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wangbuguo 于 2022-6-5 17:59 编辑
关于局麻药比重比的问题
比重比是一种局部麻醉药溶液密度与脑脊液密度之比。 密度是指在特定温度下,单位体积下溶液的质量(g/ml)。 不同物质之间的密度可以通过比重进行比较。比重也称相对密度是在标准大气压一种溶液与3.98℃时纯H2O下的密度(999.972 kg/m3)的比值。比重是无量纲量,即比重是无单位的值,一般情形下随温度、压力而变。
液体密度影响因素有
外在因素:
温度(当液体的温度上升或下降时,由于热胀冷缩的关系,液体的体积会膨胀或缩小,则液体的密度亦随之减小或增大)。
压力(当液体的压力增大或减小时,液体的体积也会有些许的减少或增加的趋势,但其变化的幅度比温度改变所造成者小的多,故压力所造成的液体密度变化量比温度所造成者为小)。
内在因素:
液体极性(极性分子的液体密度要比非极性分子者大)。
碳链长度(碳链的增长反而使得液体密度减少);
液体密度会随温度升高而降低,并且局麻药的比重比通常在37℃下测定。所以没有温度设定的任何比重或者比重比都是不严谨的。比重是测出来的而不是计算出来的。腰段脑脊液比重为1.006-1.008。要使局麻药比重高于脑脊液,此液体的密度必须大于脑脊液密度,即比重比大于1。0.5%布比卡因在24℃时为等比重溶液,在37℃时则为轻比重溶液。在室温下,少量局麻药注射到鞘内后,其温度与脑脊液温度可迅速达到平衡。然而温度上升可降低溶液密度。
腰段脑脊液37℃时比重1.006-1.0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