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earch
Intraoperative protective mechanical ventilation and risk of postoperative respiratory complications: hospital based registry study
Karim Ladha, Marcos F Vidal Melo, Duncan J McLean, et al.
BMJ 2015; 351 doi: http://dx.doi.org/10.1136/bmj.h3646 (Published 14 July 2015)
Cite this as: BMJ 2015;351:h3646
目的Objective
评价术中保护性通气对术后重要呼吸系统并发症的作用,确定不增加术后呼吸系统并发症的术中呼吸机设置的安全界限。
试验设计Design
基于医院的注册研究。
场景Setting
美国麻省的一家三级医院及两家附属社区医院。
患者Participants
2007年1月至2014年8月期间连续入选的69 265名患者,患者年龄超过18岁,接受非心脏手术,且需要气管插管接受全身麻醉。
干预Interventions
保护性通气定义为PEEP中位数不低于5 cmH2O,潮气量中位数小于10 mL/kg理想体重,以及平台压中位数低于30 cmH2O。
主要预后终点Main outcome measure
综合预后终点,即重要的呼吸系统并发症,包括肺水肿、呼吸功能衰竭、肺炎和再次插管。
结果Results
在入选的69 265名患者中,34 800 (50.2%)人接受保护性通气,34 465 (49.8%)在术中接受非保护性通气。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保护性通气伴随术后呼吸系统并发症的风险降低(校正后比数比 0.90, 95% 可信区间 0.82 - 0.98, P=0.013)。根据倾向性评分进行匹配的队列也得到相似结果(比数比0.89, 95% 可信区间 0.83 - 0.97, P=0.004)。PEEP 5 cmH2O 及平台压中位数不超过16 cmH2O时,术后呼吸系统并发症的风险最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