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评委,上午好,感谢大家的坚守。在开始之前,请容许我说一下现在的感受。这次参赛,可谓一波三折,我的爱人,4天前刚生下可爱的女儿,尽管万般不舍,但她仍然支持我参赛。来的路上风雨兼程,航班取消,转飞南京,包车来杭州。虽然艰辛,我依然无怨无悔,战士怎能临阵退缩。
我是今天演讲的最后一位选手,最后出场往往都是压轴的,我的参赛宣言是“学无止境,勇于创新”。下面开始我今天的演讲,老年PFNA麻醉的新选择,改良高位髂筋膜间隙阻滞+骶旁坐骨神经阻滞,给我们带来安全、有效、操作简便。
中国的老龄化形势严峻,老年髋部骨折的数量也在逐渐增长,PFNA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内固定是最常见的术式之一。目前常用的全身麻醉和椎管内麻醉,对于基础疾病多的老年患者,都有不少的缺点,不符合快速康复的理念。而我们的外周神经阻滞能否更安全、更有效、操作更简便呢?使得患者快速康复。
工作中,我们常常遇过基础疾病多的老年患者,如何做好我们麻醉工作,使得他们尽早康复,值得我们进行思考。
大量研究表明区域阻滞麻醉比全身麻醉好,有利于老年患者的术后康复,减少术后并发症,减少住院时间等等,完全符合快速康复的理念。
我们看一下髋部的神经支配,髋关节囊和股骨头主要由股神经、闭孔神经、坐骨神经支配。髋部皮区的神经支配比较多,但以股外侧皮神经和臀上皮神经为主。
经典的外周神经阻滞方式为腰丛+骶旁坐骨神经阻滞。腰丛阻滞效果好,对呼吸循环影响小。这些优点都有利于老年患者的快速康复。但是不足之处在于,解剖位置深,硬膜外腔扩散,操作难度大。那么是否有另一种方法?既保留外周神经阻滞优点,而且安全,有效,操作简便的呢?
其实是有的,就是髂筋膜间隙阻滞,如何提高股神经,股外侧皮神经,闭孔神经的阻滞成功率,达到一个满意的效果,值得我们进行下一步探索。
这是近几年的髂筋膜间隙阻滞--沙漏法,也就是寻找沙漏征或者领结征。
但是随着我们的操作实践,会逐渐发现不少缺点。药液扩散区域不完全在骨盆内,不能有效地往头侧扩散,股外侧皮神经、闭孔神经的阻滞成功率低。
近年来,新兴了一种腹股沟韧带上入路的髂筋膜间隙阻滞
它是将探头的位置上移,放置在肚脐与髂前上棘连线处。药液扩散时,避免了被髂骨阻挡,有效地往头侧扩散,集中在骨盆区域内
这篇文章使用腹股沟韧带上法,通过CT及尸体染色,研究不同容量能够扩散到髂筋膜间隙的3个神经,结论是40ml为最佳量。
腹股沟韧带上入路依然有困扰我们的问题,例如老年人的肌肉组织,包括髂筋膜在超声下显影不清,髂前上棘阻挡进针点,药液扩散不理想。
通过我一年来的实践操作,于是从三个方面做出改良,此方法暂且叫做血管下法。在介绍血管下法之前,先介绍一个重要的血管,它叫做旋髂深动脉。
通过视频,我们了解一下旋髂深动脉的解剖,依次是髂骨,髂肌,闭孔神经、股神经、股外侧皮神经,腰大肌,髂筋膜,旋髂深动静脉。旋髂深动脉位于髂筋膜的表面,而我们的髂筋膜间隙位于髂筋膜的深面。大多数人会忽略旋髂深动脉的存在。
老年人的髂筋膜在超声下显影不清,难以精准定位,影响效果。我们可以利用旋髂深动脉作为导向,不再是髂筋膜,将针尖置于旋髂深动脉与髂肌之间,这样可以得到一个满意的定位
将超声探头旋转15度,使得进针点避开髂前上棘,髂骨髂肌的坡度变缓,这样更有利于针的显影及操作。
分次给药,给药过程中,提倡超声探头多角度观察药液的扩散情况,药液如洪水一般,往头侧及深面扩散。另外,髂肌下移也是一个重要的标志。
通过三个方面的改良,我们的初步观察,血管下法的的股外侧皮神经、闭孔神经的阻滞效果优于沙漏法。
在老年PFNA麻醉中,血管下法髂筋膜间隙阻滞和腰丛阻滞的效果无明显差异,而且更安全,操作更简便。
接下来是我的视频展示(字幕为演讲内容)
作者简介
欢迎光临 新青年麻醉论坛 (https://xqnmz.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