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醉医师邬建华在监查手术病人的生命体征。
在众人眼里,麻醉医师是一种什么样的职业?记者随机采访了几位市民。一位市民说:麻醉医师嘛,不就是拿着针筒给手术病人打一针让他像睡觉一样失去知觉,工作很轻松的;另一位市民说:感觉麻醉医师有点神秘,还有点冷冰冰,因为他基本都在幕后,与病人及其家属接触很少;还有一位市民说:可别小看了麻醉医师呢,在国外他们是很牛的,医疗行业中他们的薪水最高。麻醉医师,是承担救死扶伤职责的白衣天使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组成部分,他们的生存和工作状态如何?他们又有着怎样的酸甜苦辣?日前,记者采访了市第一人民医院麻醉科医师邬建华。
今年45岁的邬建华1983年从医科大学毕业,1988年调入市第一人民医院,在麻醉科工作了整整20年,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他的讲述,可以为我们揭开麻醉医师的神秘面纱。
麻醉医师的责任非常重大
邬建华说,麻醉医师并非常人眼里打一针就完事这么简单,正常情况下,他的工作从手术前一天就开始了,一直要到手术后病人身体体征正常才算基本结束。
非急诊情况下,麻醉医师在手术的前一天就要去病房,详细了解病人情况,术前的各项指标、身体特征、药物禁忌及过敏情况等,制定适宜的麻醉方案,做好充分的术前评估。比如,对需做硬膜外麻醉的病人,要检查病人的脊柱有无畸形,麻醉能否顺利进行。同时要与病人及家属作沟通,以消除病人的疑虑和紧张心理。
手术进行时,麻醉医师一刻都不能离开病人,必须严密监控病人在麻醉后和手术中的生命体征变化情况,一旦出现异常,如病人心律失常、呼吸异样、血压波动严重,甚至休克等,就必须迅速启动应急预案,确保病人生命无虞和手术正常进行。
手术结束,麻醉医师还必须在病人身边监控病人的生命体征,直到病人完全清醒并确认无异常后才将病人送进病房。术后一两天内,麻醉医师还要去病房巡查,看病人有无出现肢体麻木、感觉缺失等麻醉并发症,如果出现,还要及时予以治疗。由此可见,麻醉医师的工作内容和所担当的责任非同寻常,绝非常人眼中那般简单。
麻醉医师的专业要求很高
正因为麻醉医师的职责非同小可,因此对麻醉医师的要求也特别高。邬建华形象地介绍说,麻醉医师既是内科医生,也是外科医生,什么样的毛病都要会处理,尤其是心血管方面,出现的异常情况更多,麻醉医师所具备的知识和经验必须全面、丰富。
正如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树叶一样,人的身体也是各不相同的,手术中出现的情况也是千变万化,各种意外都有可能发生,病人的生命随时受到威胁,这时是考验麻醉医师水平的关键时刻。在邬建华20年的临床工作中,他为无数病人做过麻醉,从只有几个月大的婴儿到99岁的老人,处理过许多各种各样的突发病例,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曾经有一位贲门癌手术患者,麻醉时因气管异常,两次插管都无法进入,眼看病人的呼吸已经停止了。邬建华当机立断,旋即对病人实施心肺复苏,同时让医生迅速切开病人的气管,使病人转危为安,顺利进行了手术。
当幕后英雄虽苦犹甜
一台手术成功与否,与麻醉处理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在医疗界,麻醉医师是一项高风险的职业,这是人所共知的。尽管目前医学科学上仍存在一定比例的麻醉意外,但对每一位手术病人来讲,生命只有一次,是最为宝贵的,因此麻醉医师必须具备高度的责任心和娴熟的专业技能,才能保障手术顺利进行。
正因为责任如此重大,使得麻醉医师在每一台手术期间都如走钢丝、如履薄冰。邬建华和他的同行深有感触地说,他们每天都像在高速公路上驾车一样,神经高度紧张,不敢有丝毫松懈,每天下班都感觉身心俱疲。病人及家属接触较多的都是手术医生,对麻醉医师的认识较少,因而麻醉医师往往不足为人道,他们是真正意义上的幕后英雄。
市第一人民医院麻醉科共有麻醉医师20余位,平均一天要实施三四十台手术,全天24小时必须有人值守,一位麻醉医师一天起码要做4台到6台的手术麻醉。有时白班的麻醉医师要到晚上八九点钟甚至更晚才能下班,第二天必须准点上班;有时晚上急诊手术较多,夜班麻醉医师人手不够,必须调集白班麻醉医师加班,而第二天白班麻醉医师也必须按时上班,白班连夜班地转,麻醉医师的辛苦程度可想而知。与许多行业还有一点不同的是,麻醉医师只要一到岗,就不能离开工作岗位半步。孩子放学没人接,家人生病没人照料,被子淋雨没人收等等,对他们来说是常有的事。
尽管非常辛苦,但麻醉医师们看到一个个手术病人在他们的精心医护下康复出院,都由衷地感到欣慰和开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