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杏林仙 于 2016-8-3 19:44 编辑
侯立朝:经鼻盲探气管内插管
经鼻盲探气管内插管,插管过程病人适度镇静健忘,还能配合show。我曾用这个技术抢救成功了几例颈椎高位损伤、无法用常规手段建立通气道的病人。
经鼻盲探气管内插管的核心,就是在确保安全、不影响颈椎稳定性的前提下建立人工气道的技术,可作为困难气道时的一种选择。
操作要点如下: (1)适度镇静,保留病人的自主呼吸和合作能力,并提高病人的抗伤害耐受力。对于成年人,目前常用负荷剂量的右美(10分钟内泵注1μg/kg的右美),加瑞芬太尼持续泵注(0.05~0.1μg/kg/min)。因阿片药可引起呼吸遗忘、呼吸暂停,所以在开始给予阿片药后一定不停地呼唤病人进行呼吸动作,并在全过程持续吸氧,并根据病人合作度调整用药量。 (2)鼻腔、咽部、喉头及气管内表麻。鼻腔内可给予缩血管药、局麻药及润滑剂,并检查鼻腔的通畅度。给予镇静药及阿片药后,可用视频喉镜(UE)检查评估气道管理的困难度(小口畸形除外),评估声门暴露的困难度,并进行喉头及气管内表麻。也可经环甲膜穿刺行气管表麻。表麻满意后进行插管。 (3)导管准备:对成年人,可选用内径6.0~7.0的气管内导管做经鼻气管插管。插管前导管前端应涂抹石蜡油。 (4)插管过程: 将导管经通畅度好的鼻孔插入,达到声门前。操作者用手心在导管外口感知病人的温热呼出气流,或用耳朵在导管外口倾听病人的呼吸气流音。气流最强或呼吸音最强时,导管内口和声门的距离最近,此时可在呼气末进行试探性插管;若不成功,可左右调整导管位置。导管进入气管后,病人可有轻度呛咳反应。
盲探插管成功后,病人往往仍有自主呼吸,并可配合更换体位。插管成功后加深麻醉,固定导管,接呼吸机进行手控或机控呼吸。
关于经鼻盲探气管内插管,早年我在解放军总医院(北京301医院)麻醉科向我的导师——靳冰教授和张宏教授学得此法,并随着技术发展做了些改进。 在手术室外,在ICU处理病人时也有十多次用到此法处理气道,用药也因地因时而已。比如一例ICU 高位颈椎骨折病人,男性,40岁,呼吸变得微弱,需尽快建立人工气道。为确保安全,紧急进行了经鼻盲探插管,因当时病人已有低氧,我只静脉注射芬太尼10ug,未做表麻,动作轻柔,试了几次便成功,之后又加用其他镇静药和阿片药,为病人接受进一步的治疗争取了宝贵的时间。虽然当时盲探插管时病人痛苦反应极小,也是万不得已。仅供参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