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青年麻醉论坛

标题: 麻醉科医生组成“插管敢死队”真的好吗? [打印本页]

作者: wayne1983    时间: 2020-3-1 15:47
标题: 麻醉科医生组成“插管敢死队”真的好吗?
看到这样报道很受感动和鼓舞,麻醉科医生能贡献自己的力量,为国效力值得肯定和赞扬!
但是,这真的是最佳的选择吗?
1.是否符合是医护暴露最小化原则
2.是否是防护物资最优化分配原则
3.重症科医生一直都在,插管抢救更是行家能手。麻醉科不负责重症医学工作的时候,仅仅因为插管而被需要,是否值得思考!!

作者: 灬小数学    时间: 2020-3-1 18:38
麻醉医生流动插管经验更丰富,
作者: wangxiaohui015    时间: 2020-3-1 22:56
我觉得有重症的医生就可以
作者: tuoniao    时间: 2020-3-3 09:40
麻醉人真该好好思考了,反思自己的专业了,如何发展,
作者: ajunny    时间: 2020-3-3 15:34
麻醉专业路在何方?重症这一块估计收不回来了
作者: tsilinwoo008    时间: 2020-3-4 12:02
tuoniao 发表于 2020-3-3 09:40
麻醉人真该好好思考了,反思自己的专业了,如何发展,

光反思不行,还要有办法,也就是说提问题容易,解决问题难!
作者: ccclbcmz    时间: 2020-3-4 21:40
从插管数量及经验方面,麻醉科无疑是最多的,实力是最强的。在应对冠状肺炎特殊情况气管插管的时候,判断手段超常规,插管要求既快又准,才能最大程度减少插管医生的危险,而且插管时留给病人的安全窗口很窄,麻醉科当然是首当其冲,而且上去的都是有经验、年资较高的麻醉医生。
麻醉医生插管面临很大危险,重症科医生插管会面临更大的危险,何况病人处于极度缺氧状态,麻醉不上于心不忍啊!
不是说麻醉多么伟大,而是职责所在!

气管插管就是我们的强项!其他科室可以应付常规情况的气管插管,但是,重大、关键情况还得麻醉出手才能解决问题,也应该是我们的骄傲!
关于麻醉的核心技术,好像有位大咖这样说:麻醉医生能够在手术前对病人进行准确评估和恰当的调整人体机能,使其代偿功能达到能够实现的最佳程度;在手术过程中,能够快速调整生理机能达到稳定状态,保证病人安全和手术顺利进行,减少麻醉和手术并发症。
作者: wayne1983    时间: 2020-3-6 16:46
ccclbcmz 发表于 2020-3-4 21:40
从插管数量及经验方面,麻醉科无疑是最多的,实力是最强的。在应对冠状肺炎特殊情况气管插管的时候,判断手 ...

您说的很好,也很客观。可视喉镜以及纤维支气管镜的应用已经极大了降低了经验带来的人与人的差距。以后麻醉科在危重病患中抢救充当什么角色呢?急会诊的时间成本呢?不知道老师工作的单位在哪里,毕竟医院之间差距还是很大的。

作者: tsilinwoo008    时间: 2020-3-6 18:19
ccclbcmz 发表于 2020-3-4 21:40
从插管数量及经验方面,麻醉科无疑是最多的,实力是最强的。在应对冠状肺炎特殊情况气管插管的时候,判断手 ...

将来机器人普及了,麻醉科医生还能做什么?

作者: 其实我是医师    时间: 2020-3-6 19:11
确实挺值得反思的。好像我们堂堂麻醉医师就只会插管的感觉。搞得跟技师似的。
作者: ccclbcmz    时间: 2020-3-6 21:54
wayne1983 发表于 2020-3-6 16:46
您说的很好,也很客观。可视喉镜以及纤维支气管镜的应用已经极大了降低了经验带来的人与人的差距。以后麻 ...

