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快捷登录
1161f59732c94a74b529d8a8c662d581.png (64.06 KB, 下载次数: 17)
下载附件
2022-4-17 21:03 上传
《ANESTHESIA AND ANALGESIA》(下文简称“AA”)是1957年Lippincott Williams and Wilkins Ltd.出版的期刊,刊载方向为医学—麻醉学。
北京同仁医院王古岩教授作为AA中文版2021年第一期的执行主编,为其写了卷首语,来鼓励对于科研束手无策的年轻医生们~
诚邀您参与麻醉医师临床研究现状调查,于本文末尾长按二维码即可参与~
不论是发自内心对科研追求,还是迫于晋升压力,很多年轻医生都非常期待能参与一些课题。但苦恼没有经费、没有思路,不知如何下手,充满洪荒之力而无的放矢。就这样一直苦恼、徘徊,而行动上毫无进展。伴岁月流逝,耗光了当初的激情和梦想,而自己依然在原地打转,最后只能自我安慰道:科研空洞无用,不接地气,不如踏踏实实做好临床工作来的实际。
诚然,并非所有的人都适合做研究,踏实做好临床工作无可厚非,但实际上临床和科研并不矛盾。基础研究确实需要一定的经费、一定的平台,第一桶金难赚,对于年轻麻醉医生而言,如果没有机会加入到强大的团队,想凭借一己之力凭空拔地而起,非常困难。但是,临床研究,即使对于没有资源,没有经费的年轻医生也有机会大展身手。
我将从本期中的实际案例,结合自身经历,谈谈体会。
来自日本札幌医科大学的Tomohiro Chaki等人通过随机对照试验研究了不同头部旋转角度对二代声门上气道装置中 i-gel 和 LMA® Supreme ™喉罩口咽部漏气压的影响。70名患者被随机分为两组,34名纳入i-gel组,36名纳入LMA组。主要结局指标为头部旋转0°, 30°, 和60°时的口咽部漏气压。结论显示:对于i-gel 及LMA® Supreme ™喉罩,头部旋转30°和60°可降低口咽部漏气压。在3种不同的头位中,两款喉罩的口咽部漏气压无显著性差异。
学习该文后静坐沉思。其实很多麻醉医生在日常工作中都曾遇到过类似问题:使用喉罩时,为了确保有效通气,到底能不能转头,转到多少度最为适合?但我们并没有产生这样设计巧妙可行性又强的科研思路。这个研究做下来,可能几乎不需要多少经费,也没有很高大上不可企及的研究方法,工作量也不很大,但就这样一个看似简单的临床课题,最终得出有意义的结果,发了高分文章。
我也刚刚带领科里年轻医生,进行了一项与此文设计类似的研究。通过前瞻性随机对照试验,探讨内窥镜下鼻窦手术最为合适的体位。众所周知,头部抬高会减少鼻窦手术的渗血,但具体头抬高多少度合适呢?我们把病人随机分成四组,分别为头高脚低0°、5°、10°和15°,每组30例病人,结论为15°头高脚低体位可在不影响脑氧合的情况下明显改善术野质量,减少术中出血量。文章投稿后,在短时间内就被鼻科领域内广泛认可的Q1区杂志接收。
由以上两个案例可以看出,在我们每天平凡的临床麻醉工作中就藏有大课题,临床研究并不难。我也经常和学生讲,一定不是为了科研而科研,做科研的目的并不是为了毕业、晋升或发文章,而是解决我们临床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通过临床研究可以改进临床的工作方法,基础研究可以对其机制进行探讨,归根结底是为了更好的解决临床问题,提高医疗质量,使患者受益。发文章、毕业等只是科研工作的成果体现而非目的。
年轻医生应用心关注临床细节,针对临床中遇到的各种各样的问题,通过用心思考、阅读文献、虚心请教找出可能的解决办法,再通过正确的研究设计,就可以拥有自己的课题了。
做着临床、写着文章、保持激情、实现梦想!
eb38a55cd5531b529374a2bf9695159b.png (699.15 KB, 下载次数: 10)
bbdcfb2327083a6f40f2a013bf670482.png (529.56 KB, 下载次数: 11)
11446e82c5a383cb244782355eed78d9.jpg (17.05 KB, 下载次数: 16)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会员注册
使用道具 举报/纠错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微信扫一扫关注本站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打开手机版网站
|关于我们|业务合作|手机版|新青年麻醉论坛 ( 浙ICP备19050841号-1 )
GMT+8, 2025-2-2 20:47 , Processed in 0.144840 second(s), 25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