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 绍
呼末二氧化碳正在成为提高插管患者安全性的标准监测工具。未能使用呼末二氧化碳导致超过 70% 的 ICU 相关气道死亡。呼末二氧化碳在手术室首先使用,但对所有危重病人的安全影响是明确的(ICU的安全监测标准不应该低于手术室里)。呼末二氧化碳越来越多地被推荐用于确认气管插管的插入,并随后在整个插管过程中监测通气的通畅性和有效性。在未来十年内,连续二氧化碳波形图可能会成为所有资源充足的重症监护病房的普遍护理标准。
随着波形二氧化碳图的使用范围扩大,我们需要考虑将其整合到我们的实践中。这涉及几个方面:
- 注意 etCO2 值(例如,每天在患者复查时注意它们以及其他生命体征)。
- 在其他数据的背景下了解 etCO2 的变化(尤其是每分钟通气量的趋势)。
- 了解如何解释 etCO2 波形。
- 了解etCO2的局限性。
etCO2、PaCO2 和死腔
什么是呼末二氧化碳 (etCO2)?- etCO2 是呼气结束时呼出的气体中 CO2 分压的测量值(此时呼出的气体与肺泡中的CO2 浓度最接近)。
- 应监测所有插管患者的二氧化碳波形图并显示在监视器上(如上)。
- etCO2 追踪的数值和形状都很重要。如果 etCO2 曲线没有达到平稳期,则数值不太可靠。
了解死腔- 死腔是指不参与二氧化碳清除的吸入气体。死区的三个一般来源是:
- 解剖死腔(例如,气管和大支气管)——每次呼吸气体进入这些区域,但不参与气体交换。
- 管路死腔——对于插管患者,这包括插入患者气道和新鲜气体注入部位之间的任何管道。
- 肺泡死腔——功能失调的肺泡,接受通气但不能很好地交换二氧化碳(或根本没有)。
- 解剖和管路死区通常是固定的。然而,如果患者用小潮气量进行通气,那么每次呼吸的大部分将浪费在死腔通气上。因此,对于任何特定的总分钟通气量,高频、低潮气量呼吸策略将趋向于 CO2 清除会更少。
- 在大多数类型的肺部疾病中,肺泡死腔可能会增加(反映肺泡、血管或气道水平的功能障碍)。例如,在肺栓塞、肺炎或其他肺实质疾病(例如误吸)或阻塞性肺病(例如哮喘)中可以看到死腔增加。随着肺部疾病的改善或恶化,肺泡死腔的数量可能会随着时间而变化。
etCO2 与动脉 CO2 (PaCO2) 的关系
- 概念化的最佳方式是想象气体从高功能的肺泡流向呼吸机
- #1) 在高功能肺泡内,CO2 压力将等于动脉 CO2 压力。
- #2) 当气体从肺泡流出肺时,它会被CO2 浓度较低的死腔气体稀释(因为死腔气体不会从血液中吸收 CO2)。
- #3) 当气体到达气管导管时,呼气末二氧化碳浓度将低于动脉二氧化碳张力。
- 这导致了 etCO2 的两个基本原则:
- (1)动脉CO2应高于etCO2。非常罕见的是,在肺部正常的孕妇中,etCO2 可能略高于动脉 CO2。出于日常重症监护实践的目的,假设 PaCO2 高于 etCO2 是合理的。
- (2) etCO2 和 PaCO2 之间的差是死腔量的反映。死腔的任何增加(例如,由于肺部严重受伤)都会扩大 etCO2 和 PaCO2 之间的差。在肺正常的患者中,两者之间的差通常约为 3-10 mmHg。对于患有严重肺部疾病的患者,差可能更大。
etCO2 和心输出量
这里有两个一般原则可以指导我们:
#1) 在稳定状态下,心输出量不影响 etCO2- 在平衡状态下,身体组织产生的二氧化碳量必须被肺清除。因此,
- (a) 肺中 CO2 清除量将始终等于身体产生的 CO2。
- (b) 呼出气体中的 CO2 浓度仅取决于身体产生的 CO2 和每分钟呼出的气体量(分钟通气量)。
- (c) 心输出量不影响呼气末二氧化碳。
- 在临床上,这实际上是有帮助的,因为它简化了问题。对于处于稳定状态的患者,etCO2仅反映 代谢参数(即身体产生的 CO2)和呼吸参数(即死腔和每分钟通气量)。在稳定状态下,心输出量不影响 etCO2。
- 这很方便,因为如果平衡 etCO2 反映了呼吸、心脏和代谢参数,那么它会变得非常混乱。
- 对于使用呼吸机的稳定患者,心输出量不应影响 etCO2。
#2) 心输出量的动态变化会导致 etCO2 的瞬时变化- 心输出量的快速变化会导致 etCO2 的瞬时波动。
- 为了说明这一点,让我们想象一下如果心输出量突然从 5 升/分钟下降到 3 升/分钟会发生什么:
- 输送到肺部的二氧化碳将立即减少。这会降低 etCO2。
- 随着时间的推移,二氧化碳会在组织中积聚。这将增加静脉血 CO2 张力,最终将 etCO2 提升到之前的水平。
- 重新平衡后,心输出量的下降不会对 etCO2 产生持久影响。
- 影响 etCO2 的心输出量变化示例包括:
- 心肺复苏是不平衡状态的一个例子,其中 etCO2 受到心输出量的强烈驱动。因此,更高质量的 CPR 将改善心输出量并增加 etCO2。自主循环的恢复将导致 etCO2 突然增加。
- 被动抬腿动作可能会导致对前负荷有反应的患者心输出量短暂增加。这将导致 etCO2 的瞬时增加。
证据——etCO2 预测 pCO2 的准确性
etCO2 预测 PaCO2 的准确性取决于患者肺部的功能。因此,不同的研究通常会就 etCO2 测量的有用性得出相反的结论。涉及肺病患者的研究倾向于得出结论,etCO2 不足以确定 PaCO2。或者,涉及肺功能正常的患者群体的研究倾向于得出结论,etCO2 足以确定患者的 PaCO2。总体而言,大多数对无肺病患者的研究表明,PaCO2 通常高于etCO2 约 3-5 mmHg,并且几乎总是在 etCO2 之上 <10-15 mmHg范围内。
即使在机械通气状态稳定的患者中,PaCO2 通常也会随机波动,标准偏差为 +/- 3 mm CO2。因此,PaCO2 本身是一种内在不稳定的范围。患者可能有一段时间有一定的 PaCO2,然后他们可能会醒来并呼吸更多并降低他们的 PaCO2。随着时间的推移,PaCO2 的持续变化自然表明,试图极其精确地了解 PaCO2 值是徒劳的。另一个不用担心大多数患者确切 PaCO2 值的原因是没有人知道插管患者的最佳 PaCO2 值(例如,一些作者认为高碳酸血症可能具有肺保护作用,因此是有益的)。
etCO2 在监测肺部疾病患者方面不太准确(在病情最严重的患者中,不准确率越来越高)。呼吸机设置的改变可能会改变死腔的数量以及 etCO2 和 PaCO2 之间的差(例如,增加呼吸频率可能导致 autoPEEP 导致一些肺泡灌注不足;这些未灌注的肺泡起到死腔的作用)。因此,不能假设 etCO2 与 PaCO2 在最严重的呼吸衰竭患者中完美追踪。etCO2 可能仍然值得在此类患者中进行趋势分析,因为实质性变化可能反映患者状况的某种改变,需要进一步调查。
插管患者的 pCO2 目标是多少?