要凭自己的能力,决定自己在抢救危重病人的地位。麻醉科医生不只是气管插管、动脉及深静脉穿刺测压之类,还有对病理生理、药理等医学知识的掌握和临床经验的综合运用能力。简单说,比不上薛张纲,有他1\2的能力也行,就能想象到自己处于哪个地位。

作者: ccclbcmz    时间: 2020-3-6 22:44
tsilinwoo008 发表于 2020-3-6 18:19
将来机器人普及了,麻醉科医生还能做什么?

气管插管时我们的强项,已不是我们的绝技,我们的绝技是:对病人代偿功能比较准确的评估及恰到好处的改善,为安全、顺利完成手术治疗提供有力支撑;手术过程对生理机能的有力调控,使其快速达到或接近正常状态,为手术顺利进行提供保障;消除或减少手术及麻醉并发症,为手术成功及病人舒适给予最大满足。对知识的掌握智能机器占优势,临床经验还是人脑占优势。做到比较准确的评估病情及手术中的人体机能调控,需要全面的医学知识和临床经验的有机结合,是智能机器无法取代的。






作者: 光环二号    时间: 2020-3-8 00:32
我觉得在意识模糊,死咬镜头的时候急诊科插管是最牛逼的,因为他们往往需要第一时间插管。。。。。
然而我们这里急诊科拉回来叫我们插管。。。。。。
作者: wayne1983    时间: 2020-3-8 11:16
光环二号 发表于 2020-3-8 00:32
我觉得在意识模糊,死咬镜头的时候急诊科插管是最牛逼的,因为他们往往需要第一时间插管。。。。。
然而我 ...

和平时期   宣传更重要   
插管再好也是技术工,这就是目前的困境。这也是各位老师关于科室发展的困惑。

作者: 原宗宝    时间: 2020-3-10 10:34
主要是插管前麻醉药物的应用
作者: 麻坛长命草    时间: 2020-3-12 16:11
本帖最后由 麻坛长命草 于 2020-3-12 16:19 编辑

如果有重症医生在,麻醉医生组成“插管队”,说好听点叫作奉献,说直白点就有点像丢失“重症阵地”后的不甘心,刷'存在感“。当然,还是解决了一些问题,麻醉专业适当的”事件营销“还是有必要的,可以增加”专业流量“,精神上值得鼓励。
作者: 活到老学到老    时间: 2020-3-12 21:38
插管,肯定是我们更利害,
作者: wayne1983    时间: 2020-3-13 10:01
麻坛长命草 发表于 2020-3-12 16:11
如果有重症医生在,麻醉医生组成“插管队”,说好听点叫作奉献,说直白点就有点像丢失“重症阵地”后的不甘 ...

这个存在感代价还是有点大!重症、急诊科医生插管技能并不比麻醉科医生差。救急救重应该是医院的拳头科室。

作者: 飚飙    时间: 2020-3-13 11:22
麻醉科经验还是相对足的,重症急诊医生真的是在暴力插管,不忍直视

作者: wayne1983    时间: 2020-3-13 15:28
飚飙 发表于 2020-3-13 11:22
麻醉科经验还是相对足的,重症急诊医生真的是在暴力插管,不忍直视

万事开头难
麻醉科医生开始也会遇到很多问题。
其实面对存在对抗患者的气管插管,急诊重症的医生机会更多,经验积累的更快!当然了,需要科室拿出勇气和魄力。

作者: 飚飙    时间: 2020-3-13 16:30
wayne1983 发表于 2020-3-13 15:28
万事开头难
麻醉科医生开始也会遇到很多问题。
其实面对存在对抗患者的气管插管,急诊重症的医生机会更 ...

现在都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有麻醉科干谁会自己干呢,多一个人承担责任

作者: wayne1983    时间: 2020-3-13 16:36
飚飙 发表于 2020-3-13 16:30
现在都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有麻醉科干谁会自己干呢,多一个人承担责任

这就是题目讨论的内容了 ,以后麻醉科医生定位   麻醉科发展   需要有能力有魄力的青年才俊,肩负使命、着眼未来,为学科发展贡献力量。

作者: 飚飙    时间: 2020-3-13 17:09
wayne1983 发表于 2020-3-13 16:36
这就是题目讨论的内容了 ,以后麻醉科医生定位   麻醉科发展   需要有能力有魄力的青年才俊,肩负使命、 ...

