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青年麻醉论坛

 找回密码
 会员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快捷登录

搜索
热搜: 麻醉 视频 中级
查看: 8365|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麻醉输血指南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10-14 13:03:3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田玉科(执笔)、岳云、姚尚龙、黄文起、叶铁虎、吴新民
围术期输血是指在围术期输入血液(包括自体血以及异体全血、红细胞、血
小板、新鲜冰冻血浆和冷沉淀等)。成分输血是依据患者病情的实际需要,输入
有关的血液成分;成分输血具有疗效好、副作用小、节约血液资源以及便于保存
和运输等优点。辅助治疗是指为避免或减少失血或输入异体血所使用的药物和技
术。本指南不具备强制性,亦不作医学责任认定和判断的依据。
一、术前评估
1、了解过去有无输血史,有输血史者应询问有无输血并发症;
2、了解有无先天性或获得性血液疾病;
3、了解有无服用影响凝血功能的药物,如阿司匹林、华法令等;
4、了解有无活动性出血或急、慢性贫血情况;
5、一般体格检查;
6、了解实验室检查结果,包括血常规、凝血功能检查、肝功能、血型鉴定(包
括ABO 血型和Rh 血型)、乙肝和丙肝相关检查、梅毒抗体以及HIV 抗体等;
7、术前重要脏器功能评估;
8、告知患者及家属输血的风险及益处。
二、术前准备
1、填写《临床输血申请单》,签定《输血治疗同意书》;
2、血型鉴定和交叉配血试验;
3、停止或调整抗凝药物,可预防性给药改善凝血功能(如氨甲环酸和6-氨基
乙酸等)。择期手术患者可推迟手术直至抗凝药物的效力消失;
4、对慢性贫血、肾功能不全或拒绝输血的患者术前可考虑使用促红细胞生
成素。
5、血液病患者术前应进行病因治疗和/或全身支持治疗,包括少量输血或成
分输血、补铁、加强营养等;
6、如患者选择自体输血且条件许可时,可在术前采集自体血;
7、Rh 阴性和其他稀有血型患者术前应备好预估的需要血量。
三、围术期输血及辅助治疗
围术期应监测失血量(定时观察手术野并与手术医生进行交流,以评价是否
存在大量的微血管渗血;采用标准方法对失血进行量化,如吸引器和纱布计量
等)、重要脏器是否存在灌注或氧供不足(可采用的监测系统包括血压、心率、
脉搏血氧饱和度、尿量、心电图以及超声心动图、混合静脉血氧饱和度、血乳酸
和pHi 等)、血红蛋白量或红细胞压积(Hct)和凝血功能[包括血小板计数、PT、
APTT、INR 以及血小板功能评估、血栓弹性图(TEG)、纤维蛋白原水平等]以
指导输血。
1、浓缩红细胞
用于需要提高血液携氧能力,血容量基本正常或低血容量已被纠正的病
(1)血红蛋白>100g/L 的患者围术期不需要输红细胞。
(2)以下情况需要输红细胞:
1 血红蛋白<70g/L;
2 术前有症状的难治性贫血患者:心功能Ⅲ~Ⅳ级,心脏病患者(充血性心
力衰竭、心绞痛)及对铁剂、叶酸和维生素B12 治疗无效者;
3 术前心肺功能不全和代谢率增高的患者(应保持血红蛋白>100g/L 以保
证足够的氧输送);
(3)血红蛋白在70~100g/L 之间,根据患者心肺代偿功能、有无代谢率增
高以及年龄等因素决定是否输红细胞;
(4) 临床工作可按下述公式大约测算浓缩红细胞补充量。浓缩红细胞补充
量 =(Hct 预计×55×体重—Hct 实际测定值×55×体重)/0.60。
2、浓缩血小板
用于血小板数量减少或功能异常伴异常渗血的患者。
