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基丙二酸血症合并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患儿麻醉处理一例
曲冬冬 梁亚楠 刘伟 郭亚秋
济南市妇幼保健院麻醉科
通信作者:郭亚秋
基金项目:济南市卫生健康委员会科技计划项目(2019-2-27)
患儿,女,6岁,身高118 cm,体重22.5 kg。因“发现眼斜6年余”入院。患儿6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眼斜,伴有歪头,不伴眼红,眼痛,给予散瞳验光,门诊详查后以“共同性内斜视、眼球震颤、屈光不正”入院。既往史:出生后因“肺动脉高压”,口服波生坦片10 mg,每日2次,治疗4周。42 d足跟血筛查结果示“甲基丙二酸血症(methylmalonic acidemia, MMA)合并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基因检测发现 MMACHC基因c.599G>A和c.609G>A 位点杂合突变。给予维生素B12肌注10 mg,3 d一次,口服甜菜碱1 g,每日3次、亚叶酸钙5 mg,每日1次、左卡尼汀0.3 g,每日1次,治疗至今。生长发育史:智力,语言,大运动发育落后。家族史:母亲10年前因“内斜视”行手术治疗,父亲有白癜风病史10余年,非近亲结婚,有一15岁姐组癫痫病史10余年,无斜视病史。姐姐与母亲基因检查显示为“MMA携带者”。查体:HR 100次/分,BP 91/62 mmHg,心律齐,双肺呼吸音清。神经系统查体:神志清楚,言语流利,颅神经检查无异常。四肢肌力Ⅴ级,肌张力正常,病理反射未引出。辅助检查:清醒视频脑电图示异常儿童期脑电图,右侧中后颞,枕区放电。心脏彩超示:心内结构未见明显异常,估测肺动脉压18 mmHg。化验检查示:血氨55.2 μmmol/L,血糖6.1 mmol/L,肾功能无明显异常。动脉血气:pH 7.34、PaCO2 40 mmHg、PaO2 85 mmHg、Na+ 140 mmol/l、K+ 3.5 mmol/L、Lac 11 mmol/L、BE 1 mmol/L。入院诊断:(1)共同性内斜视,(2)眼球震颤,(3)屈光不正,(4)MMA合并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拟在全麻下行“斜视矫正术”。
患儿入室后开放外周静脉通路,常规心电监护,HR 100次/分,RR 25次/分,BP 91/62 mmHg,SpO2 99%,体温36.1 ℃。麻醉诱导:丙泊酚3 mg/kg、舒芬太尼5 μg,顺利置入2.0#喉罩,控制通气,VT 6 ml/kg,I∶E 1∶1.5,RR 20次/分。麻醉维持:丙泊酚10 mg·kg-1·h-1,瑞芬太尼2.5 ng/ml,术中使用变温毯和静脉液体加温仪保温。术中监测动脉血气:pH 7.31、PaCO2 34 mmHg、PaO2 182 mmHg、Na+ 140 mmol/L、K+ 3.8 mmol/L、Glu 4.6 mmol/L、Lac 1.5 mmol/L、BE -2 mmol/L;给与5%葡萄糖氯化钠120 ml,术毕血糖值升至6.8 mmol/L。术中维持PETCO2 30~45 mmHg,监测尿量,维持鼻咽温36.0~37.5 ℃之间。手术结束10 min后患儿恢复自主呼吸,拔除喉罩,待其完全清醒后安返病房。手术时间25 min,麻醉时间40 min,尿量20 ml。术后12 h访视患儿,无明显不适。
讨论 MMA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的有机酸代谢病,主要原因是甲基丙二酰辅酶A变位酶或其辅酶钴胺素代谢紊乱,导致甲基丙二酸、3-羟基丁酸、柠檬酸甲酯等代谢物异常蓄积,进而引起神经系统、肝脏、肾脏等多系统损伤[1]。MMA患者麻醉管理的意见只见于个别病例的经验总结,此类患者的麻醉管理是一种新的挑战。
Gupta等[2]提出术前治疗包括目标导向液体治疗,纠正代谢性酸中毒和高氨血症。如果患者BE低于-10 mmol/L或血氨高于200 μmmol/L应推迟择期手术,纠正失代偿状态。此患儿术前血氨55.2 μmmol/L略高于正常,术前可输注葡萄糖加胰岛素防分解代谢,每3小时监测血氨一次[3]。过度的应激反应与长时间禁食可能引起糖分解亢进、蛋白质分解及蛋白质糖异生增加,使血氨增加,病情进一步恶化。患者应在医护人员严密监护下镇静,避免镇静过度,术中维持适宜的麻醉深度,术后充分镇痛。为避免围术期过度应激反应。术前应避免长时间禁食,现在提倡的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对这类患儿需要术前2 h适当补糖,尽量安排在上午进行择期手术,术后尽早恢复进食。
术中麻醉管理应避免诱发及加重肺动脉高压的因素,如低氧血症、高碳酸血症、低体温、酸中毒、高血容量或血容量不足等,防止肺动脉高压危象的发生。还应防止围术期蛋白质分解及糖异生,具体措施有:(1)常规监测血糖,防止低血糖;(2)可根据不同年龄静滴高浓度葡萄糖,在维持正常血糖的前提下,使用胰岛素0.01~0.02 IU·kg-1·h-1促进合成代谢[3]。围术期应对血气分析和血氨进行持续监测,预防酸中毒和高氨血症的发生。
一氧化二氮会干扰钴胺素的代谢应避免用于MMA患者,特别是对维生素B12的治疗有反应的患者。支链氨基酸会导致相关的代谢失代偿,丙泊酚的制剂缺乏支链氨基酸,目前认为丙泊酚用于MMA患者的麻醉诱导与维持是安全的。部分早发型MMA患儿可表现为全身肌张力减退,运动功能障碍,因此肌松药物的使用应慎重,可在肌松监测下使用小剂量的非去极化肌松药,该例患儿术中未使用肌松药物。布洛芬和氟比洛芬酯代谢产物有甲基丙二酸,MMA患者应避免使用此类非甾体抗炎药。
此外,围术期应警惕可能出现代谢性酸中毒继发的高钾血症,常规治疗效果欠佳时应做好围术期血液透析的准备。尤其需要警惕MMA患儿心肌病平均发生年龄为7岁,且随着年龄增长发病率递增,应通过术前心电图和心脏超声排除心肌病与QT延长综合征。
综上所述,术前对MMA患儿的身体状态和精神状态进行全面细致的检查与评估,麻醉管理中应避免高碳酸血症、低温、缺氧、低血容量、低血糖等易引发代谢紊乱和肺动脉高压的因素。围术期的管理应抑制不良应激反应以及维持血糖在正常范围内。
参考文献略。DOI:10.12089/jca.2023.06.022
排版发布 | 程孟微
责任编辑 | 张 伟
内容审核 | 万 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