任重而道远啊

作者: 朱晓军    时间: 2020-3-13 17:43
反正收不回来,不如把气管插管这块给重症,毕竟要插管的病人都是重症病人。
作者: tsilinwoo008    时间: 2020-3-14 10:32
本帖最后由 tsilinwoo008 于 2020-3-14 13:31 编辑
wayne1983 发表于 2020-3-13 16:36
这就是题目讨论的内容了 ,以后麻醉科医生定位   麻醉科发展   需要有能力有魄力的青年才俊,肩负使命、 ...


麻醉学科的发展之所以困境重重,关键的原因是缺人,没有人愿意干麻醉。从建国开始算起,至今70多年,前40年(截止到1989年)老一辈麻醉学专家把麻醉引领和开创到一个高度:疼痛学和重症医学成为麻醉学的亚学科,但很多护士进入临床麻醉,学科地位低下;后30年麻醉学系本科教育致麻醉队伍学历提升,临床麻醉整体地位上升,但仍然缺人,麻醉学科无力顾及疼痛学和重症医学的发展,逐渐失去两个亚学科疼痛学和重症医学;现在要停止麻醉学系本科教育,同时要向围术期医学转变,尽管国家七部委下文要加强麻醉学科的发展,但因为同样缺人,还是无力发展疼痛学和重症医学两个亚学科,结果麻醉学向围术期医学转变可能变成围着手术打转。



作者: wayne1983    时间: 2020-3-16 11:14
tsilinwoo008 发表于 2020-3-14 10:32
麻醉学科的发展之所以困境重重,关键的原因是缺人,没有人愿意干麻醉。从建国开始算起,至今70多年,前 ...

缺人的本质  又是一个大家可以讨论的地方了  呵呵1

作者: 麻坛长命草    时间: 2020-3-16 16:00
朱晓军 发表于 2020-3-13 17:43
反正收不回来,不如把气管插管这块给重症,毕竟要插管的病人都是重症病人。

双手赞成,无法改变,那就直面!

作者: anesthesia    时间: 2020-3-22 22:13
跟我们医院的状况一样。
喊我们去插管,就像麻醉科是一个工具一样。
气管导管插完后,一帮教授开始分析解剖,病理,生理,药理,诊断,鉴别诊断……
麻醉医生就是个简单工具而已
我们真的该反思一下这种现状了
这次新冠肺炎疫情,麻醉科气管插管暴露在了全国人民的眼皮子底下
我感觉这事儿不能大肆宣传
老百姓不懂
但各医学专业的都把麻醉专业看扁了

作者: yjz0935    时间: 2020-3-23 10:17
意大利似乎不是这样,看新闻都是麻醉医生冲在最前线,是意大利重症还归属麻醉科吗?
作者: tsilinwoo008    时间: 2020-3-24 17:49
本帖最后由 tsilinwoo008 于 2020-3-24 21:49 编辑
anesthesia 发表于 2020-3-22 22:13
跟我们医院的状况一样。
喊我们去插管,就像麻醉科是一个工具一样。
气管导管插完后,一帮教授开始分析解 ...

     麻醉学科需要我们学会的领导具有大麻醉科的思维,而不是将目光局限在手术。所谓大麻醉科就是要将国家赋于麻醉学科的内涵疼痛治疗、临床麻醉和重症急救真正落实下来,形成疼痛治疗、临床麻醉和重症急救三位一体的完整结构,然后大量扩招麻醉学系的本科生,通过人海战术逐渐占领疼痛科和重症医学科的重要位置,从而逐步收回这两个亚学科。
      这里面最关键的是要扩大麻醉学系本科招生,而不是象有的专家讲的那样要取消麻醉学的本科招生,否则过几年麻醉科又招不到人,人员更紧缺,哪里还有什么精力发展疼痛科和重症医学科,不仅如此,麻醉科可能更加萎缩和困顿。
      