我们已经对插管患者进行了数千次血气测量,以调整他们的呼吸机。我们为什么要做这个?我们被训练这样做。我们应该这样做。然而,实际上没有高质量的证据支持这种做法。缺乏证据并不意味着我们不应该检查血气参数。然而,缺乏证据应该会削弱我们追求这种监测的热情。特别是,让我们考虑以下几点。
#1) 没有证据支持对插管患者进行常规血气监测。
从未有过高质量的 RCT 比较插管患者的血气参数监测与不监测血气参数。 监测血气值涉及费用、疼痛和失血。然而,这种做法从未经过严格的调查以确定血气监测的适当强度。这可能类似于 ICU 中常规胸部 X 光测量的做法——这种做法被认为是几十年来必不可少的,直到被证明实际上并非如此。 需要一项比较常规血气测量与临床医生触发的血气测量(以回答特定问题)的研究。
#2) 插管患者的目标 PaCO2 通常是未知的。
- 除了少数特定情况(例如颅内压升高)外,对插管患者的目标 PaCO2 知之甚少。
- 人们普遍认为,以“正常”血气值为目标会改善结果,但现有证据表明这实际上是错误的。具体来说,ARDS 文献表明,大多数患者可以很好地耐受呼吸性酸中毒(允许性高碳酸血症)——试图将 PaCO2 降低到“正常”水平实际上可能会导致医源性伤害。
- 一些数据表明,高碳酸血症可能具有肺保护作用。因此,对于某些患者来说,高碳酸血症可能是可取的。
- 总体而言,对于大多数插管患者来说,几乎没有有说服力的证据表明呼吸机的常规调整会改善以患者为中心的结果。
那么,我们应该以什么 PaCO2 值为目标呢?我们不应该把婴儿和洗澡水一起扔掉——对 PaCO2 进行一定程度的控制可能是明智的。在缺乏高质量数据的情况下,以下目标可能是合理的。
a) 需要更严格控制 PaCO2 的患者
(1)颅内压升高的神经危重症患者。(2)肺动脉高压引起的右心衰竭患者(高碳酸血症和酸中毒增加肺血管阻力)。(3) 孕妇。 - 在这些患者中针对相对“正常”的 PaCO2 值(例如,35-45 mmHg)似乎是合理的。
偶尔,其他具有特定病理的患者可能需要特定的 pH 管理策略(例如,接受碱化的严重水杨酸盐中毒患者)。
b) 不需要严格控制 PaCO2 的患者
etCO2波形形态解释 除了简单地注意 etCO2 值之外,还必须检查波形。在最基本的层面上,波形的正常性表明 etCO2 值的准确性(如果波形异常或不稳定,则 etCO2 值不太可靠)。在下一个级别,异常波形可能表明特定的病理。
正常 etCO2 波形
(1)相对尖锐的上冲,达到高原的平顶,和快速的下冲。(2) etCO2值在呼吸之间相当稳定(它们可能会有几毫米的变化,但不会相差太大)。
气道阻塞 etCO2 波形(鳍形)
患者的努力
关键方面:
在 etCO2 模式中可以看到小凹陷。 这些与患者的努力同步发生。
意义:
基线升高
etCO2 确认气管插管位置
波形二氧化碳图监测随时间推移的气管插管位置
二氧化碳图可以作为一种安全功能,提醒医生管道脱落或移位。 但请注意,适当的 etCO2 波形并不能保证气管插管在气管中。
🛑 如果气管导管位于声带上方,如果患者有自主呼吸,可能仍然可以看到正常出现的波形!
etCO2 指导心脏骤停管理二氧化碳波形图可用于心脏骤停管理的许多方面。当前的 ACLS 指南建议纳入定量 etCO2 二氧化碳图。
气管导管放置确认
心肺复苏术的质量
预测
低 etCO2 可能是由于 CPR 技术欠佳,但也可能是由于死亡(细胞呼吸停止,导致 CO2 产生不足)。 大多数研究在 20 分钟 CPR 后评估了 etCO2:
是否继续复苏努力不应仅基于 etCO2 值。然而,这可能会提供一些补充的、客观的信息来帮助做出这个决定(例如,心脏停搏和 etCO2 < 10 mm 的组合表明无效)。
早期发现自主循环恢复 (ROSC)
etCO2 指导初始呼吸机设置插管后,etCO2 可立即帮助调整呼吸机设置。即使您要检查血气,首先根据 etCO2 调整呼吸机(然后使用血气检查您的工作)仍然是有意义的。根据 etCO2 立即调整呼吸机可加速达到目标 pH 值,从而避免多次血气测量的需要。
对于患有严重神经系统疾病的患者
对于没有严重神经系统疾病的患者
etCO2 用于随着时间的推移监测 pCO2
仅 etCO2 策略
(#2)不需要精确的二氧化碳控制:
仅 etCO2 监测示例
etCO2 趋势与偶尔的血气管理相结合
etCO2 与分钟通气量的结合分钟通气量
这是指患者每分钟吸入的气体总量。这是一个极其重要的参数,会持续显示在呼吸机上。 正常的分钟通气量可能约为 6-8 升/分钟。每分钟通气量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
