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休克患者来说,在危重监护环境中,临床医生对血压指标的决策是一项持续的任务。一般来说,只有来自低偏倚风险研究的有限数据支持临床医生做出这些决策。然而,近年来,大型队列研究和随机对照试验(rct)为我们提供了更完整的数据来支持更好的监护。
血压指标的选择可能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不仅因为不同的血压指标可能对器官血流灌注有着不同的影响,还因为它们需要不同剂量和品种选择的血管活性药物。控制性降压引起灌注不足的结果,和实施干预措施的结果(主要是血管紧张素)与其剂量和用药选择之间可能存在微妙的平衡。
在一项包含美国110家重症监护室的大型注册研究中,脓毒症患者的低血压——作为时间加权平均值——与心肌损伤、急性肾损伤和死亡风险增加相关。对于后两种结果,随着平均动脉压(MAP)从85毫米汞柱(mmHg)下降,出现更糟结果的几率增加。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应该将85mmhg作为血管加压素治疗的目标值,因为观测数据不能证明因果关系,而且在此类分析中,任何时间有关的干预措施和任何其他生理标记物都很难控制。此外,注册表数据往往很少纳入或没有纳入重要临床指标的数据,在这种情况下,简单的外周灌注标志物可能与低血压对死亡率低的所有影响相互作用。重要的是,最近一项关于ICU休克患者血压较低和较高的两个随机对照试验的个体病人资料的meta分析(IPDMA)表明,更低的平均动脉压(MAP)指标不会损害亚组。如果说有什么不同的话,那就是由于两亚组患者在随机分组前接触血管加压药物的时间超过6小时,并且年龄在65岁或以上,因此受到更高的平均动脉压(MAP)指标的损害。总之,临床平衡是存在的,更多关于休克患者血压指标的随机对照试验正在进行中,包括关于65岁以上休克患者容许性低血压的65项大规模试验( 国际标准随机对照临床试验编号10580502)。65次试验的结果应该在注册结束后立即提交。基于惯常的血压水平或危重疾病的发展轨迹,例如复苏、稳定和恢复阶段,使血压指标个性化的需求可能仍然存在不确定性。
选择血管升压药来获得血压指标也可能很重要。最近的一项多中心的盲法随机对照试验研究显示,与去甲肾上腺素相比,对V1a受体具有更高亲和力的长效血管加压素类似物——特利加压素对感染性休克患者的主要预后指标-28日死亡率没有影响(表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