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者按:
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麻醉科《珠江视界》翻译小组每月通过主题词检索,从PubMed与Web of Science等检索引擎,筛选出近期国内麻醉学科所发表的高质量SCI文献与研究成果,进行摘要导读的同时通过《新青年麻醉论坛》珠江视界专栏以每月好文的方式向全国同道推介。
本期《珠江视界-每月好文》节选2022年3-4月发表的部分文章,本期内容分为两部分推出。第二部分研究内容来自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麻醉科,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麻醉手术中心,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麻醉科,武汉大学中南医院麻醉科等。精彩内容涵盖成年患者神经认知障碍预测模型的开发和验证,肩关节镜手术中臂丛上干阻滞与传统肌间沟阻滞的比较等临床试验;还包括七氟烷对年轻小鼠精细运动和脑认知功能的影响,手术与麻醉对新生小鼠学习记忆功能的影响,丙泊酚抑制细胞铁死亡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等基础研究。
每月好文(2022.03.10-04.10)之下:
13. Lei Zhang, Yanyong Cheng, Zhenyu Xue, et al. Sevoflurane impairs m6A-mediated mRNA translation and leads to fine motor and cognitive deficits. Cell Biol Toxicol, 2022; 38(2): 347-369. PMID: 33928466
【题目】七氟烷损害m6A 介导的mRNA 翻译并导致精细运动和认知缺陷
【通讯作者】姜虹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麻醉科;仇子龙 神经科学研究所 神经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脑科学与智能卓越技术中心 上海脑科学与类脑智能技术中心
【第一作者】张磊 程燕咏 薛震宇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麻醉科
【摘要】
临床外科实践发现,接受多重麻醉的儿童可能在认知和精细运动控制方面的缺陷风险增加。在这里,我们报道了YT521-B同源结构域家族1(YTHDF1), 它是N6 -甲基腺苷修饰mRNA的关键解读器蛋白,在多次七氟烷麻醉暴露后的幼龄小鼠前额叶皮层中表达显著下调。重要的是,七氟烷可导致小鼠皮层神经元的蛋白质合成减少,而这会被YTHDF1完全逆转,这表明麻醉可能通过影响m6A依赖的mRNA翻译来影响早期大脑发育。全转录组实验表明,许多与小鼠前额叶皮层突触功能相关的mRNA靶点与m6A甲基化和YTHDF1相关。特别的是,我们发现突触素,一种关键的突触前蛋白,被m6A甲基化特异性修饰并与YTHDF1相关,并且突触素的m6A甲基化随着多次七氟烷暴露而减少。重要的是,我们发现多次麻醉暴露的小鼠的精细运动控制技能和认知功能受损,通过血脑屏障(BBB)交叉病毒传递系统重新引入YTHDF1后,这些影响被完全逆转。最后,我们发现接受长时间麻醉的儿童的精细运动功能在术后6个月受到损害。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通过N6-甲基腺苷甲基化损伤mRNA的翻译调节是麻醉对年轻大脑神经发育影响的潜在机制。
14. Liwei Ji, Qinqin He, Yinghai Liu. Ketone Body β-Hydroxybutyrate Prevents Myocardial Oxidative Stress in Septic Cardiomyopathy. Oxid Med Cell Longev, 2022; 2513837. PMID: 35340211
【题目】酮体β-羟基丁酸酯可预防感染性心肌病的心肌氧化应激
【通讯作者】李涛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国家老年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线粒体与代谢医学研究室 麻醉手术中心
