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青年麻醉论坛

 找回密码
 会员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快捷登录

搜索
热搜: 麻醉 视频 中级
查看: 10735|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科普知识] 麻醉往事-科普连载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6-1 19:08:0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楼主热帖

马上注册,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论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会员注册

x
2#
 楼主| 发表于 2009-6-1 19:08:5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xiaoxiaoma 于 2009-6-1 19:11 编辑

麻醉往事(中)
  一洋之隔的美国,也开始了麻醉探索。1844年10月10日晚,哈佛大学一间教室里,正在进行笑气公开演示。演示者是一位业余化学家,名叫考尔顿。他曾在纽约学过两年医学,期间掌握了制取笑气的技术。随后,便自称教授,游走四处演示笑气。演示者无意,观看者有心。牙医霍勒斯·威尔士(Horace Wells,1815~1848)看到笑气的神奇效果后,第二天就邀请考尔顿用笑气辅助拔除自己的一颗坏牙。令威尔士惊讶的是,只感到一点疼痛,他马上意识到笑气将是一种极具潜力的药物。早年他曾用催眠术给病人拔牙,也参加过考尔顿的讲座,现在终于悟到了这是一种麻醉的好方法,于是马上从考尔顿处学会了笑气的制作方法,将其用于拔牙手术。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随着经验积累,威尔士向哈佛大学申请公开演示笑气麻醉,以推广他的成果。原本的计划是要演示更为疼痛的截肢术,病人却临时退缩。此时,一位医学系学生自告奋勇愿意做笑气的实验品。不幸是手术将近尾声时这名同学浑身扭动,极不配合。现场观众开始口哨与讥讽,认为威尔士笑气麻醉完全是胡扯。威尔士备受打击,从此再也不公开演示他的笑气麻醉方法。
  查阅史料可以发现,威尔士的首次表演其实并不算彻底失败,是现场观众的讥讽摧垮了他。当时,整个手术非常平稳,快结束时病人才有响动。有人认为那只是一声呻吟,有人宣称那是撕心裂肺的喊叫。术后,病人自己则说没感受到疼痛,也不记得出声。
嘲笑他的人群中,有一位威廉·莫顿(William Morton,1819~1868)见证了整个过程。两年后,是这个人完成史上首次成功麻醉表演。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莫顿可说是威尔士的学生,也是一名牙医。在威尔士表演失败后,他考虑应该用更好的麻醉药物。只有这样,才能避免出现威尔士的窘境。他无疑是幸运的,在医科学校就读时与化学教授查尔斯·杰克逊相交甚好。莫顿向杰克逊描述了自己的想法,后者建议使用乙醚,因为他自己曾在实验室吸入过它,发现竟不知不觉间睡着了。
乙醚是种易挥发的液体。早在1275年,就被西班牙人拉里斯(Raymundus Lullius,1232~1315)发现了。1540年,普鲁士人科达斯(Valerius Cordus,1515~1544)发明了乙醚的合成方法。大约同一时期,瑞士一位医生发现乙醚具有催眠的作用。
  莫顿得到乙醚后,先在宠物和自己身上进行实验。1846年9月30日,他终于成功应用乙醚为病人拔除了坏牙。手术告捷引起了麻省总医院外科医生亨利·比奇洛的注意。在目睹整个过程后,他决定为莫顿安排一次公开演示。半个月后的10月16日,麻省总院一间圆形阶梯教室内,很多高年资医生聚集在这里,欲探究乙醚麻醉的神奇功效是否可信。68岁的外科主任约翰·沃伦亲自主刀,切除一名20岁病人的名颈部血管瘤。莫顿则在一旁手持乙醚方便病人吸入。手术结束时,病人开心说道:“尽管我知道在做手术,但一点都不疼。”这无疑宣示了乙醚麻醉获得成功,一名在场医生按捺不住激动,现学现卖,第二天就应用乙醚麻醉完成了一台上肢肿块切除的手术。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作为莫顿最早的支持者和资助者,外科医生比奇洛在场见证了他的成功。若无比奇洛的穿针引线,莫顿是否能演示乙醚麻醉还是未知数。几个月后,比奇洛撰文详细记述了乙醚麻醉的历史性场面。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关于乙醚的首次应用,不得不提另一位医生威廉森·朗(Crawford Williamson Long,1815~1878)。虽说大多麻醉教科书和医学史家公认莫顿为现代全身麻醉鼻祖,而实际上,莫顿公开表演前4年,威廉森·朗就展示过了乙醚麻醉。1842年3月30日,他在乙醚麻醉下成功摘除患者颈部的两个肿瘤。更于此前一年间便将乙醚用于小手术。遗憾的是,直到1848年他才将这些结果公布与众,发表在《南方医学与手术杂志》(Southern Medical and Surgical),与“现代医学全麻第一人”的称号亦失之交臂。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有趣的是,美国现已将每年3月30日定为医师节。这一天,正是为了纪念威廉森·朗完成的第一例全麻。在医师节这天,人们常会给自己的医生送上一支红色康乃馨,道一声亲切的“谢谢你”,以表达自己对他们的尊重与感谢。

