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青年麻醉论坛

 找回密码
 会员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快捷登录

搜索
热搜: 麻醉 视频 中级
查看: 6350|回复: 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超声培训] 2015年华西麻醉镇痛与危重急救医学国际学术周详细报道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5-5-25 13:22:3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2015年华西麻醉镇痛与危重急救医学国际学术周之神经阻滞培训班圆满结束
  201557-8日,神经阻滞培训班在华西医院麻醉科顺利举行。为期两天的培训班课程安排了神经阻滞在疼痛诊疗、骨科手术、儿外手术应用的现场观摩并结合全面深入理论讲座,让学员们全方位、多角度学习了外周和中枢神经阻滞及动静脉血管穿刺方法技术。疼痛诊疗室,银燕老师操作演示了超声引导下星状神经阻滞,肩关节腔内局麻药注射及腰部脊神经阻滞,宋莉医师则以“头面部神经阻滞”为题,通过PPT教学的方式,系统的阐述了头颈部神经阻滞在疼痛诊疗中的应用。骨科手术室,林彦俊老师操作演示了超声引导下肌间沟入路、锁骨上入路臂丛神经阻滞,及锁骨下入路臂丛神经置管术后镇痛;上海市第六医院麻醉科赵达强老师为一位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进行了超声引导下腰丛神经阻滞,臀上神经,坐骨神经阻滞。临床演示后,林彦俊老师以“神经刺激器及超声引导下上肢神经阻滞及神经旁置管镇痛”为题,讲述了臂丛神经不同入路的阻滞方法;徐宏伟老师以“神经刺激器及超声引导下下肢神经阻滞”为题目,讲述了坐骨神经,股神经,闭孔神经,踝周神经的阻滞方法。儿外手术室,杜彬老师操作演示了胸部肋间神经阻滞,胸椎旁神经阻滞,腹横肌平面阻滞,并以“儿童胸腹部神经阻滞”为题目,详细阐述了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在儿科患者中的应用。
  两天的培训活动中,讲者与学员充分互动交流,学员们普遍反映学习效果很好,涨了见识,学了知识,并纷纷表示将尽快把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这一新技术引入各自的临床工作中去,提高临床工作质量。
楼主热帖

马上注册,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论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会员注册

x

有奖活动:我为论坛出谋划策!! ←点击查看详情

2#
 楼主| 发表于 2015-5-25 13:25:25 | 只看该作者

华西麻醉镇痛和危重急救医学国际学术周之麻醉超声高级培训班圆满举行

2015年华西麻醉镇痛和危重急救医学国际学术周暨第六届华西可视化技术在麻醉镇痛与危重急救中的应用大会于5月9日隆重开幕。会后超声高级培训班于5月11日—14日在新八教多功能厅、三会议室及贵宾室隆重举办,来自全国五湖四海的的六十多位学员们在国内外专家创造的超声知识海洋中自由徜徉,尽情地沐浴着知识散发出来的阳光。
  5月11日上午,超声高级培训班在我科刘斌主任激情洋溢的演讲中隆重开幕,并声情并茂地阐述了床旁超声的现状及对其的展望。伴随着学员们的热烈掌声,来自美国西雅图Clinic Virginia Masson 医学中心麻醉科教授麻醉前评估中心主任,“RegionalAnesthesia and Pain Medicine”杂志特邀评审David b.auyong分享了“上下肢、头颈部及胸腹神经阻滞”、“超声引导下椎管内及椎旁和神经阻滞”等精彩内容,让学员们系统地从解剖层面开始全面了解超声引导下的神经阻滞的妙处所在。经过短暂的午休,下午的重头戏workshop登场了。12个workshop内容各不同,包含了头颈、上下肢腰丛、血管穿刺等实用常见的超声操作。学员们分组编号,30分钟一个轮转也确保了每位学员对每一个工作站都有足够的学习操作时间。在Davidb.auyong的带领下,大家的学习热情犹如星星之火迅速燎原,燃烧了整个会场。5月12日,来自四川大学的刘奇教授深入浅出地讲述了“超声成像原理”,来自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的黄鹤教授及饶莉教授分别以“经胸心脏超声基础”及“经胸心脏超声评价心脏功能”为题,详细介绍了超声在心脏运用中的重大意义。短暂茶歇后,来自美国南卡罗莱纳州Palmetto Health Richland医院急诊科主治医生,急诊超声课程创始人ThomasCook利用案例模式精彩演绎了超声对“心肌病”“瓣膜病”“冠心病”等心脏疾病的诊断及治疗等意义。下午,在ThomasCook的指导下,学员们在模特身上进行床旁经胸心脏超声演练,从各个不同的切面加深对心脏结构的认识。5月13日,来自美国南卡罗莱纳州Palmetto Health Richland医院超声培训负责人,急诊超声课程创始人之一,超声学术协会前任主席Patrick Hunt采用案例方式重点对“肺部超声”、“DVT超声检查”、“眼部超声”及“创伤超声”进行点到线,线到面的讲解。下午三点,workshop准时进行,Thomas Cook及Patrick Hunt认真指导学员们如何进行“Fast”、“DVT”等检查,除此之外还有“机器的使用”、“Water bath”、“TTE的基本切面”及“自主学习”等四个工作站,既兼顾了当天的课程又及时对易忘、混淆、复杂的课程进行反复实践练习,确保学员在最短的时间内以最高的效率学习最实用的超声技术,最终受益于病人。5月14日7:15,学员们准时在十楼餐厅参观学习了麻醉科的传统周四晨会——病例讨论,并积极参与讨论,随后学习了来自加州大学教授分享的“开颅手术病人的镇痛”,在讨论中成长,在学习中成长。随着手术的开始,学员们分为三组,分别在三位工作人员带领下参观了十二楼儿外手术间,十三楼心脏及胸科手术间及二楼骨科手术间,体会超声在真实病人身上的运用,体会超声带来的麻醉方式的改革性变化。
超声高级培训班让超声零基础的学员们迅速掌握超声在围手术期的运用并利用超声结果快速做出正确决策,促进了超声在全国范围内的进步与发展,为围术期危重患者的安全更是提供了更加坚实的保障。

