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吧,现在我们来捋一下思路……故事是这样发生的:很久很久以前(大约8年前吧),加拿大的医疗血液供应发生了不经心的变化,在2008年改变了对全血的处理。这个研究小组在分析临床受血者的数据时,发现全血供应前的处理过程与受血患者临床死亡率之间,似乎有某种冥冥的联系……2015年3月,改文章发表的整整一年前,另一篇发表在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上的文章(PMID: 25853745 ,DOI:10.1056/NEJMoa1500704)也报导了异常现象,即新鲜红细胞的输注不但不能降低患者90天死亡率,反而使其增加了1.7%。大家以前都觉得血液制品应该是越新鲜越好,但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该研究发现,储存6天的红细胞比储存22天的红细胞的受血者死亡率更高!
相关基础研究还表明,新鲜全血ATP含量低于新鲜红细胞,并且有更高的细胞外K+浓度。相比于其他全血制品或红细胞制品,新鲜全血非红细胞的微囊泡(non-RBC micro vesicles)浓度减少,线粒体DNA降低,游离DNA(cell-free DNA ,cfDNA)浓度增加。而已知cfDNA与血栓形成相关,并且是脓毒血症和败血症的预测因子,与患者临床预后密切相关。好了,总之,贮存小于7天的全血是不好的,对于表情如下的小伙伴,快去研习一下原文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