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青年麻醉论坛

 找回密码
 会员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快捷登录

搜索
热搜: 麻醉 视频 中级
查看: 398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其他视频] 一部真实医患短片,看哭了无数人!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5-8-30 09:17:4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将进酒 于 2015-8-30 09:26 编辑

导语
医生是人,不是神,他们无法超越医学的有限性。但请相信,绝大多数的医者与患者同在,病痛少一分,他们的欣慰就多一分;生命长一寸,他们的动力就多一尺。感谢逝者家人的宽容、理解和信任!谨以此片献给坚守在临床一线的医务工作者和与死神不懈抗争的患者们。


微电影《她走了,在第五次心肺复苏之后》在去年斩获首届中国医院微电影最高奖之后,今天在2015中国医院大会现场展映,这是唯一一部现场展映的微电影,再次深深感动了参会院长们。

北京电影学院视听传媒学院院长宿志刚教授评价此片子的价值和魅力所在就是“回归了生命的真实,回归了医学的真实,回归了医患关系的真实”。

让医患信任逃离“魔咒”

这是忐忑不安的一周,从上周日晚在博客上晒出小文轩抢救现场的画面的那刻起。你懂的,但凡医患话题,斥骂声往往连成一片,那点为医生群体同情辩解或申述的话语,哪怕只是只字片语,也会被汹涌的愤怒声迅速拍死在沙滩上,就连天理难容的伤医或杀医事件,也会被沦为拍案叫好的情绪消费品。

这次晒出的可是一个不成功的抢救案例,医生群体能接受这失败的事实吗?社会公众能认这个理吗?何况事先就有友人严肃警告过,别自讨麻烦,别自找骂,“孩子的家长可没有这样的义务,让他们撕开伤口去换取社会理解。”这是我最原始的担心、最强烈的担心,小文轩的家人能理解我这份初衷吗?尽管我知道,这份初衷是善意的,但这种善意在当下医患间弥散着的对立情绪中是否有立锥之地。最终,是小文轩的父亲给了我发这组照片的勇气,他以莫大的包容和理解,让小文轩的故事温暖着那些心灰意冷的心。


在泪眼和祈福之外,满屏是宽容、理解和信任,在数以万计的留言中,我看到了那许许多多赤裸且赤诚的心——

楼主热帖

马上注册,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论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会员注册

x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会员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论坛郑重声明 本站供网上自由讨论使用,所有个人言论并不代表本站立场,所发布资源均来源于网络,假若內容有涉及侵权,请联络我们。我们将立刻删除侵权资源,并向版权所有者致以诚挚的歉意!
收藏帖子 返回列表 联系我们 搜索 官方QQ群

QQ|关于我们|业务合作|手机版|新青年麻醉论坛 ( 浙ICP备19050841号-1 )

GMT+8, 2025-4-26 21:27 , Processed in 0.138032 second(s), 23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