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青年麻醉论坛

 找回密码
 会员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快捷登录

搜索
热搜: 麻醉 视频 中级
查看: 161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关于“血管麻痹综合征”你了解多少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2-7-5 22:30:0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关于“血管麻痹综合征”你了解多少
心外手术术后并发顽固性低[url=]血压[/url](孙杰等人报道)
患者为72岁的男性,体重69 kg,行非停跳冠状动脉搭桥术。麻醉平稳,手术顺利,术后送往ICU
ICU时生命体征:BP105/62 mmHg、心率78/minCVP: 4mmHgPAP: 28/9 mmHgPCWP 7 mmHg
ICU1天静脉输注乳酸[url=]钠林[/url]格氏液2200 ml、红细胞悬液2 U、新鲜冰冻血浆400 ml,引流量约500ml[url=]尿量[/url]1400 ml,静脉输注硝酸甘油5ug/kg/min、多巴胺4ug/kg/min、去甲[url=]肾上腺素[/url]0.6ug/kg/min
ICU24 h时血气分析:pH740Pa02 155 mmHg(Fi02 45)PaC02 37 mmHgBE -0.5 mmol/LHct 35%、钾离子浓度4.6 mmol/L、游离血钙离子浓度1.22 mmol/L,此时生命体征为BP 65-85/38-44 mmHgHR 88/minCVP 4 mmHgPAP 27/10 mmHgPCWP 9 mmHgCO 7.2 L/min
停用硝酸甘油,反复静脉注射去氧肾上腺素共1000 ug20 min后血压未回升,随即静脉输注[url=]垂体后叶素[/url]6 U/h,输注30 minBP升至112/62 mm Hg、心率70/minCVP 4 mmHgPAP 27/10 mmHgPCWP 8 mmHg,尿量增加,去甲肾上腺素逐渐减量,入ICU后第7天停止静脉输注垂体后叶素,患者血压正常,转入心脏外科病房。
为什么该患者在容量充足的基础上应用大量茶酚胺仍然不能提升血压,患者发生了什么情况,其实患者这种情况是并发了血管麻痹综合征,关于血管麻痹综合征,你了解多少?
什么是血管麻痹综合征
血管麻痹综合征又称血管扩张性[url=]休克[/url],是一组以顽固性低血压为主要表现的综合征,其特点是外周血管阻力低,而心排出量高或正常。
当急性出血或心源件休克发生血压过低,不足以保持组织有效灌注时,通常情况下机体正常的反应是增强外周循环血管收缩。但是一些特殊状况下,可因血管平滑肌收缩障碍而引起低血压。即所谓的血管性麻痹,血管性麻痹的重要性在于它是任何原网引起持续的和严重休克的最终共同结局。因续发有外周血管舒张,即使纠正了初始的原因也未必能纠正低血压.即以往所谓不可逆性或失血性休克晚期。
哪些手术容易并发血管麻痹综合征
血管麻痹综合征最常见于[url=]感染性休克[/url]、创伤、大手术中,尤其常见于心脏手术后,是心脏手术的一种严重并发症,发生率在9%~44%,而死亡率更可达25%。
血管麻痹综合征的病生理变化
血管麻痹综合征常见原因有哪些?
[url=]脓毒症[/url]是最常见原因,除此之外其他危及组织充分氧台的原因如氮[url=]中毒[/url](缺氧性乳酸酸中毒)[url=]一氧化碳中毒[/url]等,机械辅助装置和长时间行体外循环的严重[url=]心衰[/url]病人也容易引起血管舒张性休克。
什么情况下考虑并发血管麻痹综合征
在排除酸碱电解质紊乱、缺乏应激激素等情况下,在补充血容量的基础上即使给予较高刺量的[url=]儿茶酚胺[/url]类药物,也不能有效提升动脉血压时要考虑发生了血管舒张性休克。
临床诊断的具体指标:
持续静脉输注去甲肾上腺素可达0.4ug/kg•min)
动脉压<5mmHg
心指数>2.5L(min•m2)
右房压<5mmHg
左房压<10mmHg
体循环血管阻力<800dyn•sec•(cm2/m2)
出现血管舒张性休克时如何处理
血管舒张性休克治疗分2步走:
第一步:大剂量缩血管药
血管性麻痹的传统治疗方法是血液动力学支持,主要通过应用大剂量缩血管药,如去氧肾上腺素或去甲肾上腺素,增加外周血管阻力,维持正常后负荷;不优先考虑扩容,以免导致呼吸功能及肾功能衰竭。