作者: aaa999aaa999    时间: 2020-3-27 16:12
tsilinwoo008,讲的很有道理。
作者: 丹江口    时间: 2020-3-28 16:48
为什么没有干?这是个沉重的话题,我们都知道也不知道,我们想改变可是很难,我们都怀疑自己的职业生涯还有职业成就感。当需要你时你就是全方位的麻醉医生,当分配时你可能就是辅助科室的,甚至还不如人家。不知道自己究竟是医生还是技师?
作者: 水术士    时间: 2020-3-28 19:11
本帖最后由 水术士 于 2020-3-28 19:34 编辑

麻醉专业何去何从?显然不是我一个小虾米能管到的事。
但囿于气管插管、分娩镇痛、无痛检查等等一地而自鸣得意之辈,对于未来个人及整个行业发展有个毛用。如危重抢救,麻醉科能做到的其实很多很多,如只是插管,被当成工具,恐也无可非议。
当下现实最应关注的,应该麻醉专业的职业耗竭才是,职业耗竭情况及低职业成就感正在一步步将麻醉医生吞得一干二净,尊严、脑力、体力。。。。。
最后,向此次麻醉同仁付出所有的辛苦和取得的所有成果致以最高敬意!


作者: tsilinwoo008    时间: 2020-3-29 19:27
本帖最后由 tsilinwoo008 于 2020-3-29 19:29 编辑

突然想到麻醉科医生现在仍然能在急救时分到一杯羹的原因:平时病房、急诊和ICU抢救插管时都是病人快死的时候,这时病人基本已经松弛了,插管不难;而象SARS和新冠的病人插管时绝大多数还是清醒的,风险又高,需要使用麻醉药和肌松药,但这些药都是管制的,其它科也拿不到,即使有也不多,所以不得不求助麻醉科和麻醉科医生,否则其他专科是不会找麻醉科医生来插管的。不知道我的想法对不对?
作者: lilihua75    时间: 2020-3-30 16:31
tsilinwoo008 发表于 2020-3-14 10:32
麻醉学科的发展之所以困境重重,关键的原因是缺人,没有人愿意干麻醉。从建国开始算起,至今70多年,前 ...

动不动就说缺人,哪里缺人了?是执业范围限制了麻醉的发展好吗?是自己作死,非要省事把重症和疼痛都丢了。现在干重症和疼痛都要分开注册了,规培麻醉又考不了重症的中级。

就像注册眼耳鼻喉科的分开眼科和耳鼻喉科规培,但找工作的时候耳鼻喉比眼科好找工作多了,待遇也比眼科好。执业范围限制了科室的发展还不清楚吗?

作者: lilihua75    时间: 2020-3-30 16:35
水术士 发表于 2020-3-28 19:11
麻醉专业何去何从?显然不是我一个小虾米能管到的事。
但囿于气管插管、分娩镇痛、无痛检查等等一地而自鸣 ...

前几年不是想取消麻醉学专业,想通过人少的方式变相提高麻醉科的待遇吗?成功了吗?都不知道这些麻醉大咖是怎么想的,学学意大利的重症归于麻醉科管理

作者: tsilinwoo008    时间: 2020-3-30 17:48
lilihua75 发表于 2020-3-30 16:31
动不动就说缺人,哪里缺人了?是执业范围限制了麻醉的发展好吗?是自己作死,非要省事把重症和疼痛都丢了 ...

我们现在注册的执业范围大的很,是外科专业,开胸开颅你都可以做。

作者: wayne1983    时间: 2020-3-30 21:54
麻醉同仁的血还是热的!这是最值得欣慰的。麻醉小虾米也好,大螃蟹也罢,我们都是这个行业的从业者,职业发展也是息息相关。从新冠急救插管看职业前景也是麻醉人的职业思考······无关对错······
作者: cxydora    时间: 2020-3-31 13:02
气管插管只是用来宣传的一个点而已,没必要这么较真吧。况且这里参与讨论的同仁很多没进过重灾区,真实的感受过惨状吧。如果在最困难时期真正经历过,不会讨论我们做了什么,而是真的想多做点什么。此番言论纯属根据个人经验有感而发,不喜勿喷




欢迎光临 新青年麻醉论坛 (https://xqnmz.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