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原载于《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2015年第5期 1 病例报告
1.1病例回顾
1.1.1病 史患儿,男性,8 1/12岁,因“反复高热10+d,检查发发现多浆膜腔积液10一d”入院。10+d前,患儿无明显诱因出现反复高热,外院CT检查发现双下肺慢性感染灶,双侧胸腔少量积液,右侧隐睾。给予抗感染、激素、支持治疗5 d后,复查CT提示双肺炎症、心包积液、双侧胸腔积液、盆腔少量积液。因保守治疗效果欠佳,需手术治疗入我院小儿外科。患儿既往体健,无重大疾病史及手术史。体格检查:体温38.0 ℃,心率96次/min,呼吸频率35次/min,血压108 mmHg/68 mmHg(1 mmHg=0.133 kPa)。体重25 kg。神志清楚,颜面浮肿,呼吸急促,双肺呼吸音降低,未闻及干湿哕音。腹软无压痛,无肌紧张。
1.1.2实验室检查血常规:血红蛋白90 g/L,血细胞比容0.29,白细胞计数19.54x109/L,中性粒细胞82%,血小板计数480x109/L。血生化:总胆红素4 umol/L,谷丙转氨酶31 U/L,谷草转氨酶58 IU/L,白蛋白23.6 g/L,血肌酐35.0 umol/L。凝血功能:凝血酶原时间1 5.2 s,部分凝血活酶时间40.6 S,国际标准化比值1.36,纤维蛋白原1.78 g/L。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0.5ug/L。
1.1.3影像学检查胸腹部CT:双肺炎症,心包积液,双侧胸腔积液,胸膜增厚,盆腔少量积液;肝、脾、胰腺、双肾未见异常。
1.1.4诊断及手术方式人院诊断为:①多浆膜腔积液(心包积液、胸腔积液、腹腔积液);②低蛋白血症;③电解质紊乱;④脓毒症?拟在全身麻醉下进行“心包开窗引流术、胸腔闭式引流术”。
1.2麻醉经过 1.2.1麻醉前准备患儿进人手术室后再次评估:神志清楚,体温38.0℃,呼吸急促,呼吸频率30次/min,吸空气时血气分析:氧分压59.5 mmHg,钙1.003 mmol/L,碱剩余5.56,血乳酸1.1 mmol/L,氧合指数269。经评估后认为,患儿目前诊断为: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ystemic inflammatory response syndrome,SIRS),重症脓毒症(severe sepsis,SS)待排。诱导前,麻醉医师首先为患儿进行了经胸超声心动图检查评估患儿心膻隋况,发现:左室偏大,余房室大小正常;主动脉内径正常,肺动脉稍宽;室间隔及左室后壁厚度正常,左室壁运动搏幅可;三尖瓣微量反流,最大峰值速度1.9 m/s,跨瓣压差14 mmHg,余瓣膜口两侧未见明显异常;心包中量积液,左室收缩功能测值正常低限。 1.2.2麻醉过程根据患儿病情,决定采用七氟醚吸入辅助,保留自主呼吸的诱导方式。以2%七氟醚吸入5 min后,提高七氟醚浓度至3%。5 min后,静脉给予咪达唑仑0.75 mg、芬太尼20ug,密切关注患儿反应。继续吸入七氟醚10 min,静脉给予依托咪酯3 mg、芬太尼10ug。根据患儿反应,追加依托咪酯3 mg,而后静脉给予0.25%利多卡因8 ml。继续吸人七氟醚5 min。此时,麻醉达到满意深度,患儿自主呼吸保持良好,喉镜直视下向气管内喷人2%利多卡因2 ml,之后顺利插入ID5.5#加强型气管导管。插管完成后,追加芬太尼20ug。确认手控通气有效后,给予顺式阿曲库胺2.5 mg,开始机控呼吸。
插管后进行了左足背动脉穿刺置管,监测动脉血压。同时在超声引导下行右侧第4~6肋间神经阻滞,共给予0.25%罗哌卡因4 ml。麻醉完成后放置超声探头,进行持续经食管超声心动图监测。
诱导过程中,全程以经胸超声心动图监测心功能。插管前发现患儿血压降低,伴左心室舒张末容积降低,立即予以万汶扩容,血压回升。插管完成后,继续进行经食管超声心动图监测,手术开始前血压再次降低,经食管超声心动图提示心脏过度充盈,给予呋塞米2 mg降低前负荷,血压逐渐恢复正常。手术经过顺利,患儿生命体征平稳。共抽取约150 ml淡黄色清亮心包积液,放置心包引流管1根。右侧胸腔内抽出清亮胸腔积液约200 ml,并放置胸腔闭式引流管1根。术毕患儿带气管导管送小儿重症监护室继续支持治疗。
1.2.3术后情况术后1 h,患儿清醒并顺利拔管,呼吸状态平稳,脉搏血氧饱和度维持在98%以上。术后4 h,患儿再次出现呼吸急促,诉胸腹部剧烈疼痛,查体发现颈胸部明显皮下气肿,左肺呼吸音减弱,立即行左侧胸腔闭式引流,并再次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术后第4天拔除气管导管,转为无创呼吸机辅助呼吸。术后患儿持续高热,体温波动于39℃一40℃,多次送检的血培养、痰培养、大便培养等结果均为阴性。术后第6天停用无创呼吸机。术后第9天转回小儿内科继续治疗。
2 讨论
2.1儿童脓毒症国际共识 SIRS最早由美国胸科医师学会和重症医学会共同提出,是指成年人在创伤、感染、烧伤、胰腺炎等疾病后发生的非特异性炎症反应。SIRS合并可疑或明确感染可诊断为脓毒症,SIRS合并器官功能不全可诊断为SS。2005年,“儿童脓毒症国际共识提出了针对儿童SIRS、感染、脓毒症(败血症)、SS、顽固性脓毒症、感染性休克、多器官功能衰竭等定义,覆盖了从新生儿、婴儿、学龄前儿童、学龄儿童、青少年在内的广泛人群。根据各年龄段的特点,制定了各自的诊断标准,对儿童脓毒症的诊断和治疗有重要意义。结合Sepanski等的观点,可对“儿童脓毒症国际共识”总结为如下简图(图l、表1)。从图表中可以看出,当患儿诊断为SIRS后,还需进一步评估全身重要器官、系统受累情况,若SIRS合并一个重要系统(心血管或呼吸系统)或两个次要器官(系统)(肾脏、肝脏、血液系统、中枢神经系统中的任意两个)的功能不全,则应诊断为SS。按照图l标准,将该患儿入院后的各项检查结果总结如下表(表2)。从表2可以看出,该患儿已达到了SIRS的诊断标准,且合并呼吸功能不全,尚需排除S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