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术期超声心动和心脏麻醉”进阶培训班纪实之番外篇——数数几宗“最”
学员篇 最“捧场”的学员——徐德军 本次学习班拥有长达数周的培训周期,学员们都是各自医院的骨干力量,能够脱产前来坚持完成学业实属不易,很多时候还要利用周末休息时间赶回原单位处理事务。其中最“捧场”的学员当属来自北京和睦家医院的徐德军,特意利用自己的年假时间前来参加初级阶段的两周课程,每天坚持,一节课都没有落下。令人钦佩和感动! 最需要“红牛”的学员——傅丽东 来自北京电力医院的傅丽东学习之余还需要回医院值两个夜班,可第二天下夜班,虽然困乏不已,却仍坚持前来参加培训。奖励一箱“红牛”不为过! 最适合做“代言人”的学员——张宗旺 来自山东聊城市人民医院的张宗旺已是科主任、博导,谈到为什么要第一个来学习班“吃螃蟹”,他说以前没有接触过TEE,一定要来亲自学习,不然就落在年轻人后面了。“一直在努力,从未被超越”! 老师篇 最“贫”的老师——姜陆洋、鞠辉 这里“贫”并不是“穷”的意思。两位人民医院麻醉科的老师在初级理论课阶段如同上演“车轮大战”,你方讲罢我登场,累计讲话时间已无法计算。比起学员们,他们更像是在参加一场“拉力赛”。此外人民医院超声心动室朱天刚老师和丁茜老师也在榜单上名列前茅。 最“远距离”的老师——黄佳鹏、汪红、彭勇刚 三位海外专家同在美国。黄佳鹏、汪红老师通过实时网络连线,给身在北京的学员们上了最“远距离”的课,虽然相隔很远,交流却是“近距离”。彭勇刚老师则亲临北京,对学员进行了“零距离”现场指导。 最“受粉丝追捧”的老师——王成彬 本次学习班的讲师团队堪称豪华,拥有众多“明星级”老师。最“受粉丝追捧”的奖项颁给安贞医院麻醉科王成彬老师。某周末恰逢“中国心胸血管麻醉学2015学术会议”在厦门举办,王成彬老师受邀在大会发言。同去参加会议的学员特意到王老师所在会场聆听,并对身在北京未能参会的学员进行了“图文直播”,堪称“千里追星”。 还有许许多多宗“最”不胜枚举……这些或大或小的“最”状,却折射出一个个感人的细节,在学员们的回忆里闪闪发光。不由使人感慨,学习班的成功,凝结着每一个人的努力和付出,这是整个团队的成功。因此,感谢!更加感恩! 附改编体诗歌一首: 世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 而是病人就躺在面前,却依旧看不懂他的心。 几周白日带走了一点青春,却带来了, 你给我的光明,慢慢使我变得不同。 知识是太珍贵的一种东西, 而经验更经得住年月风雨。 我聆听过许多节奏的心跳, 触摸过许多频率的脉搏, 经历过许多种类的心情, 却只参加过一届, 如此强大的心超学习班。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麻醉科 辛玲 供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