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麻醉科《珠江视界》翻译小组每月通过主题词检索,从PubMed与Web of Science等检索引擎,筛选出近期国内麻醉学科所发表的高质量SCI文献与研究成果,进行摘要导读的同时通过《新青年麻醉论坛》珠江视界专栏以每月好文的方式向全国同道推介。
【题目】
细胞外RNAs-TLR3信号传导促进小鼠慢性神经性疼痛后认知障碍【通讯作者】
朱涛,陈婵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麻醉科,中国西部研究单位(2018RU012)-中国医学科学院,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第一作者】
张雪莹,高蕊,张昌腾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麻醉科,中国西部研究单位(2018RU012)-中国医学科学院,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摘要】
慢性疼痛通常与认知能力下降有关,这可能会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最近的研究表明,Toll样受体3(TLR3)对记忆和学习至关重要。尽管如此,TLR3在慢性疼痛后认知能力下降的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尚不清楚。在本研究中,慢性压迫性损伤(CCI)组海马神经元中的TLR3水平高于假手术组。重要的是,与野生型(WT)小鼠相比,TLR3敲除(KO)小鼠和TLR3特异性神经元敲除小鼠均表现出认知功能改善,炎性细胞因子和神经元凋亡水平降低以及对海马神经可塑性的损伤减轻。值得注意的是,CCI后坐骨神经、血清和海马体中的细胞外RNA(exRNAs),特别是双链RNA(dsRNAs)增加。dsRNA与TLR3的共定位在海马神经元中也有所增加。dsRNA类似物poly(I:C)的使用提高了海马体中dsRNA和TLR3的水平,加剧了海马依赖性记忆。此外,dsRNA/TLR3抑制剂改善了CCI后的认知功能。总之,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存在于慢性神经性疼痛状况中的exRNA,特别是dsRNA,激活TLR3,启动下游炎症和凋亡信号传导,对突触可塑性造成损害,并导致慢性神经性疼痛后认知障碍。【题目】
【通讯作者】
【第一作者】
【摘要】
生物膜上的蛋白质通道通过调节电荷残基的分布,有条件地控制离子传输。如何在人工膜上实现类似过程是研究的热点和挑战。在本研究中,我们使用具有电荷可调性的亚纳米通道的金属有机框架(MOFs)膜来选择性地控制离子传输。各种价态的离子与嵌入MOF空腔的冠醚结合,冠醚充当带电客体,可将通道的电荷状态从负电荷调节到正电荷。与带负电的通道相比,带正电的通道明显提高了 Li+/Mg2+的选择性,这得益于离子与通道之间静电排斥力的增强。同时,理论计算表明,Mg2+通过带正电荷的通道时需要克服比Li+更高的入口能量壁垒。这项工作为如何实现通过调节绝缘膜的电荷状态来进行离子的选择性传输提供了一种精巧的策略,为海水淡化和盐湖提锂等应用铺平了道路。
【题目】
【通讯作者】
【第一作者】
【摘要】
【题目】
【通讯作者】
【第一作者】
【摘要】
【题目】
【通讯作者】
【第一作者】
Jingyi Du,Nan Cheng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麻醉科;
【摘要】
背景:周围神经损伤所导致的神经炎症在建立和维持神经病理性疼痛(NeP)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导致神经炎症的机制仍不清楚,治疗NeP的药理学策略受限。因此,在本研究中,我们计划探讨慢性坐骨神经损伤后星形胶质细胞衰老与NeP疾病之间可能存在的联系。
方法:通过诱导成年大鼠坐骨神经慢性压迫损伤(CCI)的方法建立NeP动物模型。从术后第一天到研究结束,每天给大鼠用达沙替尼和槲皮素的抗衰老药物组合灌胃。用机械缩足反射阈值(PMWT)和热缩足发射潜伏期(PTWL)来评价实验大鼠对疼痛的反应行为。采用衰老相关的β-半乳糖苷酶染色,免疫印迹分析和免疫荧光分析检测脊髓中促炎症因子的水平和衰老样反应的严重程度。用脂多糖(LPS)诱导原代培养的脊髓星形胶质细胞发生衰老,探讨衰老对促炎因子分泌的潜在影响。此外,还进行了单细胞RNA测序(scRNA-seq),以确定神经病理性疼痛下脊髓星形胶质细胞中与衰老相关的分子反应。
结果:坐骨神经CCI后,大鼠表现为PMWT和PTWL降低,脊髓促炎因子水平升高,脊髓星形胶质细胞衰老程度增加强。达沙替尼和槲皮素的治疗可有效减轻坐骨神经CCI大鼠的脊髓神经炎症反应,减轻其超敏反应。从机制上讲,达沙替尼和槲皮素联合应用可逆转脂多糖刺激的原代培养星形胶质细胞的衰老,并降低促炎因子水平。ScRNA-seq数据揭示了脊髓星形胶质细胞群体中四个潜在的衰老相关基因,并通过体外实验验证了簇集(CLU)蛋白的表达。
结论:研究结果表明星形胶质细胞衰老在周围神经损伤后神经炎症中的潜在作用,并表明针对星形胶质细胞中CLU的激活可能为治疗NeP提供一种新的治疗策略。
8. Yong-hong Xiong#, Yan Leng#, Hao Tian, Xin-qi Deng, Wen-yuan Li, Wei Li*, Zhong-yuan Xia*. Decreased MFN2 activates the cGAS-STING pathway in diabetic myocardial ischaemia-reperfusion by triggering the release of mitochondrial DNA. Cell Commun Signal. 2023 Aug, 21(1): 192. PMID: 37537600