作者简介 BOBO,常用笔名薄三郎,暂居于上海的医学在读博士。他为一系列有科学、科普板块的纸媒及网站撰稿。blog:http://shonline.blogbus.com/。欢迎拍砖。

友情提示:转载请注意注明作者和出处!!

3#
发表于 2009-6-5 16:13:25 | 只看该作者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明争暗斗
乙醚麻醉的出现,如利剑般铲除了疼痛这个恶魔。莫顿公开演示乙醚麻醉时仅27岁,其他人取得发现的年龄分别是:戴维 22岁,威尔士 29岁,朗 27岁,考尔顿 30岁。最老的杰克逊,也仅有41岁。几个小年轻,成为了现代全麻的先驱人物,不同于同时代的其他科学天才,他们不过是普通人。但冒险与实践精神贯穿了全身麻醉这段历史的始终。真正令后人津津乐道的是,没有哪段医学历史事件像现全身麻醉的发明一样,如此传奇讽刺、争议纷纷,这些人的后半生纠缠在谁才是麻醉的真正发明者的纷争吵嚷上,演出一幕幕闹剧乃至悲剧。

莫顿10月16日下午英雄般的演示过后,杰克逊坐不住了。他跑出来坚称是自己发现了乙醚的麻醉特性。同样,威尔士则宣称,他最先将笑气用作止痛药,是他启发了莫顿和杰克逊。实际上在1845年,这三个人曾在不同场合碰面沟通,聊起过笑气、乙醚的麻醉特性。但表面上,谁都没表现出极大的兴趣。成名后的莫顿,想到的是乙醚麻醉的广阔钱景。他拒绝公开乙醚的化学特性,故意添加香料和染料,让别人分辨不清其性质。甚至恬不知耻的说,全身麻醉是他独立研究的结果,与威尔士毫无关系。事实上,正是威尔士的失败,为莫顿的成功做了铺垫。当报纸大幅报道莫顿时,杰克逊提出和莫顿共享麻醉专利,美国境内10%的麻醉收益归其所有。专利争夺一度闹到法庭,延续了十数年之久。1862年,纽约州法院裁定,乙醚麻醉仅算是发现而非发明,没有资格申请专利保护。而旷日持久的争论官司,却让莫顿精神疲惫、一贫如洗。
1868年,杰克逊请人撰写文章,指明自己是乙醚麻醉发现者。文章发表在《大西洋月刊》(Atlantic Monthly)后,莫顿气急败坏,决定前往纽约与主编理论。按照历史学家描绘,7月6日一大早,他便赶乘火车,透过车窗与夫人互道珍重。火车响起了汽笛声,最后驶离站台。
不知莫顿是否想到,此一去,竟是与波士顿这个城市的永生告别。这年的纽约暑热难耐,他的风湿性关节炎更是加重。当莫顿夫人接到电报到来时,方知丈夫早已病重多时,于是匆匆奔去照顾。7月15日,莫顿非常坚决的要求出门,然后疯也似地驾着马车,狂奔在第五大道。随后,他把马车驶入中央公园,跳下车,一头扎进湖水里。等莫顿夫人将他拉起,倚靠在一棵树下时,莫顿已逐渐意识消失。次日,《纽约导报》报道:一位来自波士顿的男士,昨天在第110街与第六大道交界处昏迷,送往圣卢克医院途中死亡。此后一天,这家报纸补充说明道:“纽约昨日因中暑死亡的人士中包括威廉·莫顿,他将麻醉引入手术,对缓解人类手术疼痛贡献巨大。”
威尔士的故事也十分悲情。他成功用笑气进行过拔牙术,公开表演时却一塌糊涂。围观医生们的嘲笑,让他的医学声誉大受影响。自信心受损后,他远离牙医行业,成为旅行推销员,出售家用小玩意。莫顿成功后,曾联系已身在巴黎的威尔士,许可他在法国进行乙醚麻醉,于是欧洲大陆出现了一名“麻醉推销员”。1847年3月,英国伦敦医学院实施了首例乙醚麻醉下的手术,随后短短数月间,这项技术在欧洲各国风行起来。