【第一作者】戢力维 Qinqin He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国家老年疾病临床医学 研究中心线粒体与代谢医学研究室 麻醉手术中心;刘英海 西部战区总医院麻醉科
【摘要】
脓毒性心肌病是危及严重脓毒症和脓毒性休克患者生命的并发症,氧化应激和线粒体功能障碍已被确定是脓毒性心肌病显著异常的标志。然而,对于脓毒性心肌病几乎没有特异性的治疗方法。本研究旨在探讨 β-羟基丁酸 (β-OHB)对脓毒性心肌病的影响及其潜在机制。我们发现通过管饲法D-β-羟基丁酸酯-(R)-1,3丁二醇单酯(酮酯,3 mg/g,每天一次)预处理三天可提高小鼠体内酮体水平,尤其是循环和心脏中的β-羟基丁酸(β-OHB)水平,这种酮体对脂多糖(LPS, 20 mg/kg)诱导脓毒性心肌病的小鼠具有保护作用。此外,本研究利用LPS刺激的巨噬细胞条件培养液(MCM)模拟脓毒性心肌病的病理过程。从机制上来看,β-OHB通过抑制组蛋白去乙酰化酶(HDAC)激活的抗氧化FoxO3a/MT2通路减轻心肌氧化应激并改善线粒体呼吸功能,最终改善脓毒性心肌病小鼠的心脏功能。因此,我们的研究结果发现先前未被重视的β-OHB在脓毒性心脏保护中的关键作用,并强调β-OHB作为治疗脓毒性心肌病的一种简单但具有强大的潜力方法。
15. Weiming Zhao, Shaoyong Song, Wei Chu, et al. Disruption of hippocampal P2RX2/CaMKII/NF-κB signaling contributes to learning and memory impairment in C57BL/6 mice induced by surgery plus anesthesia in neonatal period. Biomed Pharmacother, 2022; 149: 112897. PMID: 35378503
【题目】海马P2RX2/CaMKII/NF-κB信号传导的破坏致手术与麻醉诱导的C57BL/6新生儿期小鼠学习记忆功能受损
【通讯作者】金鑫 嵇富海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麻醉科,苏州大学麻醉学研究所
【第一作者】Weiming Zhao 宋绍永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麻醉科,苏州大学麻醉学研究所
【摘要】
多数患儿需接受各种不同类型的手术,由于大脑发育期间具有神经毒性的易感性,使得新生儿手术与麻醉成为值得关注的问题。作者在小鼠模型中评估手术与麻醉对新生儿期小鼠的长期影响。本研究将6日龄C57BL/6小鼠随机分为三组:3%七氟醚麻醉组、3%七氟醚麻醉行腹部手术组和对照组。研究通过莫里斯水迷宫测试(Morris water maze test,MWM)评估小鼠在幼年时的学习和记忆能力。研究者提取小鼠脑组织进行Western blot分析,包括嘌呤能受体P2X家族、CaMKII和NF-κB。另一组小鼠在进行行为测试前,于海马齿状回内注射P2RX2/3抑制剂(A317491)。本研究发现新生儿期七氟醚麻醉下行手术会损害幼龄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而单纯七氟醚麻醉影响不大。神经系统损害的具体表现为延迟逃逸潜伏期和减少跨台时间。免疫印迹分析结果显示,小鼠行为异常与其海马P2RX2、磷酸化-CaMKIIβ和活化的NF-κB水平升高有关。注射A317491可改善新生儿手术加麻醉幼鼠的学习记忆功能受损,减轻手术诱导的P2RX2/CaMKII/NF-κB信号通路增强。总之,以上结果表明新生儿手术与麻醉可能导致幼儿长期认知功能障碍,其潜在机制是P2RX2、磷酸化-CaMKII 和 NF-κB下游信号通路传导的增加。我们的发现将促进更多的研究,从而评估手术及其伴随的炎症、各种麻醉药物甚至睡眠剥夺对小鼠神经发育和神经行为表现的不利影响。
16. Xiaoju Guan, Minpeng Ji, Xin Wen, et al. Single-cell RNA sequencing of adult rat testes after Leydig cell elimination and restoration. Scientific data, 2022; 9(1): 106. PMID: 35338159.
