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寂静肺是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危象,可以导致患者出现严重缺氧并继发心脑等重要脏器损害,是一类需要紧急、有效处理的临床危象。预防、鉴别及有效的通气、药物治疗策略是该危象围术期管理的重点。本期公开课笔记整理自成都医学院麻醉学系主任董蜀华教授的讲座《寂静肺的围术期管理》。 ![]() 课程视频: 第252讲:寂静肺的围术期管理(董蜀华 教授) 整理:刘俊文 点评:张鸿飞![]()
要达到充分的肺泡充盈压又避免过高的气道峰压:增加呼气时间、增加呼气量,否则肺过度膨胀,有可能出现压力性损伤或循环抑制(解决方法:降低呼吸频率——小于10次/分为佳;吸呼比1:2-3); 对于机械通气的方式,目前多主张低通气、低频率、容许性高碳酸血症(PaCO2 < 90 mmHg)的通气方式; 尽管PEEP可产生机械性气道扩张效应,对抗内源性PEEP,但是对严重肺气流受阻者,应用PEEP可使吸气末肺容积明显增加,加重肺过度膨胀甚至造成气压伤; 全麻患者,提高吸入氧浓度至100%; 手术室无法正常通气的重症痉挛患者可转移至ICU(ICU呼吸机配置相对较高)。 ![]()
寂静肺是非常罕见、严重、高危的临床状况,主要是支气管哮喘的急性危重征象。发生寂静肺时,如不能及时有效处理,可能导致严重的并发症如缺氧、心脏功能受损,严重时甚至导致死亡,因此需要高度重视。相对于哮喘急性发作,寂静肺的治疗并无明显特殊,一旦发生,治疗效果常并不理想,因此,应强调防患于未然的重要性。 首先,识别高危人群至关重要。对于存在哮喘或过敏性疾病史的患者,避免使用可能增加过敏发生的药物、液体(如琥珀酰明胶、血浆)或其他危险因素(如药物涂层的中心静脉导管)等;同时应备用患者常用的哮喘治疗药物如沙丁胺醇喷雾剂;术前准备好针对哮喘急性发作的药物如已稀释好的肾上腺素、氢化可的松等。 其次,充分的术前准备值得重视。术前准备包括的内容较多,其中患者自身的准备如术前进行呼吸功能锻炼、长期吸烟患者需要强调戒烟的重要性(PMID:23784299)等。研究表明,食管手术中,与非吸烟患者相比,一周以内的戒烟是发生肺部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戒烟7-30d也是术后发生肺炎的独立危险因素;即使戒烟31-90d,也依然是严重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因此,术前戒烟>90d可以降低相关并发症的发生(PMID:26330238、29532141)。对相关研究的准确解读至关重要。上述研究的对照组均为非吸烟患者,因此应强调不吸烟或戒烟的重要性。术前究竟戒烟多久,尚存在一定争议,但可以明确,与未戒烟相比,尽可能长的戒烟时间必将带来更好的临床结果(PMID:21403009、33660129)。但国内尚需加强这方面的广泛性教育(包括医务人员的宣教和患者及其家属的依从性教育),任重而道远。 第三,选择恰当的麻醉方法及围术期全程严密的监测、管理为重中之重。相对于局部麻醉(区域阻滞),气管内全麻哮喘急性发作的比率明显增加。采取综合措施预防是关键。术中维持恰当的麻醉深度是处理的重点及难点,而麻醉诱导及苏醒阶段是哮喘急性发作的高危时段,近年来静脉注射利多卡因、右美托咪定及小剂量氯.胺.酮的综合作用值得重视(PMID:30113972、32000978、32682463、33017047)。非困难气道、非呼吸道手术、手术不影响气道功能的维持等患者,建议在麻醉状态下进行充分的气道分泌物吸引,维持充足镇痛,避免爆发痛的出现,于中度或深度镇静下拔除气管导管,以尽可能的降低相关操作对高反应性气道的影响。 第四,哮喘患者的管理涉及多个学科,术前应进行MDT讨论,针对治疗的各个环节确定相对应的防治预案,建议在不同管理阶段应有明确的专业团队负责并互通有无,避免诊疗全程由单一诊疗组管理。 总之,哮喘患者的围术期管理应强调预防与治疗并重,采取综合措施,并制定相应的预案流程,强调多学科管理的重要性。 点评专家简介: ![]() 张鸿飞,医学博士,博士后,主任医师,学术型博士研究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广东省首批杰出青年医学人才,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麻醉科主任,首届“珠江青年医师奖”获得者。 现为中国药理学会麻醉药理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麻醉药理学组学术秘书、中国神经科学学会麻醉与脑功能分会第一届委员会委员、中国心胸血管麻醉学会脑与血管分会委员、广东省医疗行业协会麻醉医学管理分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抗癌协会肿瘤麻醉及镇痛治疗专业委员会第三届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精准医学应用学会精准麻醉分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医学会麻醉学分会常务委员、广东省医师协会麻醉科医师分会第五届委员会常务委员、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麻醉学分会常委、广东省医学会麻醉学分会麻醉并发症学组组长、广东省健康管理学会脑血管病防治和健康促进专业委员会常委、广州市医学会血液保护分会第四届委员会常务委员。