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多发伤患者而言,失血性休克引起的死亡是可以避免的。尽管现在对“及时、尽早的诊断”有了很大进步,但大出血仍然是严重急性创伤中危及生命的合并症,在创伤相关死亡中占比40%。快速控制出血、恢复有效血容量和氧债是早期基础治疗。出血控制目前做的较好,并且在受伤现场或应急部门(the Emergency DePartment,ED)很容易实施。各种技术已经广泛的应用于控制复苏过程中的出血,比如从止血带和骨盆带到采用院内复苏性主动脉球囊阻断术(REBOA)。液体管理也是出血性休克救治中重要的一环。多发伤患者液体复苏的一个主要挑战是创伤引起的凝血功能障碍。多种创伤相关因素(高能量创伤伴有器官和组织损伤、大出血和持续性出血休克)和输血相关因素(血液稀释、高氯性代谢性酸中毒和大量晶体液复苏导致血小板减少)对创伤引起的凝血功能障碍起关键作用。大量晶体再灌注可能导致潜在的致命并发症,如腹腔间隔综合征、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和多器官功能衰竭(multiple organ failure,MOF)。
目前研究认为,失血量会随着平均动脉压的增加和凝血因子稀释而增加。在没有颅脑外伤、已良好止血的情况下,推荐目标收缩压为80-90mmHg,这个数值是维持重要器官、组织进行氧合所需的最小血压。因此,多发伤患者的实际救治中包含允许性低血容量和损伤控制复苏(damage control resuscitation,DC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