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青年麻醉论坛
标题: 医闹盛行何日休?!--《医者仁心》热播之际发生的医闹 [打印本页]
作者: yjcep 时间: 2010-12-17 13:08
标题: 医闹盛行何日休?!--《医者仁心》热播之际发生的医闹
医闹盛行何日休?!
——医闹引发的思索
正值央视八套热播第一部正面直击中国医疗界生存状态及困境、不回避医患矛盾的揭秘之作,优秀的现实主义精品力作——医疗大剧《医者仁心》之际,我院又出现一起医闹。
原来,患者×××自南昌某院手术出院复入我院外科后续治疗,二天后如厕时突发大面积脑溢血,昏倒于医院卫生间,经救治无效身亡。事发后,家属停尸病房,花圈满院,关闭门诊,咆哮公堂。昨天下午终以医院赔款而平息。对此,许多职工颇有微词,长此以往,医院将何以为继?今天上午九时一刻许,医院职工自发组织,打着“医者仁心”的横幅(见下图),准备游行示威,前往县委县政府集体上访,但不知何故被制止。
[attach]13347[/attach] [attach]13348[/attach]
不知何时谁发明了医闹,让全国群起而效之,且有愈演愈烈之势。中国医改几十年,为何仍以失败而告终?这难道不值得全社会认真思考吗?
美国是个高度重视人权的国家,把人的生命看得很重,所以最优秀的人才方能进入医学院校,医生的准入制度非常严格。医学生大学毕业后要经历严格的住院医师培训,并经过严格的考核方可取得相应的行医执照。一旦出现差错或医德败坏,将吊销行医执照。当然与之相应,医生的工资在全美国也是最高的(见附件),所以医生也无需去苦心积虑捞取非法收入,只要专心钻研医术就行了。
纵观内地一些医院的现状令人心忧。医生队伍良莠不齐、学术气氛不浓、人才激励机制欠缺。例如有些钻研业务的医生考取了高级或中级职称,医院却仍然采用多年前稀少的职称编制,既不能正式聘用,又不解决内聘,一些有后台会关系的低职称医生或“王冬”式的医生却能雄居科室领导或学科带头人的地位,这势必形成不讲业务不思进取的不良导向,是医疗事故和纠纷的极大隐患。如果增加聘用优秀医生,少量的资金投入可形成多钻业务少钻政治的正确导向,将会提高医疗水平,减少医疗事故或纠纷后导致的巨额赔偿,何乐而不为?
受经济利益驱使,患方看到医闹有利可为,不管是否有理,先闹再说。甚至有形成专业的“医闹公司”之苗头。老百姓的思想道德素质也有待提高。
温总理说过“健康是最大的民生。”可医闹盛行何日休?中国医改任重而道远啊?……
(2010年12月17日)
附件: >>>美国十份最高收入工作
相关链接>>>在线播放33集高清电视连续剧《医者仁心》
作者: wuzhiping 时间: 2010-12-17 20:15
中国的医疗剧始终离不开医药代表、红包、医闹等。为什么不能拍像豪斯医生等电视剧呢?应该多拍一些正面的、积极向上的、反应医务人员救死扶伤的医疗电视剧、让人们对医生、医院有从新的认识。还有日本的好几部电视剧也挺好看的,医龙、白色巨塔、仁医等。
作者: lbf123 时间: 2010-12-19 08:09
麻醉医师啊,咱们什么时候收入能往前靠靠啊
作者: dupeng 时间: 2010-12-19 18:43
中国特色的和谐,不知何年才结束
医闹,中国特色
作者: a0a0a0b0 时间: 2010-12-19 22:50
如楼主所言,造成当前这种医疗环境和医患关系是多因素的。我们呼吁政府政策倾斜,呼吁民众提高素质给与理解的同时,更重要的是提高我们的自身素质,或许身边的你、我、他都很努力,都很敬业,也都无愧于“医者仁心”这几个字,但是毕竟也还有很大一部分人的所作所为并非如此,这一部分人的所作所为,毁坏的是医生的整体形象。当我们自己作为患者或者家属到不熟悉的医院就医时,所接受的或许也有被群众所不满的医疗服务,我们没办法去左右政府的决策,更没办法去改变大众的思想,唯一能改变的是我们自己的行为。怨天尤人、恐惧医闹,害怕纠纷,解决不了任何问题,重要的是我们自己要技术过硬,有理有据,无愧于心。
作者: 朱晓军 时间: 2010-12-21 19:43
温总理说过“健康是最大的民生。”可医闹盛行何日休?中国医改任重而道远啊?……
作者: 御风行者 时间: 2010-12-22 11:42
“中国医改几十年,为何仍以失败而告终?”
