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骨科医学中心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六人民医院 超声引导外周神经快速识别技术及超声图像采集指南
范坤1 崔德荣1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六人民医院临港院区麻醉科
前 言
区域阻滞是一项传统的麻醉技术,其成功的关键在于准确定位。随着神经刺激仪和超声可视化技术的应用,使其成功率大幅提高;同时,也使得新的阻滞技术不断涌现。由于具有镇痛效果好,可减少阿片类药物用量,及对脏器功能影响小等诸多优点,本技术在日间手术、多模式镇痛、平衡麻醉及加速术后康复(ERAS)中的重要作用备受关注。2020年国家骨科医学中心、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六人民医院临港院区麻醉科发布了《超声引导外周神经快速识别技术及超声图像采集指南》(第一版),经过多年的推广应用,使科室新进住院医师、住培医师、进修医师、专业学位研究生、实习生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操作能力及工作效率显著提升。为进一步帮助年轻医师更好、更快地掌握这门技术,提高区域阻滞的成功率与安全性,结合反馈意见、神经阻滞技术规范及实践经验,对以上版本进行修订,使之更简捷、有效,便于推广应用。与此同时,为了更好地推进国家麻醉超声图像库的建设,也迫切需要对现有超声引导外周神经阻滞技术超声图像采集工作制定一个全国的标准与规范,便于后期海量图片的收集与标识,以及后期的麻醉超声图像智能识别系列研发工作。在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主任委员,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麻醉科俞卫锋教授,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超声学组组长、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麻醉科主任朱涛教授,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区域麻醉学组副组长、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六人民医院麻醉科主任王爱忠教授,中国医促会区域麻醉学分会主任委员、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六人民医院麻醉科主任江伟教授等多位神经阻滞领域资深专家精心指导和大力支持下,上海六院临港院区麻醉科现向全国同仁分享《超声引导外周神经快速识别技术及超声图像采集指南》(第二版),期待大家批评斧正,共同提高,推动我国区域阻滞技术高质量发展,实现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提出的“从麻醉大国到麻醉强国”的宏伟目标。
一.股神经快速识别技术及超声图像采集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