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经常开展安全医疗教育,“只有小手术,没有小麻醉”,树立预防为主的思想,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实行医疗安全责任制,麻醉管理要坚守岗位,集中精力,疑有意外先兆立即妥善处理,一旦出现麻醉意外,及时向上级医师或值班主任、科主任汇报。
2.
按照各级医生职责和实际业务技术能力,安排手术病人的麻醉工作。
3.
充分做好麻醉前准备的病情判断,严格检查麻醉仪器设备,确保抢救器具完好和抢救药品齐全。
4.
严格查对制度,麻醉期间所用药品及输血、输液要做到“三查七对”,药品、剂量、配制日期、用法、给药途径等要经过两人查对,特别注意相似易混淆的药品,用过的药瓶应保留至病人出手术室后,以便查对。
5.
严格遵守各项操作规程和消毒规章制度,定期检查实施情况,防止差错事故。
6.
使用易燃易爆麻醉药,应杜绝火源,各种麻醉气体钢瓶要标志醒目。
7.
没有麻醉机设备,严禁开展手术麻醉工作。实施椎管内麻醉,必须应掌握气管插管术,上岗未到一年或尚未取得职业医师资格和执业注册者不能独立担任主麻,严禁没有学历、非麻醉专业医师和未经过专业培训的人员担任麻醉工作,不允许主治医师(含)同时实施两台手术的主麻。
8.
新技术的开展。严格按医院规定填写新技术项目开展的报告书,报医教办备案。
9.
医疗活动的开展严格执行下列各项规章制度。
岗位责任制
1、麻醉前要详细了解病情,认真准备麻醉器械、用具和药品;
2、严格执行麻醉操作规程和消毒灭菌制度;
3、麻醉期间不得擅自离开工作岗位,不得兼顾其他工作和谈论无关事宜;
4、麻醉期间要严密观察病情变化,作好术中监测和麻醉管理,如突然发生病情突变,应迅速判断其临床意义,并及时向上级医师报告,同时告之术者,共同研究,妥善处理。
5、认真填写麻醉记录单,记录要全面、清晰;
6、麻醉结束,须待全麻苏醒和病情稳定后,方可送回病房,并认真做好交接班;
7、写好麻醉小结及随访记录。
麻醉前访视、讨论制度
1、麻醉前一天麻醉医师到病房访视手术病人,详细阅读病史,认真检查病人,全面了解病情和术式,认真填写麻醉前访视小结,麻醉前用药,选择麻醉方法,拟定麻醉方案;
2、向病人介绍麻醉方法和病人必须注意和配合的事项,以取得病人的信任和解除病人的思想疑虑。
3、在麻醉前讨论会上,访视医师负责向全科报告病人情况和麻醉方案,遇有疑难危重病人的麻醉,应作重点讨论,并将讨论情况记录在册,必要时向医务处报告,备案:
4、麻醉前讨论的重点是麻醉方案选择和对可能发生的问题提出积极的防范措施以及特殊病例的特殊处理:
5、麻醉前访视意见和讨论内容记录在麻醉前小结或病历上;
6、完成病人或家属在麻醉协议书上的签字手续;
7、病人术前准备不足或内科情况未纠正,应予调整手术时间,以确保病人医疗安全。建议手术医师补做缺项检查和加强内科治疗。
手术室内质控制度
1、建立健全麻醉质量标准化,规范化管理,坚持以病人为中心,以医疗质量为生命的 质控制度;
2、强化质量意识,定期开展基础质量、环节质量和终末质量的分析、评价或结合典型病例、差错事故等进行质量意识教育;提高思想政治素质;
3、对进修医师、轮转医师和新上岗医师,必须进行岗前教育和培训,重点是医德规范,规章制度和质量保证。并在实际工作中认真执行。
4、按照麻醉质控要求,每月进行麻醉质量统计、分析,每季度进行一次全面的麻醉质量检查、评价,并通报全科;
5、对麻醉质量存在的突出问题,要抓紧时间调查、处理、纠正,并提出整改意见,除在科室及时贯彻执行外,并向医务处报告。真正做道问题已调查清楚,当事人已接受教训,整改措施已完全落实,思想认识已得到提高;
6、提高麻醉前小结和麻醉记录单的书写质量,保证麻醉记录单的准确性、及时性、完整性、整洁性和一致性;
7、科室成立室内质控小组,在科主任领导下,按照质控标准,完成质量监控任务,并将麻醉质量管理作为奖金分配的重要指标;
8、坚持医德规范加强医德医风建设。
医德,即医务人员的职业道德,是医务人员应具备的思想品质,是医务人员与病人、社会及医务人员之间关系的总和。医德规范是指导医务人员进行医疗活动的思想和行为的准则。其医德规范如下:⑴救死扶伤,实行社会主义的人道主义。时刻为病人着想,千方百计为病人解除病痛;⑵尊重病人的人格和权利,对待病人不分民族、性别、职业、地位、财产状况,都应一视同仁;⑶文明礼貌服务举止端庄,语言文明,态度和蔼,同情、关心和体贴病人;⑷廉洁奉公,自觉遵纪守法,不以医谋私;⑸为病人保守医密,实行保护性医疗,不泄露病人隐私和秘密;⑹互学互尊,团结协作,正确处理同行同事间的关系;⑺严谨求实,奋发进取,钻研医术,精益求精,不断更新知识,提高技术水平。为使医德规范切实贯彻落实,必须把医德规范教育和医德医风建设作为室内质控的重要内容,作为室间质量考核和评估的重要项目,并作为衡量和评价一个麻醉科的重要标准。
差错事故防范制度
1、经常开展安全医疗教育,只有小手术没有小麻醉,树立预防为主思想,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实行医疗安全责任制,要坚守岗位,集中精力,疑有意外先兆,立即妥善处理;
2、按照各级医师职责和实际业务技术能力,安排手术病人的麻醉工作;
3、充分做好麻醉前准备的病情判断,严格检查各种麻醉器械设备,确保抢救器具完好和抢救药品齐全;
4、严格遵守各项操作规程和消毒隔离制度,定期检查实施情况,防止差错事故;
5、严格查对制度。麻醉期间所用药物及输血输液要做到“三查七对”,对药品、剂量、配制日期、用法、给药途径等药经两人查对,特别要注意最易搞错的相似药物或相似安瓿。用过的安瓿应保留到病人处手术室后丢弃,以便复查;
6、使用易燃易爆麻醉药,严防起火爆炸,各种麻醉气体钢瓶颜色要标志醒目;
7、没有麻醉机设备,严禁开展手术的麻醉工作,施行椎管内麻醉必须能掌握气管插管术,上岗工作不到一年或尚未取得执业医师资格和执业注册者不能独立担任主麻;严禁没有学历、非麻醉专业医师和未经过专业培训的人员担任麻醉工作,不容许一位麻醉医师同时实施两台手术的麻醉;
8、新技术的开展,新方法的使用和新药品的引进,必须经科主任同意并经医院批准,并按照认真讨论后的预定方案实施;
9、严格交接班制度,坚持做到“接班不到,当班不走”,坚持岗位交班、手术台旁交班;病情危急和疑难病例的手术时一律不准交班,要协同处理。交班内容包括病人情况、麻醉经过,特殊用药、输血输液等;
10、
围麻醉期的重大问题,应及时向科主任汇报,采取处理措施,医疗事故、医疗差错、麻醉意外和严重并发症均应进行全科讨论,吸取教训认真整改。医疗事故、严重差错须向医务处报告。
(我爱麻醉事业 中国麻醉医师论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