————————
这场改革之所以失败,因为这是一场推卸政府办医责任的“改革”。公立医院的政府补偿严重不足,导致医院以药养医,公立医院失去了公益性质,这又将医师直接推到了和患者冲突的处境,出了医疗事故只会找几个医生作替罪羊,转移视听转移矛盾。
作者: 御风行者 时间: 2010-12-22 11:47
回复 2# wuzhiping
作为严肃题材的文艺作品,应当是反应现实,应当针砭时弊,而不是粉饰太平。
作者: limazi 时间: 2010-12-23 00:49
当中国的医生难 当中国的麻醉师更难
作者: 风神 时间: 2010-12-24 23:07
麻醉医师地位太低呀。
作者: shenxiu2 时间: 2010-12-25 19:25
本帖最后由 shenxiu2 于 2011-1-22 18:27 编辑
国家得有一个健全有效的医生行医管制制度,并且严格执行.这在人口很大的中国是很艰难的一个任务和过程.
再有就是医患间的第一时间有效的沟通. 还有和媒体之间的沟通.
不能让媒体一面倒的报导.因为媒体对民众的影响很大,会形成一种对医者的负面印象,使他们产生偏见,阻碍有效和互相信任的沟通.
医闹往往造成医生保护自己多过为病人谋益的一种行医方式 , 因为医生们心寒之后,往往会不顾医德或妥协现实. (在医者仁心剧里最后一段钟立行和叶记者争执打架时说的话是很有道理的.)
在国外, 所带来的后果有:医疗专业保险费用上升, 医生收费上升. 举例说,妇产科和整型科的保费是最高的,为什么呢?因为此行业面对医疗纠纷和被控上法庭的机会最高. 那么医生如何平衡这些须付的费用呢-----涨收费.
结果最后吃亏的还是民众.
作者: 御风行者 时间: 2011-1-9 15:46
本帖最后由 御风行者 于 2011-1-9 20:27 编辑
回复 12# shenxiu2
1、赞同“国家得有一个健全有效的医生行医管制制度”,改革的根本在于医院财政制度与人事制度,如果不能在源头治理,其他改革都是打水漂。
2、赞同“医患间的第一时间有效的沟通”,在我们的调研中,发现这些大型医院对患者投诉的处理是低效甚至无效。实际上,许多医患冲突的爆发就是因为患者家属不满医院迟迟“不给个说法”,直到闹得不可开交医院主要领导才出来谈判——这时也往往就是付钱了事,也并不愿意进一步完善现有的患者投诉管理——至少我们接触的单位如此。
3、“妇产科和整型科的保费是最高的,为什么呢?因为此行业面对医疗纠纷和被控上法庭的机会最高. 那么医生如何平衡这些须付的费用呢-----涨收费.”
据我所知,产科医师的保费最高是因为产科本身的风险极大,这导致了患者提起赔偿诉讼时所主张的赔偿额巨大,例如在十年前美国的Vlasny case中,小女孩因遭受脑损伤并失去手臂而获得了1亿美元的赔偿,这笔赔偿的主要部分是针对女孩的非经济损失(即痛苦与创伤、精神损害、生活乐趣之损失等)而提供的救济。由于这类案件赔偿数额极高,在上个世纪70年代就引发争议,并导致个别州出台侵权法改革以限制非经济损失的赔偿额,例如加利福尼亚州即针对法定赔偿限额最早进行立法(Medical Injury Compensation Reform Act),值得一提的是这类限制非经济损失赔偿额的立法本身是否正当一直备受争议。为了平衡费用,保险公司一般会提高保费,但保费受到行业规则所制约因而不能偏离合理范围,所以不少保险公司干脆不对医生提供保险服务或者退出市场。话说回来,美国的医疗责任保险危机和我们医师们所遭遇的问题具有本质区分。
作者: adcc5460 时间: 2011-1-10 11:24
很久沒来论坛逛了,看到论坛有人能够非常理性对待这些事情,不能不高兴啊!
作者: 冷冰雁 时间: 2011-1-11 11:38
麻醉医生就是幕后工作着,压力大,地位第........