去甲肾上腺素是目前最为常用的血管收缩药,从小剂量开始0.05ug/kg•min),根据体循环血管阻力的改变,逐渐调整剂量,最大用到0.4ug/kg•min)
之所以选用去甲肾上腺素,是因为其使小动、静脉均收缩,周围血管阻力和回心血流增加,同时增加心肌收缩力、血压升高,从而增加冠状动脉和脑动脉的血流量,有效改善血液动力学高排低阻现。主要缺点是用量过大导致小动脉过度收缩,可引起组织、胃肠道和肾脏的灌注不足,出现皮肤花斑、手足发绀、[url=]急性肾衰[/url]等不良反应。
第二步:大剂量缩血管药物效果不佳时,可加用垂体后叶素
给予较高刺量的儿茶酚胺类药物,亦不能有效提升动脉血压,表明对顽固性低血压的患者去甲肾上腺素效果不佳时,可考虑使用垂体后叶素进行治疗。
垂体后叶素对渗透压,循环系统和内环境稳态有重要的调节作用,血浆半衰期为4-20 min,故需要持续输注来维持有效的血药浓度。在治疗顽固性低血压中没有明确的剂量规定,剂量选择是以血压恢复为依据。一般用药原则是低剂量开始,达到效果为止,可以参考的用量是垂体后叶素用于[url=]消化道出血[/url]时,剂量为6-8h缓慢静滴10-20U
参考文献:
[1] 支伟伟,王红兵,张金洲等.心脏手术后血管麻痹综合征的临床诊治进展[J].中国体外循环杂志,2011,09(3):190-192.DOI:10.3969/j.issn.1672-1403.2011.03.020.
[2] 陈诗雨,周新民.心脏手术后血管麻痹综合征的研究现状[J].国际心血管病杂志,2012,39(4):213-216.DOI:10.3969/j.issn.1673-6583.2012.04.008.
[3] 穆心苇,施乾坤,章淬等.心脏手术后血管麻痹综合征的临床诊治[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25(12):910-912.DOI:10.3969/j.issn.1007-4368.2005.12.019.
[4] 梁友君,林丽珠,范海鸥等.心脏手术中并发血管麻痹综合征麻醉处理1[J].中华麻醉学杂志,2012,32(5):638-639.DOI:10.3760/cma.j.issn.0254-1416.2012.05.036.
[5] 李明,张总刚,杜宇奎等.体外循环后血管麻痹综合征的治疗[J].中国体外循环杂志,2013,11(2):101-102,115.DOI:10.3969/j.issn.1672-1403.2013.02.011.
[6] 孙杰,唐晓阳,钱燕宁等.心脏手术患者并发顽固性低血压时垂体后叶素治疗4[J].中华麻醉学杂志,2009,29(4):377-378.DOI:10.3760/cma.j.issn.0254-1416.2009.04.026.
[7] 王孝文,陈伯銮.血管舒张型休克[J].国外医学(麻醉学与复苏分册),2002,23(3):134-136.DOI:10.3760/cma.j.issn.1673-4378.2002.03.003.
[8] 孙杰,唐晓阳,钱燕宁等.心脏手术患者并发顽固性低血压时垂体后叶素治疗4[J].中华麻醉学杂志,2009,29(4):377-378.DOI:10.3760/cma.j.issn.0254-1416.2009.04.026.

楼主热帖

马上注册,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论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会员注册

x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会员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论坛郑重声明 本站供网上自由讨论使用,所有个人言论并不代表本站立场,所发布资源均来源于网络,假若內容有涉及侵权,请联络我们。我们将立刻删除侵权资源,并向版权所有者致以诚挚的歉意!
收藏帖子 返回列表 联系我们 搜索 官方QQ群

QQ|关于我们|业务合作|手机版|新青年麻醉论坛 ( 浙ICP备19050841号-1 )

GMT+8, 2025-2-24 01:03 , Processed in 0.152018 second(s), 23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