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快捷登录
84acb4e7dbd1fe654b4ea96d1d494d09.jpg (50.6 KB, 下载次数: 48)
下载附件
2015-8-20 10:14 上传
接触完整皮肤的超声探头一度被认为是低度危险物品而未引起大家的重视。2013年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基层医疗机构医院感染管理基本要求》的发布与实施,再次引发大家对经皮肤超声探头清洁与消毒的争议。该要求规定:1.超声探头(经皮肤,黏膜或经食管、阴道、直肠等体腔进行超声检查)须做到一人一用一消毒或隔离膜等。2.每班次检查结束后,须对超声探头等进行彻底清洁和消毒处理,干燥保存。
按照《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之规定:与完整皮肤接触而不与黏膜接触的器材,如听诊器、血压计袖带等为低度危险性物品,低度危险性物品保持清洁,遇有污染应先清洁,后采用中、低效的消毒剂进行消毒。所以认为与完整皮肤接触的超声探头不需要常规消毒。
超声探头频繁地应用于临床工作中,直接与病人皮肤接触,带菌量较多、种类繁杂,如果不重视清洁与消毒,易造成交叉感染和医源性的感染。超声探头微生物污染将会是导致医院内感染一个潜在的严重危险因素。
超声探头带菌阳性率为74.56%,培养到葡萄球菌属占53.36%;同时发现常见医院内感染菌、条件致病菌居多,其中不乏多耐药的醋酸钙不动杆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产气肠杆菌等,并且培养到MRSA和MRSE。不同专科使用的探头,带菌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看到这些调查结果,我们不得不重新思考皮肤超声探头的清洁与消毒问题。同样是接触皮肤表面的体温表、血压计袖带、听诊器,能与超声探头的感染风险相提并论么?前者能够保持清洁干燥,而后者在使用时必须涂抹耦合剂,胶冻状的耦合剂无法用纸巾擦除干净,因此,探头表面就很难保持清洁与干燥,若不及时清洁与消毒,久而久之,难免会有大量病原微生物在探头上滋生繁殖,继而通过超声探头媒介而传播到被检查者的皮肤。因此,我们不得不重新审视皮肤超声探头引起医源性感染的风险。
超声探头是高灵敏度的医学仪器,很容易因操作不当或接触某些不相兼容的化学消毒液而受到损伤。因此,我们对探头进行清洁与消毒之前,一定要仔细阅读产品使用说明书。不同产品的厂家所推荐的清洁消毒方法大不相同。因此,清洗消毒超声探头时应根据制造商的指导选择合适的清洁方法消毒液。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ab8e7f584732bc4a3954c8c052fbdb9e.jpg (54.86 KB, 下载次数: 36) 下载附件 2015-8-20 10:14 上传 专家建议:那么问题来了,采用何种方式清洁/消毒超声探头才是合适的呢?浙江省疾控中心高级流行病学专家胡国庆主任认为:一般每次使用后清洁擦干净即可,比如使用清洁消毒湿巾。特殊情况可以考虑消毒。抗菌耦合剂可以考虑选择三氯羟基二苯醚作为杀菌成份复配制剂消毒探头。清洁消毒注意事项:1、不要使用含酒精、漂白粉、氯化铵或过氧化氢溶液来清洗消毒探头的任何部分。此类物质将对探头造成不可修复的损坏。 2、避免将探头与含有矿物油或羊毛脂的溶液或耦合剂接触。3、清洗水温不应超过60℃。4、为了保证消毒效果,清洗过程中,探头表面所有可见残留物都必须清除。5、清洗消毒过程中避免对探头造成震动或冲击,也不要使电缆过度弯曲或拉伸。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文责自负][本文图片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告知]图文编辑:小小牧童审稿:陈文森 胡必杰
ab8e7f584732bc4a3954c8c052fbdb9e.jpg (54.86 KB, 下载次数: 36)
那么问题来了,采用何种方式清洁/消毒超声探头才是合适的呢?
浙江省疾控中心高级流行病学专家胡国庆主任认为:一般每次使用后清洁擦干净即可,比如使用清洁消毒湿巾。特殊情况可以考虑消毒。抗菌耦合剂可以考虑选择三氯羟基二苯醚作为杀菌成份复配制剂消毒探头。
1、不要使用含酒精、漂白粉、氯化铵或过氧化氢溶液来清洗消毒探头的任何部分。此类物质将对探头造成不可修复的损坏。
2、避免将探头与含有矿物油或羊毛脂的溶液或耦合剂接触。
3、清洗水温不应超过60℃。
4、为了保证消毒效果,清洗过程中,探头表面所有可见残留物都必须清除。
5、清洗消毒过程中避免对探头造成震动或冲击,也不要使电缆过度弯曲或拉伸。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会员注册
使用道具 举报/纠错
活动公告:做任务得积分和权限(新手奖励计划) (←点击查看详情)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微信扫一扫关注本站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打开手机版网站
|关于我们|业务合作|手机版|新青年麻醉论坛 ( 浙ICP备19050841号-1 )
GMT+8, 2025-4-2 14:38 , Processed in 0.145455 second(s), 27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