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青年麻醉论坛
标题: 指南 | 肋骨骨折手术固定指南:适应证、禁忌证、时机 [打印本页]
作者: 糖糖不次糖 时间: 4 天前
标题: 指南 | 肋骨骨折手术固定指南:适应证、禁忌证、时机
本帖最后由 糖糖不次糖 于 2025-9-23 22:23 编辑
肋骨骨折是钝性胸部创伤后的常见损伤,约占所有创伤患者的10%,在钝性胸部创伤患者中占比高达50%。随着确诊肋骨骨折数量的增加,严重肺部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呈指数级上升。此外,随着计算机断层扫描(CT)技术的发展,肋骨骨折的诊断准确性也随之提高。三分之一的胸壁创伤幸存者需要长期康复,可能经历慢性疼痛,且致残状态持续超过6个月。然而,在过去20年中,肋骨骨折患者非手术和手术治疗的显著进展,已提高了患者的生存率并降低了并发症发生率。疼痛控制仍是主要治疗手段,多模式镇痛方案、局部区域镇痛和肺部支持在胸壁损伤患者的治疗中仍发挥重要作用。除上述策略外,肋骨骨折手术固定(SSRF)已被反复证明是肋骨骨折治疗的有效补充手段,但目前对于SSRF的适应证和手术时机仍缺乏共识。
20世纪50年代,肋骨骨折手术固定被引入,成为治疗肋骨骨折的安全有效手术方式,尤其适用于连枷胸患者。将肋骨骨折复位固定的基础骨科原则应用于受损胸壁,通过恢复胸壁稳定性,有助于缓解疼痛并减少呼吸衰竭引发的肺部并发症,同时还能降低医疗成本,改善胸壁损伤患者的短期和长期功能预后。过去20年中,随着肋骨专用固定器械的发展,SSRF被反复证明具有安全性高、并发症发生率低、患者预后好的特点。已有文献显示,SSRF还能带来更多患者预后获益,包括患者报告的疼痛控制效果更佳、麻醉药物使用减少、肺炎发生率降低、ICU住院时间(LOS)和总住院时间缩短、日常活动能力(ADLs)恢复更快、气管切开率降低、生活质量提高以及死亡率下降。因此,SSRF已迅速成为肋骨骨折患者的常用治疗方式,支持该手术获益的研究和文献数量及质量也在呈指数级增长。
尽管有这些数据支持,治疗此类患者的外科医生在实施SSRF时仍存在顾虑,这通常与SSRF缺乏明确的指南和适应证有关。本研究旨在以指南形式提供基于证据的SSRF适应证,为治疗胸壁损伤患者的外科医生提供参考依据。
患者与方法
我们使用关键词“肋骨骨折”、“胸壁损伤”、“肋骨骨折手术固定”、“肋骨固定”、“肋骨骨折稳定术”、“肋骨骨折治疗”,检索了2000年至2023年的相关文献。根据指南制定的相关主题(包括SSRF适应证与禁忌证、疼痛管理、胸壁损伤影像学检查、SSRF手术时机),对检索结果进行分组。指南的制定基于文献检索获取的信息总结,以及本文外科医生作者的专家意见。指南初稿完成后,提交给胸壁损伤学会(CWIS)的全体专家成员进行审核,并根据成员推荐进行修改调整,最终形成指南终稿。随后,本文的外科医生作者对指南中的每一项推荐进行投票,表明是否支持该推荐(表1)。投票结果提交给CWIS执行委员会和董事会审核,全体成员一致通过该指南。最后,CWIS全体成员对该指南/流程进行投票,将其确定为该组织的官方SSRF指南。
CWIS是胸壁损伤治疗领域的专家学会,致力于优化胸壁损伤患者的手术和非手术治疗。本指南旨在为识别可能从SSRF中获益的患者提供参考框架,临床医生可根据患者个体需求进行调整。需注意的是,该指南/流程最初制定于2019年,2023年进行了修订和更新,本次发布的是第二版指南。本文其余部分将对指南内容进行全面阐述,并对各部分进行讨论(完整流程见图1)。
表1作者对指南推荐的共识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