担任Anesthesia & Analgesia、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麻醉安全与质控杂志、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等审稿专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等9项,在Anesthesiology、British Journal of Anaesthesia、Stroke、Anesthesia & Analgesia等期刊发表SCI及核心期刊文章20余篇,主编/主译著作9部。主要研究方向为糖尿病合并脑卒中的炎症机制、围术期器官功能保护、危重病患者围术期血流动力学变化及容量管理。 ![]() 珠江视界 | 严敏教授:非心脏手术病人围术期血压管理策略 珠江视界 | 严敏教授:非心脏手术病人围术期血压管理策略 珠江视界 | 许莉副主任医师:神经阻滞的安全问题及风险防范建议 珠江视界 | 顾卫东教授:超声在休克诊断中的应用 珠江视界 | 宋海波博士:超声引导中心静脉穿刺置管的规范方法 珠江视界 | 魏华锋教授:气道管理的新理念:声门上喷射供氧和通气 珠江视界|朱斌教授:心脏病人接受非心脏手术患者围术期评估与处理要点解析 珠江视界 | 《Anesthesiology》杂志每月文章节选(2020.06) 珠江视界 | 田鸣教授:困难气道管理指南解读 珠江视界 | 麻醉学科相关最新重要文献导读(2020.06) 珠江视界 | 马武华教授:困难气道处理ABS流程 珠江视界 | 术后恶心呕吐管理专家共识(第四版 摘译版上篇) 珠江视界 | 术后恶心呕吐管理专家共识(第四版 摘译版中篇) 珠江视界 | 术后恶心呕吐管理专家共识(第四版 摘译版下篇) 珠江视界 | 夏燕飞教授:区域神经阻滞——椎旁阻滞技术 珠江视界 | 麻醉学科相关最新重要文献导读(2020.7) 珠江视界 | 刘晓媛博士:神经外科幕上肿瘤手术的围术期管理 珠江视界 | 《Anesthesiology》杂志每月文章节选(2020.7) 珠江视界 | 卢家凯教授:妊娠合并心脏病人的麻醉管理 珠江视界 | 麻醉学科相关最新重要文献导读(2020.8) 珠江视界 | 陈永权教授:产科麻醉的焦点问题 珠江视界 | 《Anesthesiology》杂志每月文章节选(2020.8) 珠江视界 | 方向明教授:失血性休克与感染性休克——从基础到临床 珠江视界 | 《Anesthesiology》杂志每月文章节选(2020.9) 珠江视界 | 麻醉学科相关最新重要文献导读(2020.9) 珠江视界 | 《Anesthesiology》杂志每月文章节选(2020.10) 珠江视界 | 麻醉学科相关最新重要文献导读(2020.10) 珠江视界 | 倪新莉教授:清醒开颅麻醉与术后快速康复 珠江视界 | 《Anesthesiology》杂志每月文章节选(2020.11) 珠江视界 | 张丽娜教授:围术期神经重症患者的重症管理:关注脑血流 珠江视界 | 麻醉学科相关最新重要文献导读(2020.11) 珠江视界 | 高龄患者的骨科麻醉与老年髋部骨折围术期心血管事件及麻醉管理对策(上) 珠江视界 | 高龄患者的骨科麻醉与老年髋部骨折围术期心血管事件及麻醉管理对策(下) 珠江视界 |《Anesthesiology》杂志每月文章节选 (2020.12) 珠江视界 | 麻醉学科相关最新重要文献导读(2020.12) 珠江视界 | 神经生长因子调控切口周围酸敏感离子通道3上调参与大鼠术后痛觉的形成 珠江视界 | 《Anesthesiology》杂志每月文章节选(2021.1) 珠江视界 | 谢剑锋博士:ARDS的肺保护性通气策略 珠江视界 | 麻醉学科相关最新重要文献导读 (2021.1) 珠江视界 | 胡祖荣教授:小儿麻醉液体管理 珠江视界 | 《Anesthesiology》杂志每月文章节选 (2021.2) 珠江视界 | 麻醉学科相关最新重要文献导读(2021.2) 珠江视界 | 严敏教授:围术期血压优化管理策略三部曲 珠江视界 | 《Anesthesiology》杂志每月文章节选(2021.3) 珠江视界 | 孙绪德教授:胸科手术围手术期评估和麻醉管理 珠江视界 | 麻醉学科相关最新重要文献导读(2021.3) 珠江视界 | 《Anesthesiology》杂志每月文章节选(2021.4) 珠江视界 | 麻醉学科相关最新重要文献导读(2021.4) ![]() ▼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全部公开课视频 |
|关于我们|业务合作|手机版|新青年麻醉论坛
( 浙ICP备19050841号-1 )
GMT+8, 2025-9-13 16:48 , Processed in 0.138767 second(s), 24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