(1)血小板计数>100×109/L,不需要输血小板;
(2)术前血小板计数<50×109/L,应考虑输注血小板(产妇血小板可能低
于50×109/L 而不一定输注血小板);
(3)血小板计数在(50~100)×109/L 之间,应根据是否有自发性出血或伤
口渗血决定是否输血小板;
(4)如术中出现不可控性渗血,经实验室检查确定有血小板功能低下,输
血小板不受上述指征的限制。
(5)血小板功能低下(如继发于术前阿斯匹林治疗)对出血的影响比血小板
计数更重要。手术类型和范围、出血速率、控制出血的能力、出血所致的后果以
及影响血小板功能的相关因素(如体温、体外循环、肾衰、严重肝病等),都是
决定是否输血小板的指征;
(6)每单位浓缩血小板可使成人增加约(7 ~ 10)×109 血小板数量。
3、新鲜冰冻血浆(FFP)
用于围术期凝血因子缺乏的患者。研究表明北美洲、欧洲的白种人维持30%
凝血因子浓度或不稳定凝血因子仅需维持5%~20%,就可以达到正常凝血状况。
使用FFP 的指征:
(1)PT 或APTT>正常1.5 倍或INR>2.0,创面弥漫性渗血;
(2)患者急性大出血输入大量库存全血或浓缩红细胞(出血量或输血量相
当于患者自身血容量);
(3)病史或临床过程表现有先天性或获得性凝血功能障碍;
(4)紧急对抗华法令的抗凝血作用(FFP:5~8ml/kg);
(5)每单位FFP 可使成人增加约2%~3%的凝血因子,或使用10~15ml/kg,
可以达到正常凝血状态,同时需要根据临床症状和监测结果及时调整剂量。
不应该将 FFP 作为容量扩张剂。
4、冷沉淀
若条件许可,对出血患者应先测定纤维蛋白原浓度再输注冷沉淀。
(1)纤维蛋白原浓度>150mg/dl,一般不输注冷沉淀;
(2)以下情况应考虑输冷沉淀:
1 存在严重伤口渗血且纤维蛋白原浓度小于80-100mg/dl;
2 存在严重伤口渗血且已大量输血,无法及时测定纤维蛋白原浓度;
3 儿童及成人轻型甲型血友病、血管性血友病、纤维蛋白原缺乏症及凝血
因子Ⅷ缺乏症患者;
4 严重甲型血友病需加用Ⅷ因子浓缩剂。
(3)纤维蛋白原浓度应维持在100~150mg/dl 之上,应根据伤口渗血及出
血情况决定补充量。一个单位冷沉淀约含250mg 纤维蛋白原,使用20 单位冷
沉淀可恢复到必要的纤维蛋白原浓度。
5、全血
用于急性大量血液丢失可能出现低血容量休克的患者,或患者存在持续活动
性出血,估计失血量超过自身血容量的30%。
6、大量失血的药物治疗
围术期首先除外外科引起的出血后,应考虑使用去氨加压素或局部止血药
(如纤维蛋白胶或凝血酶凝胶)。
大失血时,若传统的治疗手段均失败,可考虑使用重组活化Ⅶ因子。
7、相关因素的治疗
避免围术期低温,当体温<340C 将影响血小板功能和延长凝血酶激活。
及时诊断并有效治疗严重酸中毒和严重贫血,当pH<7.10 也明显影响凝血功
能。Hct 明显下降也影响血小板粘附和聚集。
四、自身输血
自身输血可以避免输注异体血的输血反应、血源传播性疾病和免疫抑制,对
一时无法获得同型血的患者也是唯一血源。
1、贮存式自身输血
术前一定时间采集患者自身的血液进行保存,在手术期间输用。
(1)适应证
1 只要患者身体一般情况好,血红蛋白>110g/L 或红细胞压积>0.33,行
择期手术,患者签署同意书,都适合贮存式自身输血;
2 术前估计术中出血量超过自身循环血容量15%且必须输血的患者;
3 稀有血型配血困难的患者;
4 对输异体血产生免疫抗体的手术患者。
(2)禁忌证
1 血红蛋白<100g/L 的患者;
2 有细菌性感染的患者;
3 凝血功能异常和造血功能异常的患者;
4 对输血可能性小的患者不需做自体贮血;
5 对冠心病、严重主动脉瓣狭窄等心脑血管疾病及重症患者慎用。
(3)注意事项
