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青年麻醉论坛

 找回密码
 会员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快捷登录

搜索
热搜: 麻醉 视频 中级
查看: 8044|回复: 6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神经痛解剖学图解》读书笔记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3-5-11 18:49:5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tianxialonggang 于 2023-5-18 08:00 编辑

继麻醉本科教材麻醉解剖学读书笔记、疼痛诊疗学读书笔记、冯艺李君主任主译疼痛医学基本原则之后,又获一本好书,中国疼痛界泰山北斗天津郑宝森教授主编神经痛解剖学图解。
和之前一样,每一个知识点、每一张图片,本版会结合珍藏,予以解读。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楼主热帖

马上注册,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论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会员注册

x

友情提示:转载请注意注明作者和出处!!

2#
 楼主| 发表于 2023-5-11 18:51:28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主编简介:
郑宝森,天津医科大学教授、主任医师,2000年任天津医大二院疼痛科主任,现任天津第一中心医院特聘专家;完成三叉神经痛,偏头痛,舌咽神经痛,颈椎病,带状疱疹疼痛,不明原因神经痛,腰椎间盘突出疼痛,会阴神经痛,癌性疼痛及诊治各种难治性疼痛1万余例。任中华医学会疼痛学分会第1-2届常委;中国医师协会疼痛科分会第1-2届常委;天津医学会疼痛学分会第1-2届主委;天津医师协会疼痛科分会第1-2届会长和常务理事;5家国内杂志编委。主持和指导科研课题6项。获天津市等科技进步奖等5项。发表论文100余篇,主编神经痛专著4部,副主编教育部教材等共20余部,指导研究生22人,举办44期全国疼痛培训班。

有奖活动:我为论坛出谋划策!! ←点击查看详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纠错

3#
 楼主| 发表于 2023-5-11 22:10:18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我们先复习一下疼痛的传递到大脑,是经过三级神经元

友情提示:转载请注意注明作者和出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纠错

4#
 楼主| 发表于 2023-5-11 22:11:47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上行的痛觉传导是经过三级神经元传递,而下行的运动传递是二级神经元,分别是皮质脊髓束、皮质核束

友情提示:转载请注意注明作者和出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纠错

5#
 楼主| 发表于 2023-5-11 22:13:34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对疼痛的传递掌握,对于个体化疼痛患者选择治疗靶点很重要。

友情提示:转载请注意注明作者和出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纠错

6#
 楼主| 发表于 2023-5-11 22:17:19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我们都知道,一个阈刺激,钠离子内流,钾离子外流,一个动作电位产生,沿神经轴突至郎飞结…,我们的局麻药利多卡因,卡马西平、中成药草乌甲素等通过阻断钠离子通道,稳定神经元,从而减少动作电位的产生,缓解疼痛

论坛公告:2013年论坛版主火热招聘中!! (←点击查看详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纠错

7#
 楼主| 发表于 2023-5-12 12:33:03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继续复习一下关于疼痛的基础话题,系个人总结。
然后下周再学习郑主任的书。

友情提示:转载请注意注明作者和出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纠错

8#
 楼主| 发表于 2023-5-12 12:46:06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神经系统中,神经元好比发电站,神经纤维好比电线,缺一不可。
寻找疼痛病灶,是良好疗效前提。寻找责任椎间盘、责任神经根,我们常常采用诊断性阻滞。
我们临床中不只一次发现,三叉神经痛做了半月节射频、球囊,甚至微血管减压术无效,怀疑疼痛病灶不在一级神经元。
颅脑外伤、脑卒中后丘脑痛,我们做一级神经元背根节的脉冲射频是否有意义?

友情提示:转载请注意注明作者和出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纠错

9#
 楼主| 发表于 2023-5-12 12:53:55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我们一直呼吁急性神经痛早期治疗,避免神经系统发生可塑性改变,转为慢性疼痛更棘手。
关于对“可塑性”概念的透彻理解,目前疼痛参考书仅仅疼痛医学基本原则有简单描述,其他几乎没有。
去年我进修了康复科,康复医学对于可塑性,有非常扎实的讲解,分享

有奖活动:我为论坛出谋划策!! ←点击查看详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纠错

10#
 楼主| 发表于 2023-5-13 21:55:38 | 只看该作者
近年来的研究显示,神经系统作为机体最重要的调节体系,在使机体不断适应内外环境的变化或受损时,其自身的结构和功能不断地修饰和重组,保持着可调节或可塑的状态,表现为:
1.对特殊环境的适应;
2.生理活动的训练及调制;
3.组织损伤后的代偿、修复与重建。
中枢神经系统的可塑性,是指中枢神经在环境变化或受到损伤后,具有结构和功能发生变化,以适进行主动适应的能力。

有奖活动:我为论坛出谋划策!! ←点击查看详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纠错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会员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论坛郑重声明 本站供网上自由讨论使用,所有个人言论并不代表本站立场,所发布资源均来源于网络,假若內容有涉及侵权,请联络我们。我们将立刻删除侵权资源,并向版权所有者致以诚挚的歉意!
收藏帖子 返回列表 联系我们 搜索 官方QQ群

QQ|关于我们|业务合作|手机版|新青年麻醉论坛 ( 浙ICP备19050841号-1 )

GMT+8, 2025-4-29 04:41 , Processed in 0.158048 second(s), 30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