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青年麻醉论坛

 找回密码
 会员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快捷登录

搜索
热搜: 麻醉 视频 中级
查看: 417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科普知识] 麻醉如妙手般安抚着病人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5-29 21:22:0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麻醉如妙手般安抚着病人,让他们忘记恐惧,忘记疼痛。

  说起麻醉,我们最多想到的会是什么?简单的止痛?要做大手术才要麻醉?如果今天和你说起“麻醉”两个字,你还会有这样的想法的话,那只能说明你对“麻醉”的认识和了解不深。“麻醉”离我们的生活其实不远,例如在一些发达的国家,人们到医院看一下牙齿,医生为了减少他们的恐惧感和疼痛感,会帮病人进行全身麻醉;又如或者在麻醉医生的严密监测下,百岁的老人也可以进行骨折手术……“麻醉”就是要让病人在顺利安全地、毫无恐惧地完成一次手术或身体检查,还不会在身体上留下任何不良的“痕迹”。

  名词解释
  麻醉
  简单说来,麻醉就是通过药物的作用,令病人对外科的伤害刺激没有感知。
  背景
  舒适医疗是趋势
  上月26日,“2005临床监测和麻醉新技术研讨会暨讲习班”在广州举行,国内很多著名麻醉专家,包括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孙大金教授、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吴新民教授、首都医科大学北京朝阳医院岳云教授、人民卫生出版社陈懿高级编辑等莅临讲学。
  同时,由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佘守章教授和岳云教授主编的麻醉学科专著《临床监测学》,在经过扩大编委队伍、并在第一版基础上增加二十多章新内容后,也于近日再版发行。中华医学会会长钟南山院士对这一著作的题词是:“为临床提供准确的监测,为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同样说明临床监测学在临床治疗上的重要意义。
  现代麻醉科学的内涵和外延,都在不断扩大。在医学发展上,麻醉科学推动各项外科手术的发展;在个人生活上,也让我们能够实现不痛的治疗和生活,实现更舒适的医疗过程。
  专家认为,舒适医疗将是麻醉学发展的一种方向,这种舒适不仅是去除肌肤的疼痛感,更重要的还是消除对医疗过程的恐惧、不安等记忆。跨入二十一世纪,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全球对疼痛的研究和治疗给予了前所未有的关注。
  可以说,麻醉学的发展,在某种程度上也反映了社会文明的程度。在当今社会生活水平不断发展的基础上,麻醉学在我们生活中的运用也越来越多。但我们很多人对麻醉的了解,却还只是停留在这项技术的初级阶段。在这里,我们采访了各位麻醉学科的专家,让我们更真切地认识麻醉学科为我们生活带来的改变。

  让麻醉改变我们的生活

  生活质量提高了,对医疗质量的要求也提高。随着越来越多医院设置专门的“疼痛专科”,我们知道,生活中的很多疼痛都可以由麻醉医生解决,但事实上,麻醉医生所做的一切,却远不只止痛这么简单,麻醉对生活的改变,也同样不仅仅是去除了人体对疼痛的感觉。
  有时候,比疼痛更难忍受的是对疼痛的记忆,还有因为疼痛而失去的尊严、风采、生活质量;比疼痛更难忘记的,还有对医疗过程的恐惧感和以后产生的抗拒感。疼痛带来的问题,远不只是肉体上的痛苦,而且更是精神上的不适。
  幸好,我们还有麻醉医生,在麻醉医生的帮助下,我们不仅可以消除疼痛,并且,也可以抚去关于疼痛的记忆、不安和恐惧感。