乙醚有刺激性气味,还容易燃烧,这些不利特点促使研究者寻找更好的药物,在这个背景下,新型麻醉药氯仿出现了。1848年初,威尔士也迷上了氯仿。他不眠不休地试验氯仿,几近疯狂,终于有一天走火入魔:吸入氯仿后神智不清的走上街头,把腐蚀性的硫酸泼洒到妓女身上。随后被警察投入监狱。清醒过后,他意识到自己行为的荒谬,陷入极度沮丧。1月24日,他割断了股动脉,吸着氯仿,以不那么痛苦的方式,结束了荒诞一生。令人唏嘘的是,他自杀前不久,法国科学院将已将他列为麻醉的发明者。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谁是No 1?
全身麻醉的出现,是波士顿医生们集体合力的结果,意想不到的是人人都想争头功。威尔士是个心思敏感、不能容忍错误的人。或许,他做出了正确的发现,却不是正确的发现者。莫顿进取心强烈、精明大胆、自私贪婪,虽被公认为现代全麻第一人,但性格造就了他的悲剧人生。杰克逊博学多才,研究过地理,申请过火棉和电报机的专利,与莫顿的麻醉专利之争最终让他精神错乱,7年后死于波士顿一所精神病院。现在,世界各地的麻醉纪念碑多为莫顿、威尔士和朗医生而立。杰克逊当年进行乙醚吸入试验时,所坐的椅子则贴有这样的标签:1842年2月,在这把椅子上,杰克逊医生发现了乙醚麻醉。莫顿乙醚公开演示22年后,在波士顿市政府资助下艺术家汤姆斯·李(Thomas Lee)建造了一座乙醚纪念碑,是一块无字碑,至今仍树立在波士顿人民公园里,用以纪念那些为现代麻醉学发展做出贡献的人。
尘归尘,土归土。麻醉发现者的纷争,早已成为往事。不可否认的是,现在的人早已不用担心手术的疼痛问题,麻醉的出现犹如一道光,祛除了疼痛,造福了人来。透过150余年的光阴,回望全身麻醉发现那几年,我们可以如此判断:从发明优先权角度看,朗医生最早开始乙醚麻醉,他应该是发现者;但朗对乙醚的研究缺乏热情,转而用一些无效药物进行麻醉试验,并非乙醚的坚定推行者;若就吸入麻醉这一想法的提出者而言,应算是威尔士;但在医学史家眼中,莫顿是第一个将吸入麻醉带给世人的,他切实推动了麻醉的医学实践,被公认为全身麻醉第一人。
用莫顿墓碑上的碑文作为结尾吧:威廉·莫顿,吸入麻醉发现者。他让外科手术疼痛,得以预防和消除。此前,外科手术极度痛苦,此后,科学战胜了疼痛。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麻省总院内的乙醚大厅,莫顿的表演地




作者简介 BOBOBOBO,常用笔名薄三郎,暂居于上海的医学在读博士。他为一系列有科学、科普板块的纸媒及网站撰稿。blog:http://shonline.blogbus.com/。欢迎拍砖。

友情提示:转载请注意注明作者和出处!!

4#
发表于 2009-6-5 16:15:46 | 只看该作者
这个文章写的很好,今天看到下部,转载过来,感谢薄三郎

友情提示:转载请注意注明作者和出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会员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论坛郑重声明 本站供网上自由讨论使用,所有个人言论并不代表本站立场,所发布资源均来源于网络,假若內容有涉及侵权,请联络我们。我们将立刻删除侵权资源,并向版权所有者致以诚挚的歉意!
收藏帖子 返回列表 联系我们 搜索 官方QQ群

QQ|关于我们|业务合作|手机版|新青年麻醉论坛 ( 浙ICP备19050841号-1 )

GMT+8, 2025-4-22 12:25 , Processed in 0.153828 second(s), 2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