有奖活动:我为论坛出谋划策!! ←点击查看详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纠错

3#
 楼主| 发表于 2015-5-25 13:28:15 | 只看该作者

华西医院疼痛科成功举办首届“超声在疼痛诊疗中的应用培训班”

为进一步推动并推广超声在疼痛诊疗中的应用,提高疼痛医生的诊断治疗水平,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疼痛科于2015年5月11-14日举办了第一届“超声在疼痛诊疗中的应用培训班”。该培训班属于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邀请了国内外疼痛及超声的专家进行专题学术讲座及现场演示。来自全国各级医院从事或对疼痛诊疗有兴趣的27位医师参加了本次培训。
作为“超声在疼痛诊疗中的应用”的首届培训班,同时也作为“华西麻醉镇痛和危急重症医学国际学术周”的组成部分,本次培训班共设置了19个专题讲座,多个超声workshop现场演示练习,由包括来自美国的DavidAuyong,来自台湾的林家祥、姜义彬,来自北京的武百山等在内的国内外疼痛治疗及超声领域的知名专家,围绕超声的基本原理,基本操作,神经、肌肉、关节等超声影像,超声引导下的神经阻滞、肌肉关节软组织注射等介入治疗技术的主题进行。
5月14日培训班学员参观了手术室、疼痛科门诊及病房,疼痛科刘慧主任为学员们介绍了华西医院疼痛科的发展历程,与大家分享了疼痛科的建设与管理经验。疼痛科主治医师银燕老师在疼痛科治疗室现场为学员们进行了超声疼痛治疗操作。此次培训班得到了参与学员的广泛好评。
可视化、微创化是目前医疗行业发展的总体趋势。目前国内的疼痛诊疗技术多依靠解剖定位和经验进行,从而影响疼痛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同时并发症的发生很大程度上限制了疼痛专业的发展。随着各种可视化技术的发展,大大弥补传统穿刺方法的缺陷,从根本上克服了人眼只能直视和不能透视的局限性。超声技术的迅猛发展,其在慢性疼痛治疗领域应用将会越来越广泛。本次培训班为超声在疼痛诊疗中的应用在国内的推广提供了契机,并必将促进了疼痛学科的进步与发展。