1 按相应的血液储存条件,手术前3 天完成采集血液(可一次或分多次);
2 每次采血不超过500ml(或自身血容量的10%),两次采血间隔不少于3
天;
3 在采血前后可给患者铁剂、维生素C 及叶酸(有条件的可应用重组人红
细胞生成素)等治疗。
2、急性等容性血液稀释(ANH)
急性等容性血液稀释一般在麻醉后、手术主要出血步骤开始前,抽取患者一
定量自体血在室温下保存备用,同时输入胶体液或一定比例晶体液补充血容量,
使手术出血时血液的有形成份丢失减少。待主要出血操作完成后或根据术中失血
及患者情况将自身血回输给患者。
(1)适应证
1 患者身体一般情况好,血红蛋白≥110g/L(红细胞压积≥0.33),估计术中
有失血量大,可以考虑进行急性等容性血液稀释。年龄不是该技术的禁忌;
2 手术中需要降低血液粘稠度,改善微循环时也可采用。
(2)禁忌证
1 血红蛋白<100g/L;
2 低蛋白血症;
3 凝血机能障碍;
4 不具备监护条件;
5 心肺功能不良患者。
(3)注意事项
1 血液稀释程度,一般使红细胞压积不低于25%;
2 术中必须密切监测患者血压、心电图、脉搏血氧饱和度、红细胞压积以
及尿量的变化,必要时应监测中心静脉压。
4、回收式自身输血
血液回收是指用使用血液回收装置,将患者体腔积血、手术失血及术后引流
血液进行回收、抗凝、洗涤、滤过等处理,然后回输给患者。血液回收必须采用
合格的设备,回收处理的血必须达到一定的质量标准。体外循环后的机器余血应
尽可能回输给患者。回收血的禁忌证如下:
(1)血液流出血管外超过6 小时;
(2)怀疑流出的血液含有癌细胞;
(3)怀疑流出的血液被细菌、粪便或羊水等污染;
(4)流出的血液严重溶血。
五、围术期输血不良反应
常见的输血反应和并发症包括非溶血性发热反应、变态反应和过敏反应、溶
血反应、细菌污染、循环超负荷、出血倾向、酸碱平衡失调、输血相关性急性肺
损伤和传播感染性疾病等。
1、非溶血性发热反应
发热反应多发生在输血后 1~2 小时内,往往先有发冷或寒战,继以高热,
体温可高达39℃~40℃,伴有皮肤潮红、头痛,多数血压无变化。症状持续少则
十几分钟,多则1-2 小时后缓解。
2、变态反应和过敏反应
变态反应主要表现为皮肤红斑、荨麻疹和瘙痒。过敏反应并不常见,其特点
是输入几毫升全血或血液制品后立刻发生,主要表现为咳嗽、呼吸困难、喘鸣、
面色潮红、神志不清、休克等症状。
3、溶血反应
绝大多数是输入异型血所致。典型症状是输入几十毫升血后,出现休克、寒
战、高热、呼吸困难、腰背酸痛、心前区压迫感、头痛、血红蛋白尿、异常出血
等,可致死亡。麻醉中的手术患者唯一的早期征象是伤口渗血和低血压。
4、细菌污染反应
如果污染血液的是非致病菌,可能只引起一些类似发热反应的症状。但因多
数是毒性大的致病菌,即使输入10~20ml,也可立刻发生休克。库存低温条件
下生长的革兰染色阴性杆菌,其内毒素所致的休克,可出现血红蛋白尿和急性肾
功能衰竭。
5、循环超负荷
心脏代偿功能减退的患者,输血过量或速度太快,可因循环超负荷而造成心
力衰竭和急性肺水肿。表现为剧烈头部胀痛、呼吸困难、发绀、咳嗽、大量血性
泡沫痰以及颈静脉怒张、肺部湿罗音、静脉压升高,胸部拍片显示肺水肿征象,
严重者可致死。
6、出血倾向
大量快速输血可因凝血因子过度稀释或缺乏,导致创面渗血不止或术后持续
出血等凝血异常。
7、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失调
库血保存时间越长,血浆酸性和钾离子浓度越高。大量输血常有一过性代谢
性酸中毒,若机体代偿功能良好,酸中毒可迅速纠正。对血清钾高的患者,容易
发生高钾血症,大量输血应提高警惕。此外,输注大量枸椽酸后,可降低血清钙
水平,影响凝血功能;枸橼酸盐代谢后产生碳酸氢钠,可引起代谢性碱中毒,会