【题目】成年大鼠睾丸间质细胞消除和修复后的单细胞RNA测序
【通讯作者】苏志坚 暨南大学细胞生物学系广东省生物工程医学重点实验室;陈浩林 浙江省麻醉学重点实验室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育英儿童医院麻醉科,妇产科
【第一作者】 Xiaoju guan 浙江省麻醉学重点实验室,温州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育英儿童医院麻醉科,妇产科; Minpeng Ji 浙江省麻醉学重点实验室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育英儿童医院麻醉科; Xin Wen 温州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育英儿童医院妇产科
【摘要】
精子发生是一种高效、复杂且高度组织的增殖和分化过程,依赖于多种因素,包括间质细胞产生的睾酮。尽管睾酮在精子发生中发挥的关键作用已得到广泛认可,但其作用机制仍未完全清楚,部分原因是无法特异性和精确地监测发育中的生殖细胞内的睾酮的依赖性变化。在这里,我们展示了来自10983个用乙二甲磺酸盐处理后的成年大鼠睾丸细胞的单细胞RNA测序数据,乙二甲磺酸盐处理后会暂时消除间质细胞。间质细胞的消除和恢复代表了一个完整的睾丸激素消耗和恢复周期。该数据集包括从精原细胞到精子的所有发育中的生殖细胞,将被证明有助于描述表征发育中的生殖细胞、其调节网络和新型细胞特异性标记。该数据集有助于探索雄激素环境对精子发生调控的影响。这是第一个针对大鼠睾丸的单细胞RNA测序数据集,因此也可以作为未来研究的参考。
17. Yuqin Long, Changdong Feng, Yuying Ding, et al. Esketamine as an Adjuvant to Ciprofol or Propofol Sedation for Same-Day Bidirectional Endoscopy: Protocol for a Randomized, Double-Blind, Controlled Trial With Factorial Design. Frontiers in Pharmacology, 2022; 13: 821691. PMID: 35370640.
【题目】艾司氯.胺.酮辅助环泊酚或丙泊酚镇静行当日双向内窥镜检查:析因设计随机双盲对照试验方案
【通讯作者】稽富海,柯鹏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麻醉科, 苏州大学麻醉学院
【第一作者】Yuqin Lon,Changdong Feng,Yunying Ding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麻醉科, 苏州大学麻醉学院
【摘要】
背景:在镇静剂下进行当日食管胃十二指肠镜和结肠镜的检查已越来越多。本研究旨在评估艾司氯.胺.酮联合环泊酚(一种新型麻醉剂/镇静剂)或丙泊酚对接受当日双向内窥镜检查的患者的呼吸和血流动力学不良事件的影响。
方法:这是一项前瞻性、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2×2 析因试验。总共180名计划在镇静下进行当日双向内镜检查的成年患者将以1:1:1:1的比例随机接受4种镇静方案中的1种:1)环泊酚和艾司氯.胺.酮,2)丙泊酚和艾司氯.胺.酮,3)环泊酚和生理盐水安慰剂,或4)丙泊酚和生理盐水安慰剂。主要结果是镇静期间和恢复室中的血氧饱和度降低[外周血氧饱和度 (SpO2)<95%]和低血压[平均血压(MBP)<65 mmHg或MBP降低≥20%)。次要结果包括血氧饱和度降低、严重血氧饱和度低(SpO2<90%)、低血压、严重低血压(MBP降低≥基线的30%)、心动过缓、术后恶心和呕吐、头晕或头痛、幻觉或噩梦、注射疼痛,疼痛评分和疲劳评分以及内窥镜医生满意度和患者满意度。数据将在修改后的治疗意向的基础上进行分析。
讨论:我们假设艾司氯.胺.酮作为环泊酚或丙泊酚镇静剂的佐剂可以改善心肺功能的稳定性。此外,我们将使用析因设计来探索干预措施之间的潜在相互作用。该试验的结果将为进行当日双向内窥镜检查的镇静方案提供证据。
18. Shengqiang Li, Zhen Lei, Xiaomei Yang, et al. Propofol Protects Myocardium From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 by Inhibiting Ferroptosis Through the AKT/p53 Signaling Pathway. Front Pharmacol. 2022; 13: 841410. PMID: 35370724
【题目】丙泊酚通过AKT/p53信号通路抑制细胞铁死亡避免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通讯作者】于金贵 山东大学齐鲁医学院齐鲁医院麻醉科;李景新 山东大学齐鲁医学院生理学系
