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nonoknows 于 2022-3-28 08:42 编辑
第27章 胸科手术麻醉(第9版第22章)
I、术前评估 C、肺功能测定 第一秒用力呼气量(FEV1)和肺一氧化碳弥散量(DLCO)可作为术后预后的初步预测指标。如果其中任何一个值小于预测值的80%,则提示从术后预测(PPO) FEV1和DLCO开始进一步检查。如果PPO FEV1和PPO DLCO均≥60%,则认为该患者手术风险较低。如果其中一项<60%,但两者均≥30%,则进行阶梯行走试验(SCT)或往返行走试验(SWT)。如果SCT≥22m或SWT≥25个来回,则认为患者风险较低。如果PPO FEV1和DLCO均<30%或SCT和SWT表现不理想,则需要进行心肺运动试验计算最大耗氧量(Vo2 max)。Vo2 max>20ml/kg/min或>75%提示低风险,Vo2 max<10ml/kg/min或<35%提示高风险,不建议手术。Vo2 max为10~20ml/kg/min或35%~75%提示中度风险。 IV、内镜检查 B、支气管内超声是指在支气管镜检查时使用超声来观察肺、气道和纵隔的结构。它用于对气道附近的病变(如纵隔淋巴结肿大)进行活检。 1、虽然可以使用表面麻醉和轻度镇静,但手术通常是在全身麻醉下进行,使用较大号的气管导管或LMA。 2、无论使用哪种麻醉技术,都必须防止呛咳和体动,因为这可能会增加手术过程中损伤胸腔内主要血管的风险。 F、激光手术 在喉悬吊过程中,重要的是监测生命体征,因为喉悬吊可能触发迷走神经反应,导致严重的心动过缓。可给予格隆溴铵,也可要求手术医生取出悬吊喉镜,直到心动过缓消失。 V、纵膈手术 A、纵隔镜检查 2、并发症 如果术中担心上腔静脉(SVC)受到损伤,应建立下肢静脉通路。 D、纵隔肿块切除 1、一般注意事项: a. 前纵隔肿块可能与大血管心脏压迫引起的血流动力学衰竭有关。此外,肿块可阻塞上胸部静脉引流,导致SVC综合征以及导致气道损害的气道阻塞。 b. 彻底的术前评估和与手术医生讨论手术计划、可能的围术期并发症以及心血管或气道压迫的处理方法至关重要。 c. 麻醉诱导时的镇静和肌松可因支气管平滑肌舒张而导致气道塌陷。 d. CT扫描和患者的体征和症状是决定患者全麻风险的最重要因素。 2、术前: a. 术前PFTs不是常规,因为它们的临床益处很小。此外,研究表明,由于流量-容积环路与气道阻塞的相关性较差,因此在临床上没有用处。 b. 重点关注患者的症状很重要,可以根据患者的平卧能力进行评估。有症状,轻度:可仰卧位,有一定压力/咳嗽感;中度:可短期仰卧位;重度:不能耐受仰卧位。此外,应评估患者的最舒适体位,因为在发生气道阻塞时,可将其用作“抢救体位”。 c. CT扫描评估肿块与心脏(压迫或心包积液)、气管支气管压迫和主要血管的关系。CT扫描显示> 50%的气管支气管阻塞提示高风险。 d. 应根据额外置管策略放置动脉导管和至少一个大口径外周静脉。如果担心上半身血管系统闭塞,可在下肢置管。 e. 如果计划用硬膜外镇痛控制术后疼痛(如开胸、蛤壳式),应在术前开始使用;但是,在诱导和清除肿块之前,应谨慎给药。 f. 根据患者的合并症和肿块的性质,也可在诱导前放置中心静脉导管。再次强调,放置取决于主要血管系统的质量效应。 g. 如果在诱导过程中出现完全性气道阻塞或心血管衰竭的可能性很高,可在诱导前置入用于体外循环(CPB)或体外膜氧合(ECMO)的股骨套管。此操作在局麻下进行,但在插管过程中可给予最低程度镇静——咪达唑仑1至4mg和氯.胺.酮0.5-1mg/kg。 3、诱导/插管: a. 诱导技术和气道管理取决于患者症状的严重程度和气道病理学。在此期间,手术医生应在场,并且应立即提供适当的抢救气道设备(包括硬质支气管镜),以防发生气道塌陷。 b. 应将患者摆为舒适的体位,直到气道固定。 c. 在气道安全之前或手术过程中(如果可能)保持自主呼吸是最安全的方法。 d. 对于有中重度症状或CT扫描显示肿块位于近端的患者,可进行清醒状态下的光纤插管。可通过局麻或区域阻滞技术来实现(参见第13章)。 e. 对于症状轻微的患者,可在经纤维支气管镜(FOB)插管前使用七氟醚进行吸入诱导。 f. 对于无症状或无气道或心血管压迫迹象的患者,可小心谨慎进行常规静脉诱导。 g. 如果肿块压迫气管,则首选加强气管导管。然而,重要的是要有一系列的气管导管,包括显微喉镜检查可能需要单肺通气的导管、双腔导管(DLT)和支气管阻塞(参见下文)。重要的是,气管导管应放置在梗阻的远端。 h. 如果诱导后出现气道阻塞或血流动力学衰竭,且不能进行通气,应采取的措施包括改变体位或进行硬质支气管镜检查。手术医生也应该为紧急胸骨切开术做好准备,以提升肿块并减轻压迫。 4、术中/术后: a. 经食管超声心动图可用于评估整体功能,特别是如果肿块压迫主要血管,或如果肿块不影响食管,则可用于评估心脏。 b. 血液制品应立即用于输血。 c. 患者可能需要机械通气,应转至ICU进行监测。 VI、肺切除 A、麻醉方法 B、体位 C、苏醒和拔管 3、在手术临近结束、双肺通气时,70%的氧化亚氮可提供一个平稳的苏醒。胸腔引流管的正常工作至关重要。确保完全拮抗肌松对这些患者也是关键。 D、手术方式 3、机器人辅助胸腔镜手术(RATS) a. 与视频辅助胸腔镜手术(VATS)一样,体位为侧卧位,必须保持术侧肺完全萎陷。低压CO2常被用于强化肺萎陷。 d. 确保手术期间充分的肌松至关重要,因为术中患者呛咳或体动是危险的。 E、支气管插管 2、插管术 f.如果麻醉机能够分别测量吸气量和呼气量并显示泄漏,则肺隔离时可以连续对其进行监测。 F、Univent导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