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青年麻醉论坛

 找回密码
 会员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快捷登录

搜索
热搜: 麻醉 视频 中级
查看: 5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医学指南] 标准与规范丨医疗机构睡眠门诊建设和管理专家共识(2025版)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前天 22:3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糖糖不次糖 于 2025-8-27 22:45 编辑

以下文章来源于中华医学杂志 ,作者中华医学杂志

引用本文:中国睡眠研究会, 中国医师协会睡眠医学专业委员会, 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睡眠科学与技术分会, 等. 医疗机构睡眠门诊建设和管理专家共识(2025版)[J]. 中华医学杂志, 2025, 105(32): 2709-2717. DOI: 10.3760/cma.j.cn112137-20250427-01052.
通信作者:张斌,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精神心理科(睡眠医学中心),广州 510515,Email:[email protected];黄志力,复旦大学基础医学院药理学系,上海 200032,Email:[email protected];韩芳,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睡眠医学科,北京 100044,Email:[email protected]

*本文内容已经过同行评议,作为优先出版方式在线发表,可作为有效引用数据。由于优先发表的内容尚未完成规范的编校流程,《中华医学杂志》不保证其数据与印刷版内容的一致性。

摘要

睡眠健康是全民健康的核心要素。睡眠障碍与多种慢性病高度关联,严重威胁公众健康。我国睡眠障碍患者众多,建设专业规范的睡眠医学中心是推进睡眠健康全方位管理的必然需求,而睡眠门诊是睡眠医学中心的核心窗口,肩负接诊初筛、患者分流及跨学科协调等关键职能。本专家共识编写组整合睡眠医学领域相关学会/协会专家意见,系统提出了睡眠门诊规范化建设的框架和管理要求,包括门诊的诊疗范围、建设标准以及人员培训与资质认证,旨在通过规范建设标准、质控流程及资源配置,构建覆盖全生命周期的睡眠健康管理网络。

关键词:睡眠障碍;睡眠医学;睡眠门诊;建设标准;质量控制;资质认证

人生的1/3时间在睡眠中度过,睡眠是不可或缺的生命本能活动。根据《国际疾病分类》第十一次修订本(ICD-11)[1] ,睡眠障碍涵盖六大类九十多种疾病,其中失眠障碍、睡眠呼吸障碍、昼夜节律相关睡眠-觉醒障碍等已经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和多发病。据估计,我国有1/4的人群睡眠不足6 h,近40%的人群存在夜间易醒的问题[2] 。

睡眠医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已得到认可。2019年,国家卫健委委托中国医师协会制定的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体系中,将睡眠医学及睡眠专科医师培养正式纳入独立体系[3] 。2024年,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首次将睡眠医学列为内科学下的独立三级学科[4] ,设立睡眠医学硕、博士研究学位。这一进展标志着睡眠医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在国内逐步得到认可。《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将睡眠健康作为重要内容列入其中[5] 。因此,我国亟需构建专业而规范的睡眠疾病诊疗体系,建立多学科交叉融合的睡眠医学学科,以实现对睡眠疾病及其相关慢病的早筛早治,降低社会医疗负担。

2025年2月,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中医药局和国家疾控局联合发布了《关于实施2025年卫生健康系统为民服务实事项目的通知》 [ 6 ] ,要求在2025年,每个地市至少有一家医院提供睡眠门诊服务。睡眠医学中心的工作涵盖从门诊初筛、评估到精准诊断和个性化治疗及长程家庭管理整个诊疗体系。在此诊疗体系中,睡眠门诊承担着患者入口、初筛分流、跨学科协作等重要职能,其建设标准、质控流程及资源配置将直接决定睡眠医学中心的服务效能与患者体验。鉴于此,由中国睡眠研究会牵头,联合全国多家睡眠医学学术团体,组成共识制订委员会,于2025年2月启动制订《医疗机构睡眠门诊建设和管理专家共识(2025版)》(以下简称“本共识”)。

一、共识制订方法
1. 共识使用者:各级医疗机构中拟开展睡眠门诊服务的医师、技师、医院管理者和其他相关医务人员。

2. 共识发起机构及制订工作组:由中国睡眠研究会牵头,联合中国医师协会睡眠医学专业委员会、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睡眠科学与技术分会、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睡眠医学分会、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睡眠医学专业委员会、中国老年医学学会睡眠医学分会、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睡眠医学专业委员会共同制订。共识工作组由睡眠医学、精神病学、神经病学、呼吸病学、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麻醉学、口腔医学等多学科专家共同组成,名单见文后。

3. 文献检索:本共识系统检索了PubMed、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CNKI)和万方数据库中的相关文献。中文检索词为“睡眠医学中心”“睡眠医学”“睡眠障碍”“失眠”“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发作性睡病”“门诊”“专家共识”“指南”。英文检索词为“sleep medicine center”“sleep medicine”“sleep disorder”“insomnia”“obstructive sleep apnea”“narcolepsy”“outpatient department”“expert consensus”“guideline”。检索时间自建库至2025年4月20日。