【第一作者】Shengqiang Li 山东大学齐鲁医学院齐鲁医院麻醉科
【摘要】
目前对丙泊酚对心肌缺血/再灌注(I/R)损伤的保护作用的分子机制仍然知之甚少。以往的研究表明,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细胞铁死亡是一个必不可少的病理过程。我们假设丙泊酚通过AKT/p53信号通路抑制细胞铁死亡来预防心肌I/R损伤。使用细胞铁死亡诱导剂erastin (E)和AKT抑制剂MK2206 (MK)来研究丙泊酚在心肌I/R损伤中的作用。H9C2细胞在加入erastin前不加任何试剂、erastin处理24小时、丙泊酚处理1小时,分别作为对照组(C)、E组和E + P组。测定细胞活力、活性氧(ROS)和抗氧化酶的表达,包括H9C2细胞中的铁蛋白重链1 (FTH1)、半胱氨酸或谷氨酸转运蛋白(XCT)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 (GPX4)。在停止灌注30分钟和再灌注60分钟之前,我们用或不用丙泊酚处理来自I/R + P或I/R组的大鼠心脏20分钟。在停止灌注前用MK2206处理10分钟,我们用或不用丙泊酚处理来自I/R + P + MK或I/R + MK组的大鼠心脏20分钟。评估心肌组织病理学、线粒体结构、铁水平和抗氧化酶表达后,我们的结果表明erastin增加H9C2细胞死亡率并降低抗氧化酶的表达。I/R降低抗氧化酶的表达,增加铁水平或p53 表达(p < 0.05),这会加重心肌病理学改变和线粒体损伤。丙泊酚可抑制这些变化;然而,MK可拮抗丙泊酚对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p < 0.05)。此外,AKT siRNA抑制丙泊酚诱导的抗氧化酶的表达(p < 0.05)。我们的发现证实了丙泊酚通过AKT/p53信号通路抑制细胞铁死亡从而保护心肌免受I/R损伤。
19. Ziyi Xue, Min Shui, Xiaowan Lin, et al. Role of BDNF/ProBDNF Imbalance in Postoperative Cognitive Dysfunction by Modulating Synaptic Plasticity in Aged Mice. Front Aging Neurosci, 2022; 14: 780972. PMID: 35370607.
【题目】BDNF/proBDNF失衡通过调节突触可塑性对老年小鼠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
【通讯作者】李天佐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麻醉科
【第一作者】Ziyi Xue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麻醉科
【摘要】
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是一种不良的麻醉手术后神经系统并发症。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及其前体proBDNF与其相应的酪氨酸激酶受体(TrkB)和p75神经营养因子受体(p75NTR)结合,在神经元生存和突触执行功能中发挥完全相反的生物学功能。本研究旨在证明BDNF/proBDNF比值在调节突触可塑性中的关键作用,BDNF/proBDNF比值降低更容易导致麻醉或手术相关的POCD。本研究还表明外源性BDNF或p75NTR抑制剂可以改善认知功能障碍。具体而言,16个月大的C57BL/6小鼠在异氟烷麻醉下接受胫骨骨折固定术,以建立POCD动物模型。然后将p75NTR抑制剂或外源性BDNF用微量注射器注入小鼠背海马。行为实验通过露天场地测试和恐惧条件测试(FCTs)进行。蛋白质印迹也用于测量BDNF、proBDNF、TrkB、p-TrkB、p75NTR和突触蛋白的表达水平,用高尔基染色和电生理学方法评估神经元突触可塑性。在此,我们证明了麻醉或手术会导致BDNF/proBDNF表达水平的的降低,这下调了海马的突触功能,因此导致了老年小鼠的认知障碍。P75NTR抑制剂和外源性BDNF可以通过改变BDNF/proBDNF比值来减少树突棘丢失和长时程增强(LTP ),从而减轻认知功能障碍。这项研究揭示了海马中的BDNF/proBDNF比值降低在麻醉或手术诱导的POCD中起着关键作用。因此,调节BDNF/proBDNF的比例被认为是POCD的一个有希望的治疗靶点。
20. Yuanyuan Fang, Chang Chen, Qi Zhong, et al. Influence of Cerebral Glucose Metabolism by Chronic Pain-Mediated Cognitive Impairment in Adolescent. Mol Neurobiol, 2022. PMID: 35355195.