  麻醉对我们的帮助

  [ 手术时 ]
  不仅不痛,还会忘掉手术前后的恐惧记忆
  主角:李先生
  年龄:二十多岁
  陈述:十几年前,我还是个十来岁的孩子,脚上静脉屈张,盘成一个黑色突起的东西,只能手术去掉。至今我还记得手术前,有位医生拉着我走进手术室的感觉:医生都穿着无菌衣,戴着大口罩,里面似乎阴森森的。我紧张得很,脚都软了,很想跑,但动不了。
  做完手术,醒来时第一眼又看到戴大口罩的医生。过不久,脚上的疼痛传来,简直就是剔骨一般地痛。父母怕我用麻药太多影响智力,不敢让医生给我打止痛药,那种疼痛的感觉终身难忘。
  到现在,我一直害怕看到戴大口罩的医生,有时候我还会梦见自己手术室里,并且在梦里害怕得吓醒。
  □ 专家解答:孙大金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麻醉科)
  现在的手术过程完全可以解决这一问题。一般来说,一位麻醉医生的工作包括:手术之前,对病人的情况进行整体检查,手术过程中,严密监测病人在手术中的变化,术后,还要进行镇痛和治疗。可以说,整个手术过程都在麻醉医生监控下进行。
  如果在手术前发现病人精神紧张,麻醉医生要安慰病人,帮病人去除不安的情绪,进行心理防治。病人太紧张肯定不行,等于还没动手术就先跑了个马拉松,这样也会影响病人的身体机能。麻醉医生要给病人打一针镇静药,可以减少病人紧张、心跳加快的状态。而在现在的麻醉科学发展很快,已经可以实现打了镇静药后,病人还能自如地回答医生的提问,但在手术后却完全不记得。
  术后的疼痛可以通过术后镇痛解除。也就是在病人身上安一个镇痛泵,根据术后病人的具体情况,由专业的麻醉医生定时定量将镇痛药物注入,病人觉得痛了,自己就按一下,将一部分药送进体内镇痛。但用药总量还是控制在麻醉医生手中。由于病人可以自主控制用药,心里好受些,也有助消除疼痛感。
  这样,做完手术后,不会对手术留下不良记忆,尤其对小孩子来说,也不会因此对白大夫产生恐惧感。

  [ 分娩时 ]
  不仅不痛,还会享受分娩的快乐和女人的尊严
  主角:Dana
  年龄:三十多岁
  陈述:我三十多岁才有孩子,所以我和先生决定顺产,一起分享分娩时的快乐。先生为了支持我,还要陪着我进产房,但我一设想自己生孩子时可能会痛得大吵大叫、脸上都变形的样子,就觉得可怕。即使我能忍受那种痛苦,可是我这个样子也许会影响我在先生心中的形象,或影响我们以后的生活质量,我应怎么办呢?
  □ 专家解答:吴新民教授(北京大学第一医院麻醉科)
  在医学疼痛指数上,产痛仅次于烧伤灼痛,排在第二位。但现代麻醉技术已可以采用分娩镇痛的方法来解除这种痛苦。在北大第一医院的分娩镇痛中心已经做了几千例这种分娩手术,产妇一点也不痛苦,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也很好地开展了分娩镇痛。
  在无痛分娩的状态下,通过椎管内镇痛方式,注进的麻醉药恰到好处,刚好去掉疼痛的感觉,但还能保持肌肉的运动功能。分娩的时候,产妇头脑清醒,还能听医生的指挥,自己主动用力,主动将孩子生产出来。我觉得,用这种方法,不仅不痛,还可以保留分娩的感觉,让产妇享受分娩得子的快乐,而且因为不痛苦,产妇不会痛得大吵大叫,也保持了产妇的尊严。
  现在很多产妇以剖宫产来解决分娩的痛苦,其实剖宫是异常的分娩方式,迫不得以才采用这种方式。正常生产对孩子有益,因为顺产时,羊水挤出,有助于孩子的肺功能发育,如果剖宫产,孩子可能会吸入羊水,影响肺功能;而且,孩子顺产时头部受挤压,这是一个按摩的过程,少了这个过程,可能会造成多动症或其他症状。对产妇来说,剖宫产令肚子和子宫上有了伤口,也可能带来子宫内膜异位等妇科的问题。
  至于分娩镇痛的麻药会不会影响孩子?其实,分娩镇痛用的麻药很少,只有剖宫产的十分之一左右,对母亲和孩子没有不好的影响。

  [ 检查时 ]不仅不痛,还会不再怕检查和治疗
  主角:张小姐
  陈述:前段时间要去医院拔掉一颗坏牙,虽然我知道医生会在牙上打麻醉针,拔出来应该不会疼,但我还是吓得躺在椅子冷汗直流,全身发软,坚持了十几分钟,最后没拔成。
  □ 专家分析:岳云教授(首都医科大学北京朝阳医院)
  在国外一些医院,看牙的时候也全身麻醉。睡一觉,就把牙齿拔了,什么疼痛的感觉、害怕的感觉都没有了,这样问题也解决了。
  不仅看牙,很多有痛苦的检查方式也可以在麻醉医生的帮助下,解决疼痛问题。例如胃镜,很多人是做过一次后就不愿意再做第二次,太难受了。但其实在大医院,病人可以要求用无痛检查,在麻醉医生的监测下,消除内镜检查的痛苦。其实做这种检查,不仅因为痛,更因为怕,麻醉可以去除这种感觉。
  有人以为麻醉会影响身体,事实上,麻醉本身降低大脑代谢,因而人体对缺氧的耐性也会延长,这样对大多数人群是有保护作用的。现在病人要求无痛检查的例子越来越多,以前我们麻醉医生要主动向消化科医生建议用无痛检查的方法,现在是消化科的医生主动来找麻醉医生,因为无痛检查越来越多了。

  相关链接
  各路专家看“麻醉”

  【 有句话说,“外科医生治病,麻醉医生保命。”麻醉医生要保证病人的所有生命器官的安全。 】
  对20岁和80岁病人进行同样手术,外科上的做法也许差不多,但麻醉上的做法就不同了,因为病人的身体状况相差太远。例如以前老人骨折不可以动手术,现在百岁以上的老人骨折都可以做,就是因为麻醉科学可以对病人的心脏、血压等进行严格监测,保障病人生命安全。
  ——首都医科大学北京朝阳医院岳云教授
  【 麻醉科学发展推动外科发展,外科发展也促进麻醉学发展。 】
  例如心脏外科手术是复杂的手术,在我国发展很快,这其中麻醉医生功不可没。麻醉医生要保护病人在手术过程中的安全,要在手术可能造成创伤、大出血的情况下,保证病人生理循环功能,因而麻醉科学的发展也将推动外科发展。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仁济医院孙大金教授
  【 麻醉发展,从某种程度上也反映社会文明发展的程度。 】
  历史上,手术前为了让病人减少痛苦,用击打方式把人打晕再做手术,这是很野蛮的;后来,麻醉发展了,病人手术过程中可以不痛;现在手术后也可以不痛,做检查也不痛了。人类在进入更高文明的时代,可以享受到无痛的治疗。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吴新民教授
  【 麻醉是一门高超的艺术。 】
  临床上,麻醉医生不仅令病人没有疼痛,还要保证病人安全。麻醉医生临床监测的内容涉及人的心脏、肺、肝、肾、大脑等,所有器官都要有具体的监测。对病人使用麻醉药物后,不仅要让病人安静地入睡,更重要的还是要让病人按时无痛地醒来。这一切都如同艺术作品一样,恰到好处地在麻醉医生的控制下。
  ——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佘守章教授
  【 麻醉可以说是外科手术的守护神。 】
  如果外科没有麻醉的保护,就无法进行下去,更别说越做越大,特别是心肺手术,完全是有赖体外循环才能顺利进行。麻醉学科的每一种技术,都对外科起很大推动作用。
  ——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黄达德院长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楼主热帖

马上注册,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论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会员注册

x

有奖活动:我为论坛出谋划策!! ←点击查看详情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会员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论坛郑重声明 本站供网上自由讨论使用,所有个人言论并不代表本站立场,所发布资源均来源于网络,假若內容有涉及侵权,请联络我们。我们将立刻删除侵权资源,并向版权所有者致以诚挚的歉意!
收藏帖子 返回列表 联系我们 搜索 官方QQ群

QQ|关于我们|业务合作|手机版|新青年麻醉论坛 ( 浙ICP备19050841号-1 )

GMT+8, 2025-4-22 12:25 , Processed in 0.148179 second(s), 30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