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有的手术和麻醉都有一定的风险,由手术的方式、病人的身体状况等多种因素决定。幸运的是,真正的负作用较少。医生会采取措施预防和避免危险的发生。你可以向你的麻醉医生询问关于麻醉的相关危险。
为保证麻醉医生为病人提供安全、有效的治疗,很多地区制定了相应的麻醉质量控制标准以保证麻醉的质量和安全。包括麻醉前应做的检查、准备,基本的麻醉监测,麻醉恢复期的监测治疗。并不断制定新的标准进一步增加病人的安全性,这些新的行业标准以及今天复杂的监测仪和麻醉设备,与不断发展的医药技术一道使病人的生命更加安全。
有人对麻醉不了解,认为麻醉对身体有影响,对人体不好,有些人害怕麻醉。他们对麻醉的了解是很片面的。麻醉医生在治疗疼痛方面受到专门的训练,在手术中、术后、分娩、癌症晚期等多种急慢性疼痛治疗中占主导地位。有些病人手术前可能有威胁生命的严重疾病,有些手术操作本身就对生命构成威胁,有些麻醉如复杂的全身麻醉也产生较大影响。这些病人能安全度过手术期、麻醉期绝大部分要依靠麻醉医生的工作。业界有一说法:外科大夫治病,麻醉大夫保命。他们利用先进的仪器随时监测病人的生命功能,如发现由手术、麻醉、病人的原有疾病产生威胁病人生命的问题,就采取各种治疗措施,维持病人生命功能的稳定,保证病人的安全。没有麻醉全球每年有几千万病人的痛苦不能解除,没有麻醉其中的很多人会因此而死亡。没有麻醉,一个普通的胃切除手术就不仅仅是病人痛苦的事情,手术远还没有结束,病人可能早已死在手术台了,正是由于麻醉医生在解除病人疼痛后,随时监测病人的生命体征,维持生命功能的稳定,才使病人安全、舒适地康复,当然这其间必须有各科室的通力合作。
在解除病人疼痛、尤其是手术病人的疼痛和保证术中病人生命安全方面,麻醉是功不可没的。对一些身体健康但主要问题是疼痛的病人,解除他们的疼痛,意义同样是非常重大的,分娩镇痛就是典型的例子。
但在中国有很多人对麻醉有一些偏见,认为麻醉不好,只在万不得以的情况下,不得不接受麻醉,通常是在有威胁生命的疾病情况下。在疼痛是主要症状还没有威胁到生命的情况时,对麻醉的偏见将影响到他们采用麻醉方法解除痛苦,提高生存质量。
虽然汽车有污染、噪音等缺点,严重的有车祸,但没有一个产妇会从很远的地方走到医院而拒绝乘车。道理是相同的,麻醉对疼痛的治疗作用,以及对病人生命功能的保证作用其积极意义远远大于麻醉本身可能产生的不利影响。没有人用车祸来评价汽车的所有特点,但有些人用这种方法来评价麻醉,太片面了。麻醉并不是十全十美的,它发生危险的可能性有多大呢?美国麻醉医生协会统计,在剖宫产麻醉和分娩镇痛时,由硬膜外麻醉本身引起的产妇死亡率是1.7:1,000,000。大连市一年车祸死亡率就远远高于这个数字。
今天,不能想象没有手术治疗疾病我们的生活会怎样,同样不可想象的是没有麻醉的手术将会怎样。某些手术操作本身对病人就是致命的影响,没有麻醉医生在手术当中对病人的生命功能进行维持,其结果是不可想象的,由于麻醉学在维持病人的生命功能上的理论和技术不断发展,外科在诸如心胸、中枢神经系统等以往被认为是生命禁区的领域进行手术治疗得以开展,当医学对更深层次的领域进行探索,就会对麻醉学提出更高的要求,在解决问题之后,麻醉可以保障病人的生命安全的基础之上,外科将对威胁生命的疾病进行治疗,两个学科得以共同发展。由于多学科的协作,人们越来越多地体会到现代医学发展给人类健康带来的益处。
麻醉死亡率有多高
早期阶段(1960年以前)
探讨不同阶段的麻醉死亡率,有助于更好地了解当今的麻醉安危。早于1944年Gillespie已注意分清麻醉与其他原因的死亡,其麻醉死亡率为1:1,000,在10年中因麻醉致死有7例。Ehrenhaft等(1951)报道10年中7,100例次麻醉,发生心搏骤停有25例,发生率为3.5:10,000,早期仅于心内注射药物,无1例存活;后期进行胸内心脏按摩,心搏骤停存活仅28%。Beecher和Todd(1954)在599、548麻醉中,麻醉死亡率为1:2,427。
1960年-1980年期间
1960年Schapira等报道主要因麻醉的死亡率高达1:232。Philip等分析1,024例术后死亡,其中主要因麻醉死亡估计为1:7,692次手术。Dripps等(1961)报道麻醉死亡率为1:852,其中全麻为1:1,536,蛛网膜下腔阻滞为1:1,560,而16,000例ASA I级中无1例发生死亡。Memery(1965)分析麻省私人医院的麻醉死亡率为1:3,145,在45,575例妇产科手术麻醉中无1例死亡。Harrison于1968年报道麻醉死亡率为1:3,068,接着又统计分析报道于1978年,麻醉死亡率下降为1:4,537。Hovi-Viander(1980)统计芬兰100所医院资料,麻醉死亡率为1:5,059。Turnbull等分析温哥屋总医院48h内195,232例麻醉病人,麻醉死亡率为1:5,138。纵观1954年以来的有关文献,直到1980年,麻醉死亡率有大降的趋势。
现阶段(1980后年)
Keenan和Boyan(1985)统计美国弗吉尼亚大学附属医院15年来163,240例次麻醉中,术中发生心搏骤停者449例,其中因麻醉所致有27例(发生率1.7:10,000)死亡14例,麻醉死亡率为0.9:10,000。Buck等(1987)报道英国3个地区12个月的资料,在50万例次手术中,总的死亡率为0.7%,与麻醉有关的死亡率为1:1,351,而主要因麻醉而死亡为1:186,056。根据法国卫生部的资料,自1978年至1982年,统计460所公立私立医院的198,103次麻醉中,麻醉死亡率为1:13,207。Holland(1987)分析澳大利亚新南威尔的资料表明,自1960年至1984年麻醉死亡率明显下降达5倍。总之,从1980年以来,国外文献有关麻醉的死亡率报道不一,但大部分的统计资料表明现阶段的麻醉死亡率为1:10,000,并有下降的趋向。近来,国内任洪智等(1992)报道协和医院自1977至1986年10年中,麻醉手术期间发生心搏骤停者有31例,发生率为1:957,其中与手术有关者4例,与麻醉有关者21例,总共死亡21例(68%),未说明麻醉死亡率多少。作者(1992)分析上海市11所医院自1984至1988年5年中,手术麻醉期间心搏骤停者有38例,发生率为1:3,000-4,000,复苏成功率55%,死亡15例(39%),经统计死亡数为1-1.5:10,000,比一般文献报道略高。
(无影灯下的天使博客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