【题目】疼痛介导的慢性认知障碍对青春期大鼠脑内葡萄糖代谢的影响
【通讯作者】张宗泽 武汉大学中南医院麻醉科
【第一作者】Yuanyuan Fang Chang Chen 武汉大学中南医院麻醉科
【摘要】
青春期的慢性疼痛会导致成年后的心理健康障碍,但其潜在机制仍不清楚。此外,大脑葡萄糖代谢和神经递质代谢动力学的稳态与认知发育和疼痛进展密切相关。本研究观察了青春期经历慢性疼痛的成年大鼠认知功能和葡萄糖代谢的变化。在本研究中,对4周龄雄性大鼠进行了保留性神经损伤(SNI)手术,并且分析了机械伤害性反射阈值,筛选了保留性神经损伤术后慢性痛(SNI-CP)动物。基于动物行为学测试(露天场地测试、三室社交测试、识别新物体测试和Y迷宫测试),相比SNI术后没有慢性痛的动物,SNI-CP组动物表现出了学习记忆障碍和焦虑样行为。用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计算机断层扫描发现,成年SNI-CP动物的前额叶皮质和海马中的脑葡萄糖代谢降低。代谢动力学研究发现,海马、额叶皮质和颞叶皮质中的GABA2和Glu4水平显著降低,SNI-CP组成年大鼠的前额皮质和海马中的GLUT3和GLUT4的表达也显著下调。这些发现表明,在青春期遭受慢性疼痛的大鼠皮质和海马区的大脑葡萄糖代谢率较低,这可能与中枢神经系统发育过程中的认知功能有关。
21. Qian Hu, Xiaoming Liu, Zhengren Liu, et al. Dexmedetomidine reduces enteric glial cell injury induced by intestinal ischaemia-reperfusion injury through mitochondrial localization of TERT. J Cell Mol Med. 2022. PMID: 35366055.
【题目】右美托咪定通过线粒体定位的端粒酶逆转录酶减轻肠缺血再灌注损伤引起的肠胶质细胞损伤
【通讯作者】张学康 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麻醉科
【第一作者】胡茜 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麻醉科
【摘要】
本研究旨在探究右美托咪定对大鼠肠缺血再灌注损伤(ischaemia-reperfusion injury, IRI)模型引起肠胶质细胞(enteric glial cells, EGCs)的端粒酶逆转录酶(telomerase reverse transcriptase, TERT)线粒体定位诱导的氧化应激损伤的影响。Wistar大鼠肠系膜上动脉闭塞建立肠道IRI模型后,检测TERT的表达及分布模式。分别使用低剂量或高剂量右美托咪定治疗IRI大鼠,随后检测活性氧自由基(reactive oxygen species, ROS)、丙二醛(malondialdehyde, MDA)和谷胱甘肽(glutathione, GSH)水平。采用黄绿素钴染色实验检测线粒体通透性过渡孔(mitochondrial permeability transition pore, MPTP),罗丹明123染色实验检测线粒体膜电位(mitochondrial membrane potential, MMP)。除了分析 EGC 活力和细胞凋亡外,我们还同时检测mtDNA的氧化损伤。一方面,肠IRI模型中肠组织及EGCs的线粒体受损严重;同时定位在线粒体中的TERT减少,氧化应激程度和EGCs凋亡增加,细胞增殖减少。另一方面,右美托咪定与促进线粒体定位的TERT相关,同时氧化应激、EGC的MPTP、mtDNA和EGC凋亡均受到抑制,MMP和EGC活力均增加。右美托咪定的剂量与其器官保护作用呈正相关。综上所述,本研究结果强调了右美托咪定通过增强线粒体定位的TERT,进而减轻线粒体损伤,在肠道IRI后EGCs中发挥抗氧化作用。
22. Yun Li, Lina Zhao, Ye Wang, et al. Development and validation of prediction models for neurocognitive disorders in adult patients admitted to the ICU with sleep disturbance. CNS Neurosci Ther. 2022; 28: 554-565. PMID: 34951135.
