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bingxue1971 于 2012-2-15 22:38 编辑
第三章读书日记
A1吸入性肺炎的危险因素:
神经性吞咽困难
胃与食管连接部破裂
全身麻醉
药物性意识障碍(镇静剂、抗精神病药、抗抑郁症药、毒麻药物),极限年龄(老年人和新生儿)
A2Mendelson综合征的特点
Mendelson综合征的特点是有三个相连续的病理阶段:最初出现急性呼吸窘迫、支气管痉挛、发绀、心动过速以及呼吸困难;继之上述症状部分缓解;最后呼吸逐步恢复正常。
胸部X线检查可见不规则花斑样阴影,没有纵隔移位。
Mendelson综合征的起因是由于细支气管受到胃酸的刺激,引发的支气管痉挛、支气管周围渗出与充血
A3 Mendelson综合征吸入物的PH临界值是2.5.吸入量的临界值为25ml(0.4ml/kg)。
如吸入物的PH值>2.5如同吸入蒸馏水。<1.5时会造成最为严重的肺损害。
当患者吸入超过25ml的胃内容物,即便吸入物的PH值<2.5也可能发生Mendelson综合征。是不是应该是PH>2.5? A4吸入性肺炎(pneumonitis)与吸入性肺炎(pneumonia)有何区别?建议把pneumonitis译成化学性吸入性肺炎,pneumonia译成细菌性吸入性肺炎来区别 吸入性肺炎(pneumonitis)通常是由于吸入胃内容物导致肺组织化学性损伤的结果。吸入物的PH值越低、量越大,其所造成的化学性烧伤就越严重。 吸入性肺炎(pneumonitis)分前后两个阶段:第一阶段的显著变化是在误吸发生后的最初几个小时内,主要因酸性吸入物对肺泡腔表面上皮的腐蚀作用所引起;第二个阶段的显著变化时在误吸后6小时左右,其特点为肺泡、肺间质中白细胞渗出以及与其他类型急性肺损伤相同的炎症反应过程。 吸入性肺炎(pneumonitis)与吸入性肺炎(pneumonia)的主要区别在于是否有病原菌存在。pneumonitis是无菌性炎症,pneumonia是有细菌感染存在的 A5对可能已发生误吸的患者的初步处理方案 迅速将手术台调整为30度头低脚高位,使喉头高于咽部方便吸入物流出。 麻醉助手按压环状软骨的同时,尽可能迅速抽吸清理口咽部。 进行气管插管并迅速使气管套囊充气避免增加误吸。在用100%纯氧正压通气()前,迅速经气管内导管行负压吸引,以避免吸入物进入气道深处而无法清除。 插入胃管使胃排空并测定胃内容物的PH值 留取气管内吸入物送做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如发现支气管痉挛,可经麻醉回路吸入沙丁胺醇等 误吸发生后最早期、最可靠地体征就是低氧血症。血气分析是用来判断缺氧的严重程度。 呼气末正压通气应早期使用,以利于肺功能的改善 A6预防性应用抗生素的问题 误吸之后尽快进行吸入物培养作为下一步治疗的依据。根据细菌培养的敏感试验结果有针对性的使用抗生素。如果患者患有肠梗阻的可能时,预防性使用针对厌氧菌以及革兰氏阴性菌的抗生素是合理的。如果已经预防性使用一种或多种抗生素,当实验室或临床证据不支持感染时,应该迅速停用抗生素,;反之是使用抗生素的绝对适应症。 A7使用激素问题 误吸后即刻使用类固醇激素为合理选择,这样有助于减少炎症反应和稳定溶酶体膜。同时具有保护II型肺泡细胞、降低白细胞与血小板的凝集反应作用,从而避免肺实质细胞损害。 当吸入物的PH值介于1.5-2.5之间时,激素对吸入性肺炎的治疗最为有效。 由于使用激素对肺功能、肺损伤、肺泡与毛细血管通透性、误吸的最终结局无改善所以不推荐预防性使用激素 A8是否可以用碳酸气钠溶液或盐水冲洗支气管? 不可以。发生酸性物质吸入性肺炎时,碳酸氢钠、生理盐水或氯化钠溶液灌洗都会使肺损害加重。 1、大量的灌洗液有使盐酸向肺组织深部扩散的作用 2、狭小的组织空间不可能同时容下吸入物质与灌洗液 3、盐酸所造成的组织损害在极短时间内就会发生 4、即使同等容积的盐酸(PH为1.5)与氯化钠溶液混匀,吸入物的PH值仅增加至1.8 5、盐酸与碳酸氢钠的中和为产热反应,可能会使支气管黏膜背灼伤 只有吸入物造成气道阻塞时才是气管灌洗的适应症。 灌洗方法:每次灌洗时,滴入5-10ml生理盐水,然后迅速用吸引器吸出。操作顺序为:灌洗--吸氧--灌洗--吸氧,多次反复直到吸出物为清亮液体为止。 A9在急诊手术过程中怎样才能避免误吸的发生? 1、放置宽口径胃肠减压管 2、尽量采用区域麻醉 3、手术前服用无渣抗酸制剂,如0.3mol的枸橼酸钠30ml 4、手术前使用抗胆碱药。如阿托品或格隆溴铵 5、使用甲氧氯普胺刺激胃排空并增加食管下段括约肌张力 6、使用H2受体拮抗剂或质子泵抑制剂(泮托拉唑)减少胃酸进一步分泌 7、患者彻底清醒后再拔除气管导管 |