较大的患者将需要更高的分钟通气量。 代谢活跃的患者(例如发烧、颤抖)将需要更高的分钟通气量。 病理性增加的死腔(例如,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哮喘)会增加每分钟通气量的需求。 焦虑或疼痛可能导致患者过度换气,使他们的每分钟通气量超过所需(可能导致低碳酸血症)。 非常低的潮气量可能会增加每分钟通气量的需求,因为每次呼吸的大部分都浪费在通气解剖死腔(即气管和大气道)上。
- 清醒并触发呼吸机的患者通常会调节自己的分钟通气量以达到正常的 PaCO2。例如,如果他们的肺功能随着死腔恶化而恶化,他们自然会增加每分钟通气量以达到稳定的 PaCO2。当然,一个例外是阿片类药物和镇静剂(尤其是异丙酚)会降低呼吸驱动力,因此服用这些药物的患者可能无法正确调节自己的二氧化碳。
每分钟通气量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参数,它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例如:
etCO2 和分钟通气量的整合
自主呼吸试验中的 etCO2
为什么在自主呼吸试验中检测高碳酸血症很重要
在自主呼吸试验中检测隐匿性高碳酸血症
可以使用连续血气测量来测量自主呼吸试验期间发生的高碳酸血症。然而,这是费力的,而且总体产量低(由于隐匿性高碳酸血症的发生率低)。 因此,在自主呼吸试验期间进行连续血气测量的做法已基本取消。 尽管如此,隐匿性高碳酸血症仍然可能发生,因此不应完全忽视这一点。etCO2 是一种方便且有用的工具,可确保患者在自主呼吸试验期间继续充分通气。如果在自主呼吸试验期间 etCO2 增加 > 10 mmHg,这应该引起对高碳酸血症发展的一些关注。 然而,etCO2 的病理性升高必须与自主呼吸试验前过度通气的患者的升高区分开来(在这种情况下,pCO2 的升高可能仅代表正常生理)。
etCO2 确定液体反应性液体反应性的概念
使用液体反应性作为复苏的指南?
液体反应性的另一种用途可能是指导全身容量超负荷患者的复苏。 缺乏液体反应性是一种病理状态,可能是由全身充血引起的。在这种情况下,缺乏液体反应性可以作为患者可以从持续利尿中受益的线索。 如果给予液体不影响心输出量,那么液体去除也不会影响心输出量是理所当然的。这可能表明利尿是安全的。
使用 etCO2 确定被动抬腿过程中的液体反应性
被动抬腿涉及瞬时抬腿以引起类似液体推注的效果。这可用于确定患者是否对容量有反应。 被动抬腿的致命弱点在于它需要能够快速 测量 心输出量的微小变化。这可以通过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来完成,但很难快速获得可靠的测量结果。 呼末 CO2 在这里可能有用,作为心输出量变化的一种容易获取且立即可测量的指标。在两项关于使用呼吸机被动呼吸的患者的研究中,etCO2 增加 >5% 似乎对液体反应性具有合理的敏感性 (71%-91%) 和特异性 (94%-100%) 。 一项研究发现,与 etCO2 相比,体积二氧化碳图具有更优越的性能。体积二氧化碳图整合了随时间排出的二氧化碳总量(作为二氧化碳图/时间曲线下的面积)。体积二氧化碳图有望成为最准确的测量技术,因为它与心输出量最直接相关。特别是在具有可变潮气量持续时间的自主呼吸的患者中,体积二氧化碳图的表现有望优于 etCO2。容积二氧化碳图已被纳入许多呼吸机中,并且可能在 ICU 二氧化碳图的未来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来源:https://emcrit.org/ibcc/co2/#int ... ng_standard_of_care
出处:急诊时间公众号
END
新青年APP 1.3版来了 实用工具-麻醉帮手,欢迎关注!https://m.xqnmz.com/
新版APP更新内容:
1、全面优化内核,提高流畅度
2、首页增加视频、指南、讲座、招聘、资讯等专题,专题显示可自定义
3、增加恶性高热救援系统、医学公式、检验助手、AI翻译等实用工具
4、开放麻醉医护朋友圈,增加浏览记录、字体设置、夜间模式等功能
5、开放手机绑定,全平台支持手机号、微信登录,下线QQ登录
▼点击“阅读原文”下载最新版AP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