【题目】ICU中睡眠障碍的成年患者神经认知障碍预测模型的开发和验证
【通讯作者】王海云 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麻醉科 天津医科大学第三临床学院,南开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天津市危重疾病体外生命支持重点实验室 人工细胞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天津市肝胆疾病研究所
【第一作者】Yun Li 天津医科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 天津市危重疾病体外生命支持重点实验室 人工细胞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天津市肝胆疾病研究所 内蒙古医科大学赤峰市医院麻醉科;Lina Zhao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急诊科
【摘要】
背景:神经认知障碍(neurocognitive disorders, NCDs)和睡眠障碍在围手术期和重症监护病房(ICU)的发病率较高。针对存在睡眠障碍的危重症患者的高风险NCDs,目前尚无个体化的评估工具。
目的:本研究目的是在睡眠障碍的成人患者中建立并验证NCDs的预测模型。
方法:基于重症监护医学信息数据库(medical information mart for intensive care, MIMIC-Ⅳ),采用R软件分析ICU成人睡眠障碍患者数据集,入组的病人根据第9版(ICD-9)和第10版(ICD-10) 国际疾病分类进行诊断。使用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和LASSO分析方法来识别与NCDs相关的重要危险因素,并开发用于预测NCDs的列线图。我们使用自举重采样程序、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ROC)的灵敏度和特异性、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ROC curves, AUC)和决策曲线分析(decision curve analysis, DCA)来验证列线图的性能。
结果:预测模型展示了10个危险因素(年龄、性别、咪达唑仑、吗啡、血糖、糖尿病、血钾、国际标准化比值、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和呼吸频率)。将心血管疾病纳入Logistic回归分析,其敏感性为74.1%,特异性为64.6%。当在LASSO预测模型中加入血小板和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lasgow coma score, GCS)并移出心血管疾病时,其敏感性为86.1%,特异性为82.8%。采用AUC值评估Logistic预测模型和LASSO预测模型在验证集中对NCDs的判别能力,结果分别为0.730(95%CI 0.716~0.743)和0.920(95%CI 0.912~0.927)。在0.567和0.914的阈值概率下,观察到预测模型的净收益最显著。
结论:LASSO预测模型表现出比Logistic预测模型更好的性能,在ICU睡眠障碍成人患者NCDs临床风险管理的列线图辅助决策中应该优先考虑。
23. Hongye Zhang, Zongyang Qu, Yongsheng Miao, et al. Comparison Between Subparaneural Upper Trunk and Conventional Interscalene Blocks for Arthroscopic Shoulder Surgery: A Randomized Noninferiority Trial. Anesth Analg, 2022; PMID: 35343933
【题目】肩关节镜手术中臂丛上干阻滞与传统肌间沟阻滞的比较:一项随机非劣效性试验
【通讯作者】华震 北京医院麻醉科 中国医学科学院老年医学研究所国家老年医学中心
【第一作者】张宏业 北京医院麻醉科 中国医学科学院老年医学研究所国家老年医学中心
【摘要】
背景:虽然肌间沟神经阻滞是肩部镇痛的标准,但单侧膈肌麻痹的风险限制了其在肺功能受损患者中的应用。我们假设,新兴的臂丛上干阻滞可提供不弱于肌间沟神经阻滞的术后镇痛效果,并保留更好的膈肌功能。
方法:这项随机对照试验共纳入96名接受肩关节镜手术的患者,分别行臂丛上干阻滞(5 mL,0.5%罗哌卡因)或肌间沟阻滞(15 mL,0.5%罗哌卡因),随后行锁骨上神经阻滞(5 mL,0.5%罗哌卡因)。全身麻醉是标准化的。主要结果:(1)在复苏室30min的静息疼痛评分,采用11分的数值评定量表,预先设定的非劣效界值为1分;(2)使用超声诊断单侧膈肌麻痹的发生率。次要结果:在术后4h、8h和24h用数值评分量表评估静息疼痛评分。
结果:在复苏室30min的静息疼痛评分在臂丛上干组为0(0-1),而肌间沟组为0(0-0),中位数差异为0(95% CI,0-0);95% CI上限低于预先设定的非劣效界值(非劣效P<0.001)。在臂丛上干组,16.7%患者发生单侧膈肌麻痹,而肌间沟组为100%(RR,0.17;95% CI,0.09-0.31;P <0.001),其中完全麻痹发生率分别为6.3%和93.7%。在这项研究中,术后4h、8h和24h疼痛评分差异无临床意义。
结论:肩关节镜手术术后镇痛在复苏室30min时,臂丛上干阻滞不弱于肌间沟阻滞,但能减少单侧膈肌麻痹的发生。
检索:吴范灿
翻译:汪静
校对:刘敏于
指导:赵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