作者: matang 时间: 2011-1-11 21:04
很多人,甚至是医院工作者,还不拿我们麻醉当临床呢,我们的提心吊胆是外人没法感受与理解的。政府不作为,医院要生存,患者医院闹,共同来受罪。
作者: 御风行者 时间: 2011-1-12 00:31
回复 16# 冷冰雁
请允许我将以下这篇文章与麻醉论坛的医师和护士们一起分享,这篇文章里的一些话曾经陪伴着我度过某些漫长而黑暗的夜晚。
——————————————
鲁迅:《这样的战士》
要有这样的一种战士——
已不是蒙昧如非洲土人而背着雪亮的毛瑟枪的;也并不疲惫如中国绿营兵而却佩着盒子炮。他毫无乞灵于牛皮和废铁的甲胄;他只有自己,但拿着蛮人所用的,脱手一掷的投枪。
他走进无物之阵,所遇见的都对他一式点头。他知道这点头就是敌人的武器,是杀人不见血的武器,许多战士都在此灭亡,正如炮弹一般,使猛士无所用其力。
那些头上有各种旗帜,绣出各样好名称:慈善家,学者,文士,长者,青年,雅人,君子……。头下有各样外套,绣出各式好花样:学问,道德,国粹,民意,逻辑,公义,东方文明……
但他举起了投枪。
他们都同声立了誓来讲说,他们的心都在胸膛的中央,和别的偏心的人类两样。他们都在胸前放着护心镜,就为自己也深信在胸膛中央的事作证。
但他举起了投枪。
他微笑,偏侧一掷,却正中了他们的心窝。
一切都颓然倒地;——然而只有一件外套,其中无物。无物之物已经脱走,得了胜利,因为他这时成了戕害慈善家等类的罪人。
但他举起了投枪。
他在无物之阵中大踏步走,再见一式的点头,各种的旗帜,各样的外套……
但他举起了投枪。
他终于在无物之阵中老衰,寿终。他终于不是战士,但无物之物则是胜者。
在这样的境地里,谁也不闻战叫:太平。
太平……。
但他举起了投枪!
一九二五年十二月十四日。
作者: a0a0a0b0 时间: 2011-1-13 14:32
回复 冷冰雁
请允许我将以下这篇文章与麻醉论坛的医师和护士们一起分享,这篇文章里的一些话曾经陪伴着 ...
御风行者 发表于 2011-1-12 00:31
鲁迅先生的这篇文章读起来比较隐晦难懂,百度出一篇讲解,大家一起学习。
文章讲解:
《这样的战士》,说战士举起投枪,向敌人掷去,“一切都颓然倒地;——然而只有一件外套,其中无物。无物之物已经脱走”,战士“终于在无物之阵中老衰,寿终”。什么叫“无物之阵?”就是你要做一件事,分明感觉到敌人(反对者,阻力)的存在,但却摸不首,抓不住,无从和它对垒交战,但你终是失败者,什么事也办不成。这就是民间所说的“鬼打墙”。人走在旷野上,明明看见有鬼,一拳打过去,却扑了个空;鬼又另一面出现,再出去,仍然扑空,鲁迅曾说,在中国搬动一张桌子也要流血,中国办事之难,就难在到处都是“无物之阵”。恐怕每人中国人(包括在座的每一个同学)对此都有深切的体验吧,“无物之阵”是深知中国的鲁迅对国情的一个相当深刻的概括(与发现)。鲁迅认为,这种“无物之阵”是敌人(反对者)的一个策略、手段。所以他笔下的战士走进无物之阵时,“所遇的都对他一式点头。它知道这点头就是敌人的武器,是杀人不见血的武器。”鲁迅进一步分析说,中国的反对改革者,对于任何变革的努力,首先是“压”,压不住就变,变得仿佛与你一样,即所谓“咸与维新”,于是对者(敌人)突然消失了,满天下都是改革,改革,改革……,以至真正的改革者,反而羞于谈改革了。
但反对之心其实并没有变,一理有机会变会反冲例算,原来“改革一两”,现在就要“反对一斤”。中国的反对改革者其实是比改革者要有经验,厉害得多,也坚定得多,中国的改革者往往是过分的天真,也过分的软弱了。何况反对改革者还得到中国传统的支持。这就是鲁迅所说的“无物之阵”的另一方面:这是千百年形成的,千百万人的习惯势力,鲁迅又称之为“无主名,无意识的杀人团”。鲁迅说:“死于敌人的锋刃不足悲苦,死于不知何来年暗器,却是悲苦,但最悲苦的是死于慈母或爱人误进的毒药,战友乱发的流弹,细菌并无恶意的侵入”。正因为反对(阻力)来自母亲、爱人、战友这样一些“爱我者”,而且又是无意的,出于善意的(至少是无恶意),这就既难以识别,不易防备,又无法公开对阵,其可怕之处也在这里。鲁迅还发现,无物之阵的可怕还在于它的“不明确,含糊不清”。鲁迅曾问过当时的年轻人:最可怖的鬼是什么?不知同学们有没有考虑过这样的问题?