【题目】
【通讯作者】
【第一作者】
【摘要】
【题目】
【通讯作者】
【第一作者】
【摘要】
【题目】
【通讯作者】
【第一作者】
【摘要】
背景:儿童早期接受全身麻醉(GA)与发生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的风险之间的关系尚不确定,以往的研究结果相互矛盾。这项基于人群的队列研究旨在利用倾向评分匹配(PSM)在大样本量中调查GA暴露与ADHD风险之间的潜在关系。
方法:选取2004-2014年台湾地区接受GA治疗且住院1天以上的15072例0-3岁儿童为研究对象。未暴露组从台湾妇幼健康数据库(TMCHD)中通过1:1 PSM随机选择。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采用泊松回归模型确定两个队列中ADHD的发病率(IR)和发病率比(IRR)。
结果:GA组和非GA组各7536例。GA组ADHD的IR(122.45 / 10000人年)高于非GA组(64.15 / 10000人年),GA组ADHD的IRR为1.39 (95% CI: 1.26, 1.55)。研究发现,暴露于GA的次数、暴露时间、男性性别和中枢神经系统手术是未来ADHD的重要危险因素。
结论:本研究结果提示,儿童早期接触GA与发生ADHD的风险存在显著相关性,GA可能是手术儿童发生ADHD的重要危险因素。该研究还确定了ADHD的几个风险因素,包括暴露于GA的次数、暴露时间、男性性别和中枢神经系统手术。
【题目】
【通讯作者】
【第一作者】
【摘要】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慢性疼痛患者长期使用阿片类药物与痴呆风险之间的关系。
研究设计:进行了一项头对头倾向评分匹配(PSM)比较队列研究,以检查长期使用阿片类药物对痴呆风险的影响。采用时变Cox回归分析计算校正风险比(aHRs)及95% CIs ,以确定痴呆风险的独立预测因子。
设置和受试者:该研究包括41,636例PSM后患者,其中20,968例为阿片类药物使用组(每年≥180定义日剂量),20,968例为非阿片类药物使用组。
方法:采用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比较阿片类药物使用组和非阿片类药物使用组的痴呆风险。痴呆的发病率计算为每一组每10000人年的病例数。确定调整后的发病率,以评估与阿片类药物使用相关的痴呆风险。
结果: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阿片类药物使用组与非阿片类药物使用组痴呆风险的aHR为1.86 (95% CI 1.25-2.09; P < 0.001)。阿片类药物使用者的痴呆发病率(44.09 / 10000人年)高于非阿片类药物使用者(38.85 / 10000人年)。阿片类药物使用组与未使用组相比,痴呆风险的调整发生率为1.13 (95% CI: 1.07-1.21, P < 0.001)。
结论和意义:长期使用阿片类药物可能与慢性疼痛患者痴呆风险增加有关。这些发现强调,考虑到潜在的长期认知影响,针对这一人群中有必要谨慎签署处方和监测阿片类药物的使用。
【题目】
【通讯作者】
吴晓丹 福建省立医院麻醉科;曾凯 福建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滨海院区国家区域医疗中心麻醉科
【第一作者】
Min Liang, Min Liang 福建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滨海院区国家区域医疗中心麻醉科,福建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麻醉科
【摘要】
背景: 肺微生物组在人类健康和疾病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大量研究表明,肺部微生物群的紊乱会影响免疫反应、认知和行为。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全麻对肺微生物组的影响。
方法:8周龄雄性SD大鼠连续静脉输注异丙酚或吸入异氟醚4 h,采用BALF样本16S rRNA基因扩增检测干预后肺微生物组的变化。进一步进行神经行为评估,以发现异氟醚麻醉后不同菌株与行为障碍的关系。
结果:16S rRNA测序数据的绝对定量和相对定量显示,异氟醚比异丙酚更能改变大鼠肺微生物组的多样性和丰度。异氟醚组微生物数量显著增加。EPM和OFT结果均显示大鼠吸入异氟醚后表现出抑郁样行为。此外,组间COG/KO/MetaCyc/KEGG通路富集分析也存在显著差异。
结论:持续吸入异氟醚可改变大鼠肺微生物群的多样性和组成,导致麻醉后抑郁。
【题目】
【通讯作者】
【第一作者】
【摘要】
【题目】
【通讯作者】
钱金桥 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麻醉科;
【第一作者】
Lingyan Wang 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麻醉科;
【摘要】
欢迎光临 新青年麻醉论坛 (https://xqnmz.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