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心超 于 2014-8-25 12:25 编辑
超声病案讨论专场 时间:2014.9.14 地点:成都市新会展中心第六分会场
病 例 讨 论(四)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 周晓霞 病例简介:患者:女,61岁,因“反复胸闷气急2年,再发7天”入院。 现病史: 2年前患者活动后出现胸闷气急,休息后缓解,当时无黑蒙晕厥,偶有左胸前区闷痛,能自动缓解,当时未重视。7天前胸闷胸痛再发且加重,当地医院TTE提示:阵发性房颤,房间隔缺损。建议上级医院就诊。门诊拟“心房颤动,房间隔缺损”收治入院。 体格检查:一般情况良好,神志清,活动自如。T:36.3度,P:88次/分,R:20次/分。BP:133 / 68mmHg,身高:144cm,体重:35 Kg。 胸廓对称,两肺呼吸音清,未闻及罗音。在肺动脉瓣区可闻及低沉的收缩期杂音。腹软,肝脾未触及。下肢无水肿。 辅助检查:心电图:1)心房颤动 2)不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 3)ST-T改变 TTE: 1)先天性心脏病房间隔缺损(双孔型);2)右心增大;3)三尖瓣中等量反流,中度肺动脉高压,肺动脉增宽;4)房颤 胸片:两肺纹理增粗,心影增大 实验室检查:基本在正常范围内 诊断:先天性心脏病房间隔缺损 三尖瓣关闭不全 心房颤动 拟行手术:体外循环下房缺修补+三尖瓣成形+左心房折叠 麻醉及手术经过:患者入室后,予面罩吸氧,心电监护示:Bp128/75mmHg,P83次/分,R16次/分,SpO297%。常规麻醉诱导:缓慢静注力月西2mg,舒芬30ug,爱可松50mg,福尔利10mg,辅助通气,5分钟后行气管插管,过程顺利。丙泊酚、舒芬太尼静脉泵注维持麻醉。考虑患者体重小,未予放置食道超声。切皮1小时后完成体外循环下房缺修补+三尖瓣成形+左心房折叠术,拔除腔静脉及左房引流管。开放升主动脉1分钟后自动复跳,静脉泵注米力农、肾上腺素、硝酸甘油,MAP约80mmHg,心率约90次/分。10分钟后,心电图先出现S-T段严重压低,继而出现室上速,血压下降(70--50/55--38mmHg),心室率又增快达140--160次/分,CVP增高,术野见右心膨胀明显。 问题: 患者可能出现了什么情况?如何处理? 问题:此类患者术前如何评估,避免出现此类情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