有人说“三头六臂”的鬼最可怕;鲁迅说,不,这样的鬼虽然有多头多臂,即使是三个,六个,或更多,毕竞有个数目,就有一个限度,也就不可怕,或者说,它的可怕也是有限的。只有没有眼睛,没有眉毛、嘴巴的“浑沌鬼”,唯其含胡不清,不知背后还藏着什么才最可怕。鲁迅还举了一个例子,说当年骆宾王写文章大骂武则天,武则天看了,不过微微一笑,因为无论列举了多少条,骂得如何刻毒,武则天一看,心里就有数了,无非就是这些问题,一明确,就不可怕了。鲁迅说,如果是我,就不这么骂,而是把武则天拉到大庭广众之中,指着她说:“大家看,她是多么,多么……”点点点点,就是不点明,你这里一点,她就一哆嗦,因为她个知道要宣布她什么新的罪状,她怕就怕在充满了种种暗示,却又不明确,应该说,鲁迅所遇到的正是这样一些“含糊不清”的“无物之阵”,不知道会在什么时候,从什么地方,以什么名目,来向他发起攻击,就只能时时处于紧张的戒备状态中,这对人的身、心都是极大的伤害,鲁迅可以说是深受“无物之阵”的折磨,以至身心交瘁,而在50多岁的年龄年就过早的逝世了的。中国的“无物之阵”的这种“磨杀”思想战士的力量,真是令人不寒而栗。
作者: a0a0a0b0 时间: 2011-1-13 14:53
感谢御风行者战友的分享,鲁迅先生的确是笔触犀利、掷地有声。当今社会的“白衣战士”何尝不是在这种无物之阵中或奋力挣扎、或苟活度日、或颓然倒下。。。。。。
我的一个同事,一个优秀的外科医生,一个为人热心、谨慎、谦和、正直的人,众人中的“老实人”,因为疲于应付工作中的各种压力和矛盾,内外交困之下,抑郁了,自杀辞世。
事情过去半年之久,提起来仍然不能释怀。人活着,就有很多无奈,当环境适应不了你,你就要去努力适应环境,即便你非常鄙夷唾弃这种环境,也要努力生存下去,活着就还有希望,倒下了也就意味着希望也随之破灭。
活着就是硬道理。
作者: sunjug 时间: 2011-1-13 18:52
在中国当官,那真是天堂啊啊,M国的公务员引发众怒就要挨枪子,中国的官员换个地方又是一条好汉
作者: 心超 时间: 2011-1-22 09:11
回复 18# 御风行者
读鲁迅作品有感,与御风行者共勉
人需要自信心,可是一个人的自信心从哪里来?是一个人身上的光环么?是日进斗金么?是前呼后拥么?是酒山肉海么?
说的直白一点,人的自信心是自我认同和社会信任的统一。人要获得自我认同很容易,多做自我表扬即可(骄傲),你也可能获得别人口头上的信任
(恭维),一个自傲的人生状态和只听的谗言媚语的人生状态是不美好的,说重点有些可怜,我们来到这个世界,要用自己短暂的几十年追寻到什么,
什么是最美好的精神状态;人要获得自我认同也很难,当我们发现自己身边有更美好的人格存在的时候,我们会羡慕,我们会效仿,甚至挑战自己,这
也无端带来压力和痛苦(嫉妒)。那么我要叩问这个世界!什么是最美好的人格?我们无需羡慕尔虞我诈,争权夺利,我们无需关注玩权者获得了爵
位,玩人者获得信任,玩情者获得美色,玩资本者获得金钱......,你也许会说:为什么/难道这不是我们要追求的么?因为他们脸上不光彩,因为他们痛
苦是因为他们还没有能力给我们什么,也得不到我们的尊重,50而知天命,他们费尽周折实现的不是完善的人格。
人最大的本性是社会性,人的自信的根源来自社会,我们来到这个世界上,伴随这个社会一起成长,怀着一颗美好的心,目睹林林总总的人性,也许
会对人生产生怀疑和迷茫,也许会止步不前,或许还会孤独,但是没关系。要相信我们自己,要把个人的自信转化为集体的信心,我们是自食其力的劳
动者,我们有知识和本领,我们有创造力,我们靠自己,只有这样就会逐渐有能力给予,只要我们有能力给予,给予他人空间,给予他人机会,我们的
世界会逐渐发生变化,我们会发现自己的空间在逐渐扩大,机会越来越多,心灵反而越来越宁静!这时候我们的人格才会渐渐地走向成熟。
新青年麻醉论坛战友 心超
作者: 橙子潮 时间: 2011-1-27 20:25
中国的医疗环境让人汗颜,
在这种环境中社会要求我们做到什么,我们自己应该做到什么呢?
麻醉的地位很低,什么时候才能像M国一样排到前列啊?
欢迎光临 新青年麻醉论坛 (https://xqnmz.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