使血清钾降低。
8、输血相关性急性肺损伤
是一种输血后数小时出现的非心源性肺水肿,病因是某些白细胞抗体导致的
免疫反应。表现为输血后出现低氧血症、发热、呼吸困难、呼吸道出现液体。
9、传染性疾病
输异体血主要是传播肝炎和 HIV,核酸技术的应用减少了血液传播疾病的发
生率,但迄今为止,疟疾、SARS、Chagas 病和变异型Creutzfeldt-Jakob 症仍
无法监测。
六、围术期输血不良反应的防治
在全身麻醉状态下,输血反应的症状和体征往往被掩盖,不易观察和早期发
现,并且还可能会被漏诊,应引起麻醉科医生的警惕。输血前应由两名医护人员
严格核对患者姓名、性别、年龄、病案号、床号、血型、交叉配血报告单及血袋
标签各项内容,检查血袋有无破损渗漏,血液颜色是否正常。准确无误方可输血。
此外,在输血过程中应仔细、定时查看是否存在输血反应的症状和体征,包括荨
麻疹、发热、心动过速、低血压、脉搏血氧饱和度下降、气道峰压升高、尿量减
少、血红蛋白尿和伤口渗血等。
如发生输血不良反应,治疗措施包括:
(1)首先应立即停止输血。核对受血者与供血者姓名和血型。采取供血者
血袋内血和受血者输血前后血样本,重新化验血型和交叉配血试验,以及作细菌
涂片和培养;
(2)保持静脉输液通路畅通和呼吸道通畅;
(3)抗过敏或抗休克治疗;
(4)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和电解质、酸碱平衡;
(5)保护肾功能:碱化尿液、利尿等;
(6)根据凝血因子缺乏的情况,补充有关凝血成分,如新鲜冰冻血浆、凝
血酶原复合物及血小板等;
(7)防治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8)必要时行血液透析或换血疗法。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楼主热帖

马上注册,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论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会员注册

x

有奖活动:我为论坛出谋划策!! ←点击查看详情

2#
发表于 2023-7-26 08:50:53 | 只看该作者
(3)血红蛋白在70~100g/L 之间,根据患者心肺代偿功能、有无代谢率增
高以及年龄等因素决定是否输红细胞;

这一条是最令人发狂的,你说根据病人心肺功能需要输,可别人不认可,咋办?
都没有一个具体标准
不输,担心病人恢复
输了,有人指责你,过量输血,因为还没低于70以下,不可以输血!!

有奖活动:我为论坛出谋划策!! ←点击查看详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纠错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会员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论坛郑重声明 本站供网上自由讨论使用,所有个人言论并不代表本站立场,所发布资源均来源于网络,假若內容有涉及侵权,请联络我们。我们将立刻删除侵权资源,并向版权所有者致以诚挚的歉意!
收藏帖子 返回列表 联系我们 搜索 官方QQ群

QQ|关于我们|业务合作|手机版|新青年麻醉论坛 ( 浙ICP备19050841号-1 )

GMT+8, 2025-2-3 02:51 , Processed in 0.120791 second(s), 23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