4. 推荐意见形成:目前国内外暂无睡眠门诊的专家共识和指南。本共识的制订遵循兰德公司(RAND)/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适宜性方法,采用改良两阶段德尔菲法。首先,组建多学科专家组(包括睡眠医学专家4位、神经内科专家2位、精神心理科专家4位、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专家4位、口腔科专家1位、耳鼻喉科专家3位、老年医学科专家1位及医疗管理领域专家2位),通过系统文献综述,结合国内外睡眠医学中心的专家共识和指南以及国内的现状和实践经验 [7-12] 整合形成初步建议条目。第一阶段,专家独立采用Likert 6分法(1=完全不同意,2=比较不同意,3=中立,4=比较同意,5=完全同意,6=其他修改意见)从临床必要性、实施可行性和成本效益三个维度对推荐意见条目进行匿名评分,依据RAND标准判定适宜性。第二阶段,召开结构化共识会议,匿名反馈评分结果并逐条讨论争议条目,通过多轮修正形成推荐意见(≥80%专家同意)。

5. 利益冲突声明:本共识制订过程中,所有参与本共识专家研讨会的专家组成员均已签署书面利益声明,与医药企业不存在共识相关的利益冲突。

二、总则
本共识的使用遵循以下原则:
1. 基本要求:本共识旨在为各级医疗机构建立睡眠门诊及开展相关服务提供基本指导与要求。

2. 因地制宜:各级医疗机构在参照本共识时,应结合当地实际条件以及服务人群特征适度调整,以保障医疗服务质量。

3. 实施效力:本共识由相关行业学会从专业角度组织专家制订,供医疗卫生主管部门和各级医疗机构开展睡眠门诊服务时参考,不具备行政约束力。

4. 争议解释:本共识相关内容若存在理解争议,其最终解释权归属本共识制订委员会秘书处。

5. 冲突处理:当国家和(或)当地政府行政及行业主管部门的指南或规定与本共识冲突时,以前者为准。

三、睡眠门诊的诊疗范围
睡眠门诊的核心功能是对睡眠障碍进行全面评估、精准诊断、规范化治疗,同时积极开展预防及健康教育工作,致力于为患者提供个性化、专业化的诊疗服务,有效管理睡眠障碍及其相关并发症或共病,促进良好睡眠与社会功能的重建。

睡眠门诊的临床执业范围应涵盖国际疾病分类所列各类睡眠障碍的评估、诊断、治疗与管理。具体分类标准及内容参照ICD-11[1] 的第7章“睡眠-觉醒障碍”及《国际睡眠障碍分类第3版修订版》(ICSD-3-TR)[13] 。睡眠门诊服务应涵盖睡眠障碍全疾病谱的预防、筛查、诊断、治疗、康复管理及睡眠健康促进。此外,睡眠门诊还需为睡眠障碍相关的心血管系统、神经系统、代谢系统共病提供综合管理服务。借鉴国内外睡眠医学发展经验,建议睡眠门诊的建设和管理应当依托西医、中医以及中西医结合医院睡眠医学专业学科或医疗组。除部分独立设置的睡眠医学科外,目前我国多数睡眠医学专科或医疗组设立在与睡眠医学密切相关的二级或其下属的三级学科中,如内科学、精神病学、神经病学、耳鼻咽喉科学、儿科学、麻醉学、全科医学、口腔正畸学、口腔颌面外科学等 [14] 。建议相关从业人员立足睡眠医学建立特色专科,并在条件允许时积极开展多学科合作。

推荐意见1:睡眠门诊是医疗机构为各类睡眠障碍人群提供全面评估、精准诊断、有效治疗和长程管理的医疗服务场所。现阶段以睡眠障碍的常见病和多发病的诊疗为核心工作,应积极开展覆盖全睡眠疾病谱的诊疗及相关慢病管理工作。

四、睡眠门诊的建设标准
(一)基本条件
1. 开设睡眠门诊的医疗机构:睡眠门诊所在医院应为二级或三级综合、中医或中西医结合医院或专科医院。同时,建议有条件的一级医疗机构可采用便携式睡眠监测设备和睡眠量表开展睡眠障碍的初步筛查、生活方式干预及康复管理,并通过与上级医疗机构协同合作,为患者提供全疾病周期的医疗服务。

2. 基本人员和设备:具备相应资质的医疗和技术人员,配备标准多导睡眠监测(PSG)设备(Ⅰ和Ⅱ级)[15] 的睡眠监测室≥1间。

(二)场地要求
1. 选址:睡眠门诊的选址应充分考虑环境适宜性,邻近相关协同科室,便于多学科协作诊疗,为患者提供更便捷、高效的医疗服务。

2. 布局规划:睡眠门诊应实行分区管理,建议设置候诊区、诊室、设备操作区、数据管理区和治疗区( 图1 ),需符合医院感染管理标准及无障碍设计规范。推荐睡眠门诊设置专科便民咨询服务台,配置睡眠障碍科普宣传及多媒体宣教服务区域。

楼主热帖

马上注册,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论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会员注册

x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会员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论坛郑重声明 本站供网上自由讨论使用,所有个人言论并不代表本站立场,所发布资源均来源于网络,假若內容有涉及侵权,请联络我们。我们将立刻删除侵权资源,并向版权所有者致以诚挚的歉意!
收藏帖子 返回列表 联系我们 搜索 官方QQ群

QQ|关于我们|业务合作|手机版|新青年麻醉论坛 ( 浙ICP备19050841号-1 )

GMT+8, 2025-8-29 01:52 , Processed in 0.134731 second(s), 24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