有奖活动:我为论坛出谋划策!! ←点击查看详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纠错

4#
 楼主| 发表于 2015-5-25 13:34:04 | 只看该作者

第六届华西可视化技术在麻醉镇痛与危重急救中的应用大会之区域麻醉分会场详细报道

2015年华西麻醉镇痛和危重急救医学国际学术周暨第六届华西可视化技术在麻醉镇痛与危重急救中的应用大会于59日隆重开幕。区域麻醉分会场于当日13:30在热烈的掌声中拉开帷幕,来自浙江、北京、上海、重庆及美国西雅图的区域麻醉专家带来了精彩讲座,现场座无虚席,学员们学习热情空前高涨。首先,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麻醉科主任徐旭仲教授作了关于局麻药毒性反应防治的报告,介绍了脂肪乳剂在对局麻药中毒救治中的机制与应用;接着北京积水潭医院林惠华教授分享了积水潭医院在处理老年人多发肋骨骨折、髋周围骨折及踝关节骨折手术麻醉治疗的相关经验;然后北京安贞医院的卢家凯教授结合自己医院临床经验指出硬膜外阻滞可作为多数心脏病剖宫产首选麻醉方式并对其安全性作了相关探讨;我院麻醉科医生杨静老师则是向大家介绍了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疼痛进展,指出全膝关节置换术后镇痛方法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的赵达强医生以“髋关节手术病人的麻醉”为题,分享了其医院关于髋关节术前麻醉方式的选择;我院麻醉科副主任左云霞教授通过多个案例分析介绍了华西医院在小儿麻醉方面的相关经验;四川省骨科医院的张兰教授在会场作了关于连续外周神经阻滞的报告,介绍了连续臂丛神经阻滞的不同入路方法,并指出其医院医生和患者对术后康复治疗十分重视;来自美国西雅图医学中心的David Auyang 教授主要介绍了传统定位方法及超声引导下连续椎旁神经阻滞,并详细阐释了超声引导的优点及具体操作方法;我院的麻醉科医生杜彬老师则是以“超声引导下椎旁阻滞在小儿漏斗胸手术中应用”为题,介绍了超声引导相比于传统方法的优势,提出椎旁阻滞可以很好地替代硬膜外麻醉在小儿漏斗胸矫正术中的应用;来自重庆第三军医大学的鲁开智教授在会场作了关于超声引导下腰丛神经阻滞新进展方面的报告,介绍了腰丛神经阻滞的不同入路方式,着重介绍了Shamrock法及其科室对其改良后的应用。区域麻醉专家们带来了区域麻醉领域前沿的麻醉理念及各医院在施行不同区域阻滞麻醉的相关经验,现场充分互动,讨论激烈,学员对区域麻醉的发展前景充满了期待和信心,受益匪浅。
本次学术会议为区域麻醉领域的交流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平台,促进了区域麻醉学科的进步与发展,更为华西医院区域麻醉走向全国打开了一扇友谊之门。

友情提示:转载请注意注明作者和出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纠错

5#
 楼主| 发表于 2015-5-25 13:37:38 | 只看该作者

第六届华西可视化技术在麻醉镇痛与危重急救中的应用大会之老年麻醉培训班报道

近年来,老年手术患者日益增加,其围术期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明显较成年人偏高,给麻醉医生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因此,本次大会新增了老年麻醉分会场培训班。老年培训班作为第六届可视化技术应用大会之分会场于5月9日—10日在新八教215成功举办,并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四十多位麻醉学员。
5月9日下午,《中国老年患者围术期麻醉管理指南》的四位执笔人王天龙教授、王东信教授、欧阳文教授,梅伟教授,从老年患者术前风险评估、术中麻醉管理、苏醒期管理、术后疼痛治疗、PACU管理等方面详细解读指南, 提出了老年患者围术期管理的合理化建议。此外,5月10日上午,来自华西医院麻醉科的四位年轻医生,李茜、梁鹏、杨静和方立群分别从老年心脏疾病、肺部疾病、髋部骨折及感染性休克四个方面为学员们精心挑选了老年患者麻醉相关的四个病案。
在培训过程中,学员们学习热情主动、踊跃发言,与《指南》专家们及同行们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并提出自己的见解。培训学员对麻醉分会场培训班活动非常满意,收获颇丰。另外,本次培训积极推广了《中国老年患者围术期麻醉管理指导意见》和国际上领先的麻醉管理理念,使更多的老年患者能够得到规范化的治疗,降低这类高危患者的围术期风险。

 友情提示:论坛资源下载与分享的详细说明  (←点击查看详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纠错

6#
 楼主| 发表于 2015-5-25 13:43:24 | 只看该作者

第六届华西可视化技术在麻醉镇痛与危重急救中的应用大会之疼痛分会场特别报道

第六届华西可视化技术在麻醉镇痛与危重急救中的应用大会之疼痛分会场于5月9日-10日隆重举行,会议邀请了来自美国、台湾、北京、天津、山东、南昌等地的疼痛学专家带来了精彩讲座,现场参会人员学习热情高涨,通过理论与病例分析,参会人员与讲课专家进行了积极有效的互动,会后参会人员均表示收获颇多。
5月9日的会上,来自台湾的姜义彬和林嘉祥教授跟我们分享了“超声引导下关节腔注射及超声引导下神经根阻滞”,姜义彬教授着重介绍了临床做肌肉骨骼超声的目的,超声引导下关节腔注射与传统盲探穿刺的优点和具体操作方法,对疼痛科常见肌筋膜炎痛点及肌肉内注射做了经验总结;林嘉祥教授就超声下正常神经根解剖影像学特点,超声引导下神经根穿刺定位与穿刺方法做了具体介绍,特别对椎旁神经阻滞,神经具体影像特点,以及星状神经阻滞,胸椎椎旁神经阻滞的方法作了讲解;来自我院疼痛科主任刘慧教授,为我们带来了“可视化技术在疼痛诊疗中的应用”,她提出可视化技术在慢性疼痛治疗中优势是明显的,为我们的操作提供更加确切的定位,也提高了疼痛治疗的效果!未来临床工作中通过超声与CT等良好的结合可以使我们的临床治疗更加多样与成熟;来自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疼痛科主任郑宝森教授为我们分享了工作以来临床工作中诊疗的经典病例,特别是治疗三叉神经痛方面的病例,通过对这些病例的分享,为我们总结了经验,同时也为我们临床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起到指导作用;此外由山东省立医院宋文阁教授带来了“疼痛微创治疗的可视化技术”专题讲座,他以实例说明微创技术的优点以及未来微创技术在疼痛科的进一步应用与发展,会上宋文阁教授与林嘉祥教授进行了交流与讨论,与会人员都积极参与发言和讨论,会议气氛异常热烈。
    在5月10日的会上,来自北京宣武医院疼痛科主任倪家骧教授就体温电磁波消融钳摘术与传统的射频或等离子技术作了比较,指出这种技术比传统治疗疗效更好,可以替代椎间孔镜,更加适合中重度椎间盘病变的病人;来自美国的汪红教授就目前美国术后镇痛的现状与常见神经阻滞药物应用特点作了精彩演讲,并针对在美国行连续硬膜外阻滞镇痛的优点及药物,导管选择作了详细讲解,通过分享临床实例,为国内未来在疼痛治疗领域的发展起了导向作用;华西医院疼痛科银燕老师为我们带来带“超声引导下骶管阻滞”专题讲座,她就骶管阻滞的解剖,神经分布,临床阻滞失败的常见原因做了总结。通过大量超声影像图片的展示,使我们直观的看到骶管解剖、骶后孔解剖、阴部神经解剖定位,并详细讲解了穿刺要点;此外华西医院疼痛科宋莉老师为我们带来了“超声引导下头颈部神经阻滞”,就头颈部阻滞解剖、阻滞要点,适应症作了详细介绍;由南昌大学附属医院疼痛科主任张达颖教授为我们带来“椎间孔镜治疗术后复发性椎间盘的体会”专题讲座,他就脊柱内镜穿刺入路及安全性做了介绍,重点讲解了腰椎间盘突出合并椎管狭窄病人TESSYS技术的应用及治疗效果分析;最后由山东省立医院疼痛科主任傅志俭教授为我们带来“疑难病例讨论”专题讲座,她通过分享临床上遇到的疑难病例,总结出临床经验,为我们的临床工作起到了指导作用。
    在本次学术会议上,参会人员充分互动,讨论激烈,学员对疼痛科未来的发展方向与前景充满了期待和信心,受益匪浅;参会人员均表示,本次学术会议不但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学习与交流平台,同时也使我们对未来疼痛学科的进步与发展起到导向作用,本次会议得到大家高度评价与赞扬。

友情提示:转载请注意注明作者和出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纠错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会员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收藏帖子 返回列表 联系我们 搜索 官方QQ群

QQ|关于我们|业务合作|手机版|新青年麻醉论坛 ( 浙ICP备19050841号-1 )

GMT+8, 2025-4-5 03:06 , Processed in 0.151370 second(s), 22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