硝苯芙海因早就有耳闻我老婆10前 在中国医大 进修 (器械护士)眼看的死了一个 恶性高热的 患者 而且是个 五官科 病人 可以选择局麻的但病人 害怕就怎么死了
温柔老刀
发表于 2010-4-1 22:53:19
丹曲林化学名叫什么?作用原理是什么?哪位高手说下!谢谢:)
xyz-cn99
发表于 2010-4-3 11:11:58
华西麻醉科网友lemon的日志:
今晚的发生在华西医院的恶性高热病人,几年难得一见,患者因“肝癌”做“肝移植手术”,三十几岁,前一个月还做过全麻手术,无特殊情况发生。不知具体手术时间是什么时候开始的,从患者下午2点多体温38度的鼻咽温升至下午六点多的42度,期间怀疑为恶性高热,并更换麻醉机,腹腔、外周物理降温、膀胱胃肠冷盐水灌洗后,体温仍升不降,直至升至42.3度,而中心的温度比鼻咽温高1度左右,期间也和大刘主任(刘进)联系,说解救恶性高热的特效药丹曲林被重庆某家医院使用,而从其他地方的单曲林到成都需晚上十一点。而患者的肌强直很晚直到晚上7点钟左右时才出现,且不是想象中的那么明显,查肌红蛋白(记不清具体什么了)升至一千多?大刘主任也赶到手术间亲自指挥,在麻醉医生、外科医生和护士的配合下经过物理降温,酒精擦浴、调节内环境、调节呼吸等处理下,晚上八点左右体温开始慢慢降低,血二氧化碳分压也从105降至70,氧分压也开始上升,而患者的血钾不断上升,最终没能等到单曲林,因高钾等原因心跳骤停。因对这方面的知识了解较少,做完手术回家后上网查资料,结果看到最近3月份的一篇有关重庆西南医院的一篇报道-----患罕见“恶性高热”病 全国最后一份解药救了他
国内只有几家医院存有丹曲林,而潘磊的恶性高热的却刚好发生在华西医院恶性高热病人的前5天,药物本身存于华西医院,且患者在前一个月麻醉的时候还没有发生什么特殊情况。也许,这就是命运,是上天在愚人节这天开的一个玩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