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青年麻醉论坛

 找回密码
 会员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快捷登录

搜索
热搜: 麻醉 视频 中级
查看: 7672|回复: 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全麻苏醒后的寒战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5-25 09:57:2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全麻苏醒后有些患者表现为程度不等的寒战,患者家属问及,往往无法解释,请教高手是什么原因?(当然有可能室温低或体温低,还有其他原因吗?)
楼主热帖

马上注册,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论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会员注册

x

友情提示:转载请注意注明作者和出处!!

2#
发表于 2009-5-25 11:58:57 | 只看该作者
寒战,通过骨骼肌快速节律性收缩而产热,是机体对低体温的代偿反应。
    体温低于下丘脑温度,即可能诱发寒战,藉以保持体温平衡。
    麻醉后寒战,先表现为外周血管收缩和中心体温下降,即所谓“特发性全麻后寒战”、“硫喷妥钠样强直”。
    一、 麻醉后寒战的发生率及危害性
    寒战的危害性:
    1)机体代谢率显著升高,机体耗氧量增加,氧耗为通常的2~5倍,同时二氧化碳和乳酸生成增多,机体通过加强呼吸和心脏作功取得代偿,心肺负荷因此增加,对危重病人可导致心肺功能衰竭。
    2)动态心电图证实,体温低于35℃的病人,心肌缺血的比例明显高于体温正常的病人。
    3)低温下寒战,血小板功能可遭损害,凝血级联反应抑制,失血量显著增加,输血量增多。

    二、 麻醉后寒战发生的机制
    1)麻醉后寒战的发生机制尚未完全清楚。
    Sessler研究,人体热量的分布可被划分为“中央室”和“外周室”。中央室血流丰富,其温度称“核心体温”,保持稳定在一个很窄的范围。外周室温度受外界温度的影响较大,外周室的各个部分之间也存在较大的温度差异。
    中央室和外周室之间的热量处于动态变化之中。正常情况下,寒冷时外周血管收缩,中央室和外周室之间的热量对流域少,从而减少体内热量散失,以保持中央室温度的稳定。
    在麻醉状态下,由于交感神经功能阻滞,外周血管对寒冷刺激的收缩反应减弱。这样,体热由中央室快速向外周室传导(热量再分布),中心温度迅速下降,从而刺激机体温度感受器而引起寒战反应。
    核心温度在麻醉诱导后第一小时内下降达0.8±0.3℃;体热的重新分布占89%。在随后的3h内,体温继续下降约0.4±0.3℃,其中体热的再分布占62%。可见,麻醉过程中,体热的再分布是造成寒战的重要因素。如果在麻醉中降低体热的再分布,寒战发生就会减少.
    Rosenberg等认为,麻醉后寒战是与麻醉后各级神经中枢恢复觉醒的速度,及先后顺序不同有关,脊髓反应中枢比大脑反应中枢觉醒早,从而导致自发性肌肉颤抖,是不自主神经反射的结果。
    另有人认为,寒战是因病人麻醉恢复过程中,大脑体温调节中枢功能紊乱而发生。
    三、麻醉后寒战的原因
    麻醉后寒战的诱因很多,目前还不能肯定哪一种是诱发寒战的确切因素,但各种诱因都与麻醉后寒战有一定的相关性。   
    1. 低温的诱因:
    低温可引起寒战,冷可刺激体表温度受体和颅内温度神经元,同时作用于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促使肌肉震颤、心肺活动增强、产热,藉以保持体内热平衡。   
    1986年Ponte提出硬膜外麻醉下病人寒战的原因,与脊髓温度感受器受到冷麻醉药的刺激有关。
    Nishimura等表明,全麻术后寒战与外周体表温度减低有关。
    目前研究表明,局麻药的温度本身,不是造成寒战的原因,硬膜外腔注入低温生理盐水(17±2.2℃)并不会引起寒战。
    上述研究结果的分歧很大,但普遍认为:围手术期对机体保温、预防低温,可避免寒战,或抑制寒战。输入控制和调节热信息,可影响寒战的发生,可能与麻醉恢复期大脑中枢对寒冷的反应减低,而脊髓中枢反应正常有关。   
    2. 致热原因素:
    术中输血输液过程,可突发寒战、高热达38~41℃,伴恶心、头疼、脉速等症状,系输血输液引起的致热原反应,后者可使体温调节中枢失衡。   
    3. 病人因素:
    Nishimura等表明,年轻病人麻醉后寒战的发病率高于老年病人,与年轻病人机体对低热的保护机制,比老年病人完善可能有关。
    Crossley观察2595例观察室病人,发现男性病人的寒战发生率显著高于女性病人;青壮年病人高于小儿和老年病人。寒战的发生与病人身高、体重无明显关系。   
    4. 药物因素:
    Crossley发现,术前使用抗胆碱药,可减少寒战。术中应用阿芬太尼和哌替啶可减少寒战。术中应用挥发性麻醉剂者容易发生寒战。
    Goold报道,术前应用止痛药,寒战发生率高于不用止痛药者;术前给安定药的病人,寒战率低于不用
    5.缺氧:                                                                              

      术中有多种因素可致低氧血症,后者可致缺氧性寒战,伴头痛、脉率增快、呼吸深快、血压上升、PaO2下降。严重时心率减慢、呼吸抑制、神智不清,甚至惊厥。
    四、麻醉后寒战的治疗
    1. 药物治疗
    (1)中枢兴奋药:代表性药物是【多沙普伦】,中枢性兴奋药,加快大脑从麻醉药物抑制中的恢复,由此建立对脊髓反射的正常控制,产生有效的治疗麻醉后寒战作用。
    Fry用1mg/kg多沙普伦治疗14例寒战病人,有效率100%,无任何并发症。
    Singh选择60例病人进行双盲对照研究,生理盐水组(n=20)、哌替啶组(0.3mg/kg,n=20)和多沙普伦组(1.5mg/kg,n=20),静脉给药2~3分钟后,多沙普伦和哌替啶组均能有效治疗寒战,而生理盐水组给药10分钟后,15例病人仍然寒战。
    (2)阿片类药:代表药物为【哌替啶】,通过兴奋μ和κ吗啡受体而产生控制寒战的效果,其中主要通过兴奋κ受体而起作用。
    Claybon等使用哌替啶0.4mg/kg,在5分钟内73%的麻醉后寒战病人的寒战消失。
    (3)α2-肾上腺能受体激动剂:代表药物是【可乐定】,具有抗麻醉后寒战作用,可能是通过抑制大脑体温调节中枢,降低寒战阈值,在脊髓水平抑制体温传入信息,从而抑制了寒战。
    Joris等选择40例寒战病人,生理盐水组或可乐定37.5μg组的寒战控制效果无差异性,而可乐定75μg组在给药后4分钟,寒战消失率为100%;可乐定150μg组给药后2分钟内,寒战全部消失。表明应用可乐定治疗寒战,疗效显著,并与药量呈正相关。

(4) 曲马多:【曲马多】的作用机制:在脊髓节段上,具有抑制5-HT和去甲肾上腺素重吸收,减弱阿片活性,抑制疼痛信号传递等作用。
    5-HT和去甲肾上腺素在体温控制中起着重要作用,但曲马多对体温控制的影响仍有待于阐明。
    Witte等对72名成年患者证实,1mg/kg曲马多。可100%阻止寒战发生,比较曲马多与哌替啶的作用,认为在哌替啶与之前所用的阿片药有协同作用,可能有呼吸抑制危险,而曲马多则较安全和有效。
    2. 物理治疗
    Sessler等对硬膜外麻醉病人,采取【皮肤加热】或不加热措施,结果不加热组的寒战发生率高,鼓膜温度明显降低。
    Sharkey观察30例寒战病人使用【辐射热治疗】,22例寒战消失,4例寒战减轻。
    通过物理方法给患者保温,或提高环境温度,可减少冷信息传入,减少和抑制寒战,此项观点已被普遍接受。
    五、麻醉后寒战的预防
    首先注意围手术期保温,利用保温毯、提高手术室环境温度、麻醉期加热和湿化吸入气体,可减少气管内散热
    手术消毒完后尽快铺单,减少病人体温下降,可预防寒战。
    术前应用多沙普伦、可乐定,或术前给镇静药,可减少麻醉后寒战。
(张晓彤 硕士研究生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口腔医院麻醉科                 
    王保国 教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麻醉科)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活动公告:做任务得积分和权限(新手奖励计划) (←点击查看详情)

3#
发表于 2009-5-25 13:26:05 | 只看该作者
[quote][/quote]术前应用多沙普伦
这是为什么呢?

有奖活动:我为论坛出谋划策!! ←点击查看详情

4#
发表于 2009-5-31 02:19:53 | 只看该作者
跟你术中用药也有关系,有些药就会导致术后寒战,,比如依托,

 友情提示:论坛资源下载与分享的详细说明  (←点击查看详情

5#
发表于 2009-5-31 10:13:07 | 只看该作者
给于小剂量的舒芬太尼(10ug)静脉缓慢滴注,效果不错。

 小技巧:普通会员如何送鲜花?  (←点击查看详情

6#
发表于 2012-9-3 20:57:12 | 只看该作者
最根本的是注意保温 ,输温箱液体,30度左右,冲洗也用温水,尽可能室温高点,寒战就轻多了

友情提示:转载请注意注明作者和出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纠错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会员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论坛郑重声明 本站供网上自由讨论使用,所有个人言论并不代表本站立场,所发布资源均来源于网络,假若內容有涉及侵权,请联络我们。我们将立刻删除侵权资源,并向版权所有者致以诚挚的歉意!
收藏帖子 返回列表 联系我们 搜索 官方QQ群

QQ|关于我们|业务合作|手机版|新青年麻醉论坛 ( 浙ICP备19050841号-1 )

GMT+8, 2025-1-23 00:50 , Processed